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昌市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B第二天上午,我再次来到此地,却没有见到鸟的踪迹,只发现了几只觅食的野鸽。C她的眼神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D能否提升股民对股市的信心,现在看来还是个未知数。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B多年来,他靠着坑蒙拐骗,白手起家,积累了不少财富。C他作为班干部,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是在一旁任劳任怨。D以前,他常常欺负自己的弟弟,抢他的东西,还美其名曰:挫折教育。3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ABCD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三的莘莘学子要竖立远大的理想,但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时间,认真备考,力争在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考上理想高中。B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名族自豪感。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溺于网吧,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D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光着膀子。”5 . 颜真卿书法笔力圆厚,气势雄浑;柳公权书法笔意瘦挺,体势劲媚;张猛龙碑笔画厚重,点、捺运笔利落、刚硬;兰亭集序笔画灵动,运笔既飘忽又有力。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颜体”的是( )ABCD6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端午时节的江湾里,赛龙舟活动热闹起来了。白云依依,轻风袅袅。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A第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B第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C第句运用对偶的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D第句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7 .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真情实意左右逢圆含蓄委婉俯拾即是B如泣如诉五体头地时过境迁水银泻地C高谈阔论鸦雀无声抑扬顿挫百变不穷D屏气凝神奇伟磅薄童趣盎然铿锵激越8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怠慢di缄默xin襁褓qing 暴风骤雨zhuB羁绊pn龟裂 gu虔诚qin挑拨离间jinC怅惘chng驰骋chng翌日y拾级而上shD彷徨png蛮横hng矗立ch白雪皑皑i9 .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春节晚会现场,李明很激动地说:“我很高兴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请大家认真聆听。”B同学发来短信,邀请你到他家吃饭,你回复:“感谢你的邀请,我一定按时光临寒舍。”C我每次在微信朋友圈为选秀选手投票,家母都会说:“别把朋友圈当成了投票圈。”D假如你穿越到三国时代,见到了诸葛亮,你说:“今日得见先生,足下三生在幸矣!”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生命的拼图(1)寻找那些小拼块,然后将其放回生命原本的位置上,让生命少一些空虚和遗憾,这也许就是重逢的意义。(2)最近几个月,我基本处于闭门不出的状态。忙得焦头烂额,加上身体不好,于是下了决心:哪儿都不去,谁都不见。因为即使勉强去了,见了,整个人也是“形不散而神散”,对别人不礼貌。(3)从父母那里传来消息: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要来。这位伯伯姓吴,是我们的同乡,又是父亲大学时代的好朋友,20世纪70年代末去了香港,从此很少见面。这次他偕夫人回内地,先到上海,再回福建老家。我心想,可惜我不能见了。(4)吴伯伯来了,不住宾馆,就住在我父母家里。第二天,妈妈给我来电话,说:“他们想见你,你不能来吗?”我说:“不能。找个时间通一个电话好了。”(2)第三天,妈妈又来电话,说:“你吴伯伯还是想见你。他说当年他去香港的时候,你放了学赶来送他,但是没有赶上。他从车窗里看到你失望的样子,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忘记,所以很想见见你。”(5)我愣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明天回家见他们。”(6)我不记得他说的那一幕了,甚至不记得我去送过他。但是我知道那是真的,因为当时我确实在泉州读书,所以他没有记错。那真的发生过,而且被一个人在心里记了那么多年。于是,所有闭门谢客的理由都融化了。(7)打车回了父母家,客人去浦东参观还没有回来。等了几个小时之后,才见到他们。吴伯伯的轮廓没有大变,只有头发和体态泄露了岁月的秘密。伯母不复我童年记忆中天仙美女的模样,但是有着这个年纪的上海女人少有的单纯的笑容。吴伯伯看了我一会儿,说:“你没有变,如果在路上遇到,我会认出你。”我想:是不是他曾经想象过我们在街头的人流中偶然相遇?(8)提起当年的那一幕,吴伯伯说:“那时候,你在泉州北门读书,放学以后赶到华侨大厦门口送我,车已经开了。你远远跑过来,看见车开了,很失望,几乎要哭出来。那个样子我一直记得,这么多年一直记得。”之所以记得,不仅仅因为当年的我是一个小小的孩子,也不仅因为我是他好朋友的女儿,而是在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心中,我的面容和他对家乡的最后一瞥重叠在一起。(9)而当年,我是那么重视那次分别。因为当时父亲不在泉州,不存在父亲命令我去送行的可能,一定是我自己要去送行,而且一定在上课时心神不定,下课后便一溜烟地跑到华侨大厦就是骑自行车也要二十分钟的路程。当年我也许觉得那会是永别,因为那时的香港,还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遥远、陌生而难以到达。没有能够见上“最后”一面,我的失望和伤心是可想而知的。(10)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还满是重逢的温热。但是,那让他难忘的一幕,我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在这以前,我一直觉得我的记性很好,而且很小就开始记事。现在看来,也许并不是这样。(11)生命是一幅拼图,由许多块小拼块组成。