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自主检测(课堂PPT)_第1页
期末自主检测(课堂PPT)_第2页
期末自主检测(课堂PPT)_第3页
期末自主检测(课堂PPT)_第4页
期末自主检测(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也指身材高大。取意于成语“器宇轩昂”。2、托辞:借口。3、巴结:讨好、卖乖。4、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2,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3,(二)1、选文出自名人传,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2、文段中的贝多芬生活痛苦,惟有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从名人传的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时期,贝多芬的最大痛苦是什么?贝多芬此时已完全失聪.3、列出贝多芬的一部音乐作品,并谈谈你读了贝多芬传的启示.月光奏鸣曲幻想奏鸣曲英雄交响曲等.贝多芬出身贫寒,十三岁辍学,十七岁挑起家庭重担,二十五岁刚在乐坛崭露头角,耳朵开始失聪.在生活上,他一直是不幸的,由于贫穷和残疾,他的感情生活充满了凄苦和遗憾然而所有的磨难只是使他更坚强,他战胜了疾病,战胜了痛苦,战胜了所有的磨难!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坚强的意志.,4,(三)1、作者要“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贝多芬在孤军奋斗之中自慰自助,经过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取得了杰出的成就.2、为什么称贝多芬为“普罗曼德”?因为普罗曼德是神话中的火神,人类文明最初的创造者.贝多芬的“自助式”奋斗,给在苦难中孤军奋战的人以启示与鼓舞,相当于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创造.3、谈谈你对贝多芬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的理解?.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与挫折,而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救世主,真正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们不能等待别人伸出援手,而是要靠自己的奋斗与抗争来获得自由.,5,1、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元宵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3、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5、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6、中秋节: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7、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7,诗句赏析:“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8,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3、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特点。,9,阅读理解:12、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10,1.(1)表达方式:岳是于写景抒情中穿插议论,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醉是于写景抒情中结合叙事,语言优美,富有诗意。(2)主题:岳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情调激昂。而醉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情调较为低沉。(3)名句:都有古今传诵的名言佳句(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做了解释。请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示出来。答:岳中的古仁人之心: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随物喜因己悲”的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里表达为官者,将天下民众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1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答: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13,端午日阅读理解,14、课文主要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竞赛两个场面,尤以赛龙舟最精彩。15、莫不,程度副词,三个“莫不”,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