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怄气旁骛喑哑自知之明B箫索弥留睿智断章取意C凭吊发窘亵犊红妆素裹D恣雎嬉闹煞白一代天娇2 . 下列选项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星。这些眼睛每一次闪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我常常出神地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ABCD3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救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B这些年老的树,在山岗上集成树林,荫蔽着一个古老的乡村和它的居民。C这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这阵子他一直垂头丧气,振作不起来。D全世界都在喧哗,哪里没有雷霆怒吼,风云变幻!4 .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哀悼(do)憎(zng)恶硕(shu)果鲜(xin)为人知B絮(x)说书斋(zhi)疮(cng)疤潜(qin)心贯注C气魄(p)殷(yn)红惩(chng)罚目不窥(gu)园D哺(f)育澎湃(pi)萦(yn)绕锋芒毕露(lu)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B市场里有卖水果的,蔬菜的,苹果的等等。C七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二、现代文阅读(题文)文艺新视界: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乾隆皇帝上朝之前,掏出手机拨了几个电话”“一条眼镜蛇拖着公共汽车经过十字路口”读到这些陈述的时候,多数人的常识无法认同。诚然,从科学研究报告、社会调查问卷到商品广告,内容真实是共同遵从的基本规约。迄今为止,只有文学获得特许,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或者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约定。文学拥有何种特殊的意义,以至于可以享受如此特殊的待遇?文学的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庸常的生活波澜不惊,虚构让人们从陈陈相因的琐碎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生动、传奇,我相信这就是文学虚构的开始。鲁迅曾经解释过他如何虚构小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鲁迅打趣地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相对于日常所见的各色人等,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物,其性格特征的强烈程度往往超过了通常的平均值。另一些作家或许热衷于虚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情节,由于这些强烈的性格,作家虚构的戏剧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大多数纪实的素材无法制造如此完整的美学效果。始于生动、传奇,继而悲欢交加,终于某种形而上的沉思,这常常是虚构为文学完成的三部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从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模式、才子佳人或者灰姑娘加白马王子模式到新近网络文学中时髦的“穿越”“玄幻”小说,虚构的意义几乎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欲望带动的虚构是许多通俗性娱乐作品的内在构成。但是,深刻的文学虚构必须拥有娱乐之外的丰富涵义。很大程度上,虚构的文学要遵循规律和细节“真实”,要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换言之,文学不能因虚构而破坏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科幻”文学诸如黑客帝国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它的虚构效果令人吃惊。读者对于它们的兴趣之所以超过各种单纯的科学研究假说,人间气息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既孕育了虚构,又制约了虚构。文学之所以可能拯救虚构,恰恰因为出现了更为深刻的真实认知。(摘自2014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6 . (小题1)下列对“文学的虚构”的阐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只有文学才特许虚构,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抑或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B作家在小说、戏剧中所虚构的理想人物或者诗词歌赋中所展现的良辰美景,都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C文学的虚构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如一个卑微的小职员可以想象自己“穿越”至唐朝,变身公主。D文学的虚构可以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它不能破坏“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7 . (小题2)(小题2)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文学的虚构具有的特点。8 . (小题3)“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请从以下的作品中任选一篇(或联系课内、课外的小说诗词)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范进中举变色龙威尼斯商人阅读我们身边的辐射,完成小题。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照射剂量(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9 . 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10 . 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1 . 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12 . 下列选项对全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们身边的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B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C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D在生活中,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可做一次。13 . 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三、句子默写14 . 根据提示默写。(1)母亲啊!_,_,_,除了你,_?(2)峨眉山月半轮秋,_。(3)_,崔九堂前几度闻。(4)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枝上,_,_。(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既表现节日思乡,也表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的两句是:_,_。(6)绿色,是富于生机的颜色,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词名句:_,_。(7)古诗词中咏“雪”的名句很多,结合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表达意境写出一句咏雪的佳句:_,_。四、课内阅读阅读卖油翁,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线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5 . 下面加点的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微颔(点头)之B公亦以此自矜(小心谨慎)C尔安敢轻(轻视)吾射D康肃笑而遣(打发)之16 . 下面加点词“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我酌油知之A公亦以此自矜B蒙辞以军中多务C以为顺流下矣D可以调素琴17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18 . 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五、诗歌鉴赏古诗词阅读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9 . 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_和_。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0 .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六、名著阅读21 . (题文)名著导读 (1)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给我读熟“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5着,不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内容,记叙了“我”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强迫我背书。批判了_。(2)红 楼 梦 中“一个是 阆苑 仙葩,一 个 是 美 玉 无.瑕. ”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