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件项目八_第1页
工程制图课件项目八_第2页
工程制图课件项目八_第3页
工程制图课件项目八_第4页
工程制图课件项目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八零件图,学习目的,1.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方法与表达方案的确定。3.掌握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4.掌握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的注写方法5.掌握零件测绘及读零件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零件图的视图选择方法与表达方案的确定、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掌握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的注写方法。难点:握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的注写方法。,任务,任务1认识零件图任务2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任务3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的注写任务4绘制轴套类零件图任务5绘制盘盖类零件图任务6绘制叉架类零件的零件图任务7绘制箱体类零件的零件图任务8读零件图,任务1认识零件图,一.任务内容根据如图8-1所示零件图,认识并分析该零件图所包括的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的作用。,图8-1任务图,二任务目的,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2.熟悉零件图所包括的内容与作用。,三任务知识,机器和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关系装配而成的。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供给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反映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如图8-1所示。,四任务实施,通过对图8-1的阅读与分析,可知该图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一组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视图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图8-1所示的盘盖类零件的表达采用了主、左两个基本视图,主视图应用了全剖视的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地表达出这个端盖的内部与外部的结构形状。,2.零件尺寸零件图上还要完整、清晰、合理地标出零件制造、检验所需要的全部尺寸。图8-1所示的端盖零件图上所标注的一组尺寸,清晰地表达了端盖结构形状的尺寸大小,给出了零件制造与检验工作人员所需的直接依据。,3.技术要求用代号、符号、数字或文字注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处理、表面处理以及其他要求。图8-1所示的端盖零件图上所标注的技术要求包含了两大部分内容,一是注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左上方以“技术要求”为标题的文字说明,二是直接注写在图形上的几何精度要求,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等。,4.标题栏标题栏用来注明零件名称、材料、图样比例、设计、绘图人员的署名、图号和单位等内容的。图8-1所示的端盖零件图上标题栏注写了零件名称、材料、图样比例、设计、绘图人员的署名、图号和单位各项内容。,五.思考与练习,1.零件图由哪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2.标题栏一般填写哪些内容?3.零件图上一般有哪些技术要求?,任务2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一.任务内容标注如图8-2所示输出轴的尺寸。,图8-2任务图,二.任务目的,1.掌握零件图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2.掌握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尺寸基准的选用方法与原则。3.掌握尺寸标注的常见配置形式与规定。4.掌握零件上常见典型结构的标注方法。,三.任务知识,1.尺寸基准的选择零件在设计、制造、检验时,计量尺寸的起点为尺寸基准。尺寸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为保证零件的设计要求而选定的一些基准。它一般是用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准确位置的接触面、对称面、回转面的轴线等。如图8-3所示的端面是输出轴轴向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和测量时使用的基准。如图8-3所示轴的右端面与锥台处作为加工时的测量基准。,图8-3输出轴的尺寸基准与主要尺寸,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都有尺寸,每个尺寸都有基准。因此,每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同一方向上可以有多个尺寸基准,但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为主要基准,其余称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之间必须有直接的联系尺寸。可作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的点、线、面主要有:对称面、主要加工面、安装底面,端面、孔轴的轴线等,如图8-3所示。,2尺寸配置形式由于零件的不同,尺寸基准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由此产生了三种尺寸配置形式:(1)基准型尺寸配置,如图8-3(a)所示。这种尺寸的配置的优点是任一尺寸的加工误差都不会影响其他尺寸的加工精度。,(2)连续型尺寸配置,如图8-3(b)所示。这种形式的标注,虽然前一尺寸的加工误差并不影响后一尺寸的加工精度,但总尺寸的误差是各段尺寸误差之和。(3)综合型尺寸配置,如图8-3(c)所示。综合型是前两种的综合,具有以上两种的优点,应用最广泛。,图8-3(a)基准型尺寸配置,图8-3(b)连续型尺寸配置,图8-3综合型尺寸配置,3.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1)主要尺寸直接标注如图8-33必须直接注出两轴孔的中心距400.02,才能保证安装后两齿轮中心距。(2)符合加工顺序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便于看图、测量,且容易保证加工精度。(3)便于测量如图8-3所示,在加工时,一般从右端量起方便,因此选择右端面作为测量基准。