人总是想争取更多更好的拼块,好将自己的人生拼出美好的图案。但是在我们成长、奋斗的过程中,有一些拼块遗落了。有的散落在岁月的某个角落谁都不能再到达的角落,永远无法回到我们生命的版图上;有的则在某一个故人的手里没有他们手里的那块小拼块,我们的生命其实是不完整的。寻找那些小拼块,然后将其放回生命原本的位置上,让生命少一些空虚和遗憾,这也许就是重逢的意义。10 . 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文章标题的内涵和作用。11 . 文章第(5)段中,“我”为什么会愣了一会?12 . 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中“融化”一词的表达效果。那真的发生过,而且被一个人在心里记了那么多年。于是,所有闭门谢客的理由都融化了。13 . 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你的生命拼图中遗落的拼块。(要求:叙述清楚人物和相关事件)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选文一: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节选自秋天的还念)选文二: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节选自散步)选文三: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4 . 选段一中的第段的内容属于的叙述顺序。15 . 细细品味文中的加点字: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文中加点字属于描写,试赏析其表达效果:16 . 请用第一人称给选段二划线处的句子补写一段心理描写使其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17 . 如何理解选段二波浪线句子的含义?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8 . 结合选文三的内容,谈谈你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感受。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过蒙屯下陈寿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诣:拜访。虞(y):意料,预料。造次:鲁莽,轻率。拊(f):抚摸。(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19 . 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权、当道B及鲁肃过寻阳及:到达C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D见往事耳见:了解20 .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B蒙乃始就学屠乃奔倚其下C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辍耕之垄上21 . 下面对赤壁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B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C作者借诗作讨论赤壁之战的成败得失,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22 . 下面对孙权劝学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情节讲故事: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个情节详略得当,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B三个称呼示亲疏:“孤”是君王的谦称;“卿”是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C三种语气表态度:“邪”表示疑问语气,有责备的意味;“耳”表示限制语气,说得语重心长,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乎”表感叹语气,写出吕蒙的自得。D三次态度显性格:“蒙辞”说明吕蒙不爱学习;“就学”又见他知错能改;“更刮目相待”可以看出吕蒙为自己进步深感自豪自信。23 . 下面对鲁肃过蒙屯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从鲁肃回答吕蒙的话来看,他是一个行事草率、自恃清高的人。B鲁肃对待吕蒙的态度,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吕蒙才略的长进惊人。C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吕蒙的才略。D本文结合孙权劝学来看,吕蒙是一个率性真诚、有谋略、善学习的人。24 . 用“/”给鲁肃过蒙屯下中画线句子断句A(限三处)君 受 重 任 与 关 羽 为 邻 将 何 计 略 以 备 不 虞2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四、句子默写26 .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不愤不启,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2)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潭西南而望,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4)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6)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7)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纸上得来终觉浅,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_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五、诗歌鉴赏27 .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两重阳:阴历九月十日,称为“小重阳”,有采菊宴饮的习俗。以上三首诗都写到“菊花”,表达的感情却不完全相同,请作分析。六、名著阅读28 . 狗猫鼠中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七、综合性学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9年7月9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可能是最短的短板,因此必须要加强。通过制定劳动教育的指导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