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B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C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爱芙居里,她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D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络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牵涉着国家安全。B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C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D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3 .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鉴赏奥密云宵决别B拼凑寻觅分岐烂漫C絮叼憔悴睫毛化妆D静谧贮蓄宽敞嘹亮4 .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竹篾/轻蔑别扭/告别摔碎/草率了事B暮色/帷幕妥帖/字帖晦涩/诲人不倦C折损/陨落星宿/露宿陡峭/悄然兴起D契约/楔形冶炼/陶冶驿站/络绎不绝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ji)燥热(zo)翘首(qio)锐不可当(dng)B炽热(zh)佃农(din)黝黑(yu)意趣盎然(ng)C桅杆(wi)窒息(zh)镌刻(jun)坦荡如砥(d)D悄然(qio) 滞留(zh)锃亮(zng)殚精竭虑(dn)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长沙地铁3 号线建设完成后,岳麓区和沙县两区域将会豁然贯通了。B共享单车鳞次栉比地停放在划定的区域内,成为了城区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线。C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D毕业晚会上,即将离别的同学们面面相觑,眼里满是不舍的泪水。二、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生命的声音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垃圾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肢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7 . 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8 . 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_)(_)百感交集变化原因:_。9 .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0 .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阅读李丹崖的陋巷里的春天,完成后面小题我刚刚搬到老城深处居住的时候,每天都能听到隔壁那对父子的谈话。“爸爸,大多数的花朵只有春天才有,是因为它们对季节挑剔吗?”“孩子,不是,是春天偏巧适合很多花开放。”“爸爸,那是季节对花朵有偏爱吗?”“孩子,季节从不偏爱某一种花朵,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金菊,冬有腊梅。”孩子笑了,父亲也笑了。应该说,这是一对心态阳光的父子,我决心看一看他们是怎样的人。那一日,我在门前掇了条凳子,拿本书,边看边坐在门外等候。不多时,隔壁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父亲走了出来,然后回过头似乎在搬动什么,用尽全力,一次没有成功。我走过去,才发现,是一副轮椅,他的儿子,就坐在轮椅上,满脸春风。我愣了一秒种,赶紧过去帮忙,合力把孩子抬出来。“叔叔谢谢您。”孩子笑容可掬。 “不用谢,你真棒!”我和孩子握了握手。胡同悠长,那样一对父子,迅速地消失在巷子尽头。不知怎的,我始终觉得他们并不像别人推起轮椅那样沉重。我也为拥有这样一家心里常驻阳光的邻居而自豪。三个月后,我去一所中学讲授写作课。老师事先把几个写得比较有文采的孩子的作文交给我,便于我在公开课上点评。我从十篇作文中发现了一篇名为陋巷里的春天的作文。那位学生写到这样一段话:“我身居一条窄窄的