,(4)加工面和非加工面如图8-5(a)所示,只用一个尺寸A相联系。图8-5(b)所标注尺寸是不合理的,尺寸a和b都是加工基准面与非加工基准面之间的联系尺寸。(5)应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为了保证每个尺寸的精度要求,通常对尺寸精度要求最低的一环不注尺寸,这样既保证了设计要求,又可降低加工成本。图8-5(c)是不合理的,尺寸a、c、d形成了封闭尺寸链。,图8-5毛坯面尺寸标注,四.任务实施,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除了正确、完整、清晰外,还必须合理,即标注的尺寸,既要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又要满足工艺要求,以便于加工制造和检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生产经验。零件尺寸中零件的规格性能尺寸、有配合要求的尺寸、确定相对位置的尺寸、连接尺寸、安装尺寸等,一般都有公差要求(如何标注公差将在下一任务环节。外形轮廓尺寸、工艺要求的尺寸如退刀槽、凸台、凹坑、倒角等,一般都不注公差。,1.根据输出轴的设计要求与加工工艺要求确定输出轴的尺寸基准,如图8-3所示,依次确定零件各方向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2.以公共轴线为径向尺寸基准,分别标注出输出轴的各段径向尺寸,35,48,40,35,30,如图8-6所示。,3.以的轴向设计基准-轴肩为基准标出7,38,175;从两个辅助基准标出55,3,200,8,38等尺寸,如图8-6所示。4.标出键槽的各个尺寸,如图8-6所示。5.检查尺寸是否正确、完整,调整尺寸,使尺寸布置清晰、合理。,图8-6输出轴的尺寸标注,五相关知识,零件上常见各类典型孔尺寸注法详见表8-1:1.光孔2.螺纹通孔3.螺纹不通孔4.锥形沉孔5.柱形沉孔,1.光孔,2.螺纹通孔,3.螺纹不通孔,4.锥形沉孔,5.柱形沉孔,六思考与练习,1通常选取零件上哪些几何要素作为尺寸基准?2为何标注尺寸不允许出现封闭尺寸链?3给图8-7零件标注尺寸(测量取整)。,图8-7,任务3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一.任务内容为图8-8所示的零件注写技术要求:,图8-8任务图,二任务目的,1.熟知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含义。2.掌握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符号与标注方法。3.掌握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三任务知识,零件图中视图主要表达结构形状,尺寸主要表达机件的大小,机件的精度要求主要是由所注写的符号、代号、标记等技术要求来表示。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的给出一般分两大部分:(1)以“技术要求”为标题的条文性文字说明。(2)注写在视图中的几何精度要求。几何精度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尺寸公差)、表面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是我们在零件图中注写技术要求的重要部分。:,1以“技术要求”为标题的条文性文字说明通常注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左上方,注写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其中注写内容往往包含下来中几个方面: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圆角、倒角、尺寸等)。对零件、部件的表面质量的要求(涂层、镀层、喷丸等)。,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的特殊要求。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试验条件和方法。其他说明。,2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零件加工时,由于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留下刀痕及切削分裂时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等影响,使零件表面存在着间距较小的轮廓峰谷。这种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如图8-9所示。,图8-9表面粗糙度的概念,零件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技术指标,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即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越小),则其加工成本也越高。因此,应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用表面粗糙度参数值。(1)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概念及其数值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使用时宜优先选用Ra。,(2)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GBT1311993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表面粗糙度符号上注写所要求的表面特征参数后,即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特征参数Ra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标注见表8-2。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Ra、Rz、Ry在代号中用数值标注时,除参数代号Ra可省略外,其余在参数值前需注出相应的参数代号Rz或Ry,表8-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值的代号标注及其意义,(3)表面粗糙度标注规定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符号、代号,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当地位狭小或不便标注时,符号、代号可以引出标注,见表8-3-1。(4)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GBT1311993)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见表8-3-2、8-3-3、8-3-4、8-3-5、8-3-6、8-3-7。,(5)表面粗糙度的选择选择表面粗糙度时,要综合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经济性、拥有的加工设备等多方面考虑。一般在选择时应遵守以下原则: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参数值要小;2)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参数值小。