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精编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精编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精编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精编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 树木丛生,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 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_”,“_”。(4) 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 (8分) (2018九上浙江月考) 名著阅读。 (1) 品味画线句子共同的表达效果。 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艾青诗选)(2) 理解意象“太阳”的含义。 向太阳(节选)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艾青诗选)(3) 体味诗人在此诗句中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四次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诗选)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3. (7分) 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1) 第_句,修改意见:_。 (2) 第_句,修改意见: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4. (18分) (2019九下宁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年年岁岁柿柿红立冬那天,收到了老妈寄来的一大箱子柿饼。迫不及待地开箱,还是小时候吃过的那样,鸡蛋般大小,外衣襄了一层像面粉一样的白霜。咬了一口,果肉甘如饴糖。我知道,这一箱柿饼的运费远远高出了柿饼本身的价格,只是因为我们喜欢,老妈便不计成本地寄。其实,不计成本的又何止是运费?这一箱子柿饼可都是将近七自的老爹老娘从沟沟崖崖的老柿子树上一个个采摘的。吃着老妈亲手晒制的柿饼,我仿佛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我的家乡产柿子,沟坎、地头随处可见柿子树。它是一种外表愁厚的树,矮而粗,大多不到两来处就开始分权,权枝同样粗壮,且弯弯曲曲的。树干被黑蔑羧的树皮包裹着,树皮粗糙皲裂,就像故乡贫济而苍凉的土地。柿子树的低调质朴,还体现在柿子花上。初夏时柿子树才开始冒花骨朵了,米黄色的花骨朵如重子般大小,被四片嫩绿色的花等包围着。经过日子的滋养,才会在枝头就放。盛开的花桑如四方形的倒钟悬挂在枝头,淡黄色的花瓣温润如玉,中间盛着琼浆、吸引着蜂蝶。花落之后,枝头就结满了果子,青涩的柿子果就一直隐藏在绿叶之间,安然度过一个完整的夏天,不慈人注意的。三个多月的默默孕育,等到秋风乍起的九月,柿子开始由青转黄。再过一个月,等漫山遍野秋叶翻红的时候,柿子树便迎来了它一生中最奢华的时光。柿红霜叶疏,黄色、色、斑斓色的柿叶开始在秋风中飘落,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黄黄的硬柿和红红的款柿。站在村子的山岭上望过去,长空如碧,寒山肃远,秋草斑驳,枯枝如墨,如果这是一幅画的底色,点级其上的是星星点点的红柿子。红果级满了道劲黝黑的枝头,用来砂的艳和安汁的甜盖惑着各类的鸟雀。于是,家家户户开始挎着荆条篮筐,扛着长长的滔子去摘柿子了。矮一点的,站在地上,便可摘下。高处的只能举起长长的看子,让顶端的铁钩钩住紧连着果蒂的树枝,往前一推或者向后一拉,柿子便落到布袋里。一树的柿子一个一个这样钩取,实在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用七八来长的木提微成的舀子,越举越重,手臂越来越沉。一直仰头寻果,脖子越来越僵,汗水成涩了双眼,脑袋时时眩晕。好不容易摘完了,树下小山一样的柿子,还要沿着羊肠小道一筐筐背回家,每一趟运输都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柿子运回家,我们兄弟几个倒头便睡。妈妈则制作柿饼。秋月下,妈妈坐在小板凳上,先把柿子蒂削平,把有蒂的那一面插在锻柿车的三尖又上,左手拿着柿饼刀贴着柿子,右手摇动摇柄,一长串的椅子皮便流泻而下。在秋夜蟋蟀鸣声的陪伴下,妈妈像不知疲倦的纺车,吱吱呀呀地转个不停。一萝筐一萝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着月亮银白的光,照亮了妈妈辛苦劳作的夜。第二天,我们醒来,发现前好皮的柿子已经放在平房顶上高梁秆做的莲帘上暴晒了。经过暴晒、播汗、吹风、出霜,软化、糖化,最后便制成了甘如馅糖的柿饼。今天是除夕,空旷的城市里没有鞭地声,人们都在等待晚上的年夜饭。白天无事,我在书房里翻着诗集,翻到了这样的句子:“露脆秋染白,霜合柿子鲜”“秋林黄叶晚霜严,熟蒂甘香味独兼”,就着妈妈寄来的甜美柿饼,把这些诗句一起咽了下去,脑海里浮现出红柿繁的画面年年岁岁柿柿红,多甜美的柿子。(1) 为了让“我”吃上喜欢的柿饼,妈妈除了给“我”寄柿饼还做了哪些工作? (2) “等漫山遍野秋叶翻红的时候,柿子树便迎来了它一生中最奢华的时光”中“最奢华 的时光”指的是什么?(3) 任选角度,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在秋夜竭炸鸣声的陪伴下,妈妈像不知疲倦的纺车,吱破呀呀地转个不停。一萝筐一萝筐削了皮的柿子反射着月亮银白的光,照亮了妈妈辛苦劳作的夜。(4) 文章结尾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25分) (2019兰州)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焕发自省的力量何聪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已”。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乡人怂恿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周处射虎杀蛟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终为忠臣孝子。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 选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限30个字以内)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总分总式结构。B . 第段论述的重点是: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C . 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D . 第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的意义: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位。(3) 选文第段和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 第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 (2019九上淮南月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节选自兰享集序)【注】修禊(x)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品类:指万物。信:实在。(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泉香而酒洌_树林阴翳_少长咸集_茂林修竹_(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 【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 (4) 【甲】文描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_”、“_”、“_”。 (5) 【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4吉林)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首诗2014年5月10日,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叶嘉莹,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70年的教学生涯,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她上课喜欢讲随写,年轻时每堂课都会写满一黑板的字,写完再擦,擦完又写。她的手常因接触太多粉笔而过敏,手指常常贴着胶布。最近一次给南开学子上课,89岁的叶嘉莹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一口水也没有喝。迄今,叶嘉莹整理保存的讲课录音累计2000小时以上,音频、视频资料十几箱,以备老得无法讲课时,还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中国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在庆典上,叶嘉莹如是说,“我一生一世都热爱古典诗词,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教师,仍然要教古诗词。”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