相对运动工作表面,运动速度越高,参数值越小;3)配合精度越高,参数值越小。间隙配合比过盈配合的参数值小;4)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越小,参数值越小5)要求密封、耐腐蚀或具有装饰性的表面,参数值越小,表8-3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1,表8-3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2,表8-3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3,表8-3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4,表8-3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5,表8-3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6、7,3.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是零件图和装配图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也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极限与配合GBT1800.11997、GBT1800.21998、GBT1800.31998等标准。它们的应用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对机械工业更具有重要的作用。,(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从一批规格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去,并能保证使用要求零件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现代化机械工业要求机器零件具有互换性,这样,既能满足各生产部门广泛的协作要求,又能进行高效率的专业化生产。,1)尺寸公差制造零件时,为了使零件具有互换性,要求零件的尺寸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由此就规定了极限尺寸。制成后的实际尺寸,应在规定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范围内。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有关公差的术语,以图8-10为例,说明如下: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50。是根据计算和结构上的需要,所决定的尺寸。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如图8-10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50.007;最小极限尺寸49.982。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图8-10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极限偏差即指上偏差和下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就是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即为下偏差。国标规定偏差代号:孔的上、下偏差分别用ES和EI表示;轴的上、下偏差分别用es和ei表示。例如图8-10中孔:上偏差ES50.00750+0.007下偏差EI49.982500.018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50.00749.9820.025;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0.007(0.018)0.025。,公差带图用零线表示基本尺寸,上方为正,下方为负。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矩形区域构成。矩形的上边代表上偏差,下边代表下偏差,矩形的高度代表公差,长度无实际意义。如图8-11(a)所示。零线在公差带图(极限与配合图解)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常以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如图8-11所示。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国家标准规定公差带是有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组成。标准公差决定公差带的高度,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相对与零线的位置。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数值。其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公差等级,一个是基本尺寸。国家标准将公差划分为20个等级,分别为IT01、IT0、IT1、IT2IT18。从IT0至IT18精度依次降低。基本尺寸相同是公差等级越高(数值越小),标准公差越小;公差等级相同,基本尺寸越大,标准公差越大。,基本偏差是用于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8-11(b)、(c)所示。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的下方,基本偏差为上偏差;当零线穿过公差带,基本偏差为靠近零线的偏差;当公差带关于零线对称,基本偏差为上偏差或下偏差,如JS(js)。基本偏差有正负之分。,基本偏差共有28个,它的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为轴。基本偏差系列见图8-12,其中AH(ah)用于间隙配合;JZC(jzc)用于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从基本偏差系列图中可以看到:孔的基本偏差AH为下偏差,JZC为上偏差;轴的基本偏差ah为上偏差jzc为下偏差;JS和js的公差带对称分布于零线两边,孔和轴的上、下偏差分别是IT/2、IT/2。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公差带的位置,不表示公差的大小,因此,公差带一端是开口的,开口的另一端由标准公差限定。,图8-12基本偏差系列,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例如:50H8,50表示是基本尺寸,H是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为IT8,公差带代号为H8,(2)极限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1)极限与配合的标注在零件图上标注公差的形式有三种:只注公差带代号;只注极限偏差数值;注公差带代号及极限偏差数值,如图8-13所示。在装配图上标注极限与配合,采用组合式注法,如图8-14所示,它是在基本尺寸后面,用分式表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具体形式有图示两种形式。通常分子中含H的为基孔制配合,分母中含h为基轴制配合。,图8-13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图8-14装配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2)极限与配合的查表示例【例8-1】查表写出18H8/f7的极限偏差数值。解:对照配合代号可知,是基孔制配合,其中H8是基准孔的公差代号;f7是配合轴的公差代号。18H8基准孔的极限偏差,可由附表中查得。在表中由基本尺寸从大于14至18的行和公差带H8的列相交处查得ES=0.027mm,EI=0,这就是基准孔的上、下偏差,所以18H8可写成。18f7配合轴的极限偏差,可由附表中查得。在表中由基本尺寸从大于14至18的行和公差带f7的列相交处查得配合轴的上偏差es=-0.016和下偏差ei=-0.034,所以18f7可写成。,3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的概念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也会出现形状和相对位置的误差,如加工轴时可能会出现轴线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的现象,这种现象属于零件形状误差。若一箱体上两个孔是安装同一齿轮轴的孔,如果两孔轴线歪斜太大,就会影响齿轮的啮合传动。这是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实际位置对理想形状和理想位置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代号GBT11821996规定用代号来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代号包括:形位公差框格及指引线,形位公差值和其他有关符号,以及基准代号等。这些内容可参阅图8-15及图中说明。框格内字体的高度h与图样中的尺寸数字等高,b为粗实线的宽度。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见表8-4。,图8-15形位公差框格和基准代号,表8-4形位公差的名称与符号,(3)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见表8-5。,表8-5常见形位公差标注,四任务实施,技术要求注写(1)表面粗糙度的注写如图8-16所示,该零件的两轴承孔内表面、两端面、底面、底面安装孔内表面、端面内螺纹,这些表面都是通过切削获得的表面,分别根据加工工艺需求标注出各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技术要求;其余零件表面都是铸造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的技术技术要求注写在图纸右上角。(2)尺寸公差的注写零件图上的尺寸公差的注写有只注公差代号、只注极限偏差数值和注写公差代号及极限偏差数值三种方法,在零件图中我们注写极限偏差数值的情况较多。如图8-16所示,注写了四处重要尺寸的极限偏差,需要注意的是当上下偏差相等时,我们会采用图中1150.1的形式来给以标注。,(3)形位公差的注写如图8-16所示,分别标出了两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轴承孔轴线与底面的平行度要求、两轴承孔的圆柱度与圆跳动要求、底面的平面度。(4)以“技术要求”为标题的条文性文字说明的注写如图8-16所示以“技术要求”为标题的条文性文字说明注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左上方,若条文只有一条,则不需编号。在零件图上注写内容一般书写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圆角、倒角、尺寸等)、对零部件的表面质量的要求(涂层、镀层、喷丸等)、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试验条件和方法等。,图8-16技术要求的标注,五.相关知识,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孔和轴之间的配合有松有紧,因而配合分为三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1)间隙配合孔与轴装配时,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如图8-17(a)所示,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2)过渡配合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如图8-17(b)所示,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叠。(3)过盈配合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如图8-17(c)所示,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2配合制在制造相互配合的零件时,使其中一种零件作为基准件,它的基本偏差固定,通过改变另一种基本偏差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配合的制度称为配合制。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见图8-18。(1)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用代号H表示。(2)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用代号h表示。,(a)基轴制,(b)基孔制,图8-18基轴制与基孔制,(3)常用配合与优先配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基孔制的常用配合59种,其中优先配合13种,见表8-5;基轴制常用配合47种,其中优先配合13种,见表8-6。,表8-5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表8-6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六思考与练习,为图8-19所示零件图注写技术要求:,图8-19,任务4绘制轴套类零件图,一.任务内容绘制出图8-20所给轴套类零件的正确、合理零件图视图,并标注出其尺寸与技术要求。,图8-20任务图,二任务目的,1.掌握轴套类零件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案的确定方法。2.掌握零件机加工工艺结构。,三任务知识,1.轴套类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轴套类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应在分析零件结构形状特点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地表达出轴套类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视图选择的原则是,首先分析零件结构选好主视图,然后再选配其他视图,以确定表达方案。,(1)分析轴套类零件并了解主要加工工艺轴套类零件图的表准确最终目的是为制造环节提供技术依据,要满足加工实际的需求,因此确定正确的表达方案要分析零件并了零件的加工工艺。轴套类零件的形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公共回转轴线,主要由回转圆柱面、圆锥面构成。因此沿轴线垂直方向投影的视图最能反映该类零件的形状结构特点,符合了形状特征原则。对轴套类零件的结构分析其实同时就是对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的了解,轴套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水平放置加工,所以主视图按加工位置选择,同时符合了形状特征原则。,(2)其他视图的选择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部结构,通常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2.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1)倒角和倒圆如图8-21所示,为了去除零件的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或孔的端部,一般都加工成倒角;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往往加工成圆角,称为倒圆。倒角和倒圆的尺寸系列,可查阅附表。,(2)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工面,通常在零件待加工面的末端,先车出螺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如图8-22所示。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的结构尺寸系列,可查阅附表。退刀槽的尺寸标注形式,一般可按“槽宽直径”、或“槽宽槽深”。越程槽一般用局部放大视图画出,尺寸标注如图8-22所示。,图8-21轴、孔的倒角与倒圆,图8-22退刀槽和越程槽,四任务实施,1.零件结构分析与加工工艺了解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常带有键槽、轴肩、螺纹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倒角、倒圆等结构,还常有固定其它零件的销孔、凹孔、凹槽等。,2.视图选择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水平放置加工,所以主视图按加工位置选择,同时符合了形状特征原则。画图时,将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并选用垂直轴线的方向作为投影方向,便于加工时读图看尺寸,如图8-23所示。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部结构,通常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如图8-23所示。实心轴一般不剖,空心轴可根据情况采用全剖或半剖,并且零件结构简单又较长时用折断表示方法。,3.工艺结构的绘制键槽、凹槽等结构,可按图8-24所示方法表达键槽的结构。轴类零件的倒角、倒圆、退刀槽、越程槽、键槽、中心孔等结构为标准结构,应核查有关标准来绘制并标注。退刀槽、越程槽的具体结构与标注见图8-22所示。,图8-23主动齿轮轴零件图,8-24键槽的表达方法,4.尺寸标注此类零件各组成部分多数为共轴的圆柱或圆锥,因此这类零件以轴线为径向尺寸基准,既符合设计要求又符合车、磨时装夹的工艺要求。零件各段直径应直接标出,如图8-23中的18f7、15k6等。轴向尺寸应根据零件的作用和工艺要求进行标注。定位轴肩或某一端面,将关系到零件的装配精度,因此常选用此类要素为定位基准。如图8-23,齿轮右轴肩是该轴的轴向尺寸的定位基准,标出了20、10等重要尺寸,轴的右端面为辅助基准,标出了5、28等尺寸。,5.注写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与生产加工工艺要求,注写该齿轮轴的技术要求。分别注写了各装配表面的尺寸公差(如18f7、15k6)、各切削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关键部位的形位公差,最后在“技术要求”文字说明中注写相关热处理等工艺要求,如图8-23。,五.相关知识,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应在分析零件结构形状特点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视图选择的原则是,首先分析零件结构选好主视图,然后再选配其他视图,以确定表达方案。,1.主视图的选择原则主视图是零件图中最重要的视图,其选择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看图、画图是否方便,以及其它视图的选择。因此,在选择主视图时,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1)形状特征原则形状特征原则是确定主视图投射方向的依据。要选择能将零件各部分形状及其相对位置反映最好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例如图8-1所示盘类零件与图8-23所示的轴类零件,基本上都是选水平的垂直轴线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而不选沿轴线方向,因为前者反映形状特征较后者好。,(2)加工位置原则加工位置是指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的装夹位置。主视图与加工位置一致,便于看图、加工。轴、套、轮和圆盖等零件的主视图,一般按车削加工位置安放,即将轴线水平放置,如图8-1、图8-23所示。(3)工作位置原则工作位置是指零件安装在机器中工作时的位置。像叉架、箱体等零件,由于结构形状比较复杂,加工面较多,并且需要在各种不同的机床上加工。因此,这类零件的主视图应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位置画出,便于按图装配。,2.其他视图的选择除主视图外,还须选择一定数量的其他视图,才能将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表达清楚。其选择原则是:在配合主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并且其他视图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基本视图,并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断面、等。确定其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每个视图都有明确的表达重点。各视图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表达的主要内容不重复。如图8-33所示齿轮油泵的泵体的零件图,主视图主要表达了内部结构,左右视图主要反映两侧的外形。(2)根据零件的内部结构选择恰当的剖视图和断面图;并对未表达清楚的局部形状和细小结构选用合理的局部视图、局部放大视图。选择合理的表达方法准确、简洁地表达出零件的内外形状结构是极其重要的环节。(3)能采用省略、简化方法表达的地方尽量采用省略和简化画法。,六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轴套类零件的主视图的选择,既符合加工位置原则,又符合形状特征原则?2.轴类零件上键槽如何表达?3.轴类零件上有那些常见工艺结构,如何绘制?,任务5绘制盘盖类零件图,一.任务内容绘制图8-25所给盘盖类零件的零件图。,图8-25任务图,二任务目的,1掌握盘盖零件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案的确定方法。2掌握零件机加工工艺结构。,三任务实施,1盘盖类零件结构分析主要包括手轮、皮带轮、齿轮、法兰盘、各种端等,它们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体或其他平板形,图8-1所示盘盖类零件为同轴回转体、图8-25所示盘盖类零件外形为为方形。,2视图选择盘盖类零件主要也是在车床上加工,因此选择主视图时,应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选择垂直轴方向为投影方向,主视图选择符合加工原则与特征原则。盘盖类零件内部一般孔类结构较多,并且结构多为对称结构,所以主视图一般用全剖剖视图或半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及相对位置,如图8-1、图8-26所示。盘盖类零件常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除主视图以外,需要增加其他基本视图,如俯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等来表达,如图8-1、图8-26所示。有加强肋、越程槽等一些结构也可采用断面、局部剖、局部放大视图来表达。,3尺寸标注盘盖类零件尺寸分为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两种。由于这零件的主体共轴的回转体,因此公共轴线应径向的尺寸基准,应分别标出各段径向尺寸,如图8-26中的28.5、20、32、35H11、41、50h11、53等尺寸。轴向尺寸以重要的端面或接触面为尺寸基准,如图8-26以50h11的端面为重要接触面,定为尺寸基准,标出了5+0.180、4400.39、6等重要轴向尺寸,左右端面为辅助基准标出了其它相应的轴向尺寸。,4注写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与生产加工工艺要求,注写阀盖的技术要求。分别注写了各装配表面的尺寸公差(如5+0.180、4400.39、35H11、41、50h11)、各切削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最后在“技术要求”文字说明中注写阀盖毛坯铸造相关工艺要求,如图8-26所示。,图8-26阀盖零件图,四.相关知识,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1.起模斜度用铸造的方法制造零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型砂中取出模型,一般沿模型起模方向作成约120的斜度,叫做起模斜度,如图8-27(b)所示。因此在铸件上也有相应的起模斜度,这种斜度在图上可以不标注,也不一定画出,如图8-27(a)所示,必要时,可以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2.铸造圆角在铸件毛坯各表面相交的转角处,都有铸造圆角,如图8-27(c)所示,这样既能方便起模,又能防止浇铸铁水时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以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缝或缩孔。铸造圆角在图上一般不标注,常集中注写在技术要求中。图8-27(c)所示铸件毛坯的底面(作为安装底面),需要经过切削加工,铸造圆角被削平。,3.铸件壁厚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各部分因冷却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缝,铸件壁厚应均匀变化、逐渐过渡,如图8-28(a)所示图所示为错误结构,图8-28(b)所示为正确结构。,五思考与练习,1盘盖类零件表达方案如何确定?2铸造件常见铸造工艺结构有哪些?,任务6绘制叉架类零件的零件图,一.任务内容绘制图8-29所给叉架类零件的零件图。,图8-29任务图,(动画),二任务目的,掌握叉架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与表达方案的确定方法、尺寸标注以及技术要求的注写方法。,三任务知识,凸台和凹坑: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保证零件表面之间接触,通常在铸件上设计出凸台或加工成凹坑,凸台如图8-30中B向所示,凹坑如图8-1中418的沉孔。,四任务实施,1叉架类零件结构分析机器设备中常常安装有支架、吊架、连杆、摇臂等,都属于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结构形状一般比较复杂,一般又常具有肋、板、杆、凸台、凹坑等结构,很不规则。但大部分叉架类零件主体可分为工作、固定、连接三大部分。,2视图选择叉架类零件由于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形状特征或工作位置,如图8-30所示的主视图。除主视图外,采用左视图表达安装板、肋和工作轴孔的宽度,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用B向局部视图表达锁紧孔凸台的上顶面的形状,用移出断面表达肋的断面形状。,3尺寸标注叉架类零件在长度、宽度、高度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基准通常选孔的中心线、轴线、对称面或较大的加工面。如图8-30所示,长度方向尺寸基准为安装板的右边较大的安装接触面,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选前后对称面,高度方向尺寸基准选工作轴孔的轴线,分别标出了各项尺寸。叉架类零件的定位尺寸比较多,要注意标出各孔间距、轴线到重要平面的距离,如图8-30所示一个简单的零件图上就标出了60、5、20、4、80、25、3、40等定位尺寸。,4注写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与生产加工工艺要求,注写叉架的技术要求。分别注写了装配表面的尺寸公差(20H7)、各切削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最后在“技术要求”文字说明中注写叉架铸造的工艺要求,如图8-30所示。,图8-30叉架零件图,五.相关知识,用钻头钻孔时,要求钻头轴线垂直于被钻孔的端面,以保证钻孔准确和避免钻头折断,因此具体零件局部结构应设计出相应工艺结构,保证加工安全,如图8-31()所示。钻孔结构用钻头钻出的盲孔,在底部有一个120的锥角,钻孔深度指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角,如图8-31()所示。在阶梯钻孔的过渡处,有120的锥角圆台,其画法及尺寸标注,如8-31()所示。,(a),(b),图8-31钻孔工艺结构,六思考与练习,1叉架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符合什么原则?2零件上钻孔位置的结构应如何设计?,任务7绘制箱体类零件的零件图,一.任务内容绘制图8-32所示箱体类零件的零件图。,图8-32任务图,二任务目的,掌握箱体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绘制方法。,三任务实施,1齿轮泵体零件结构分析箱体类零件主要用来支承、包容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其内部有空腔、孔等结构,形状比较复杂。齿轮泵体内部要容纳一对啮合的齿轮,并且有进出油口、安装螺纹孔、轴孔等众多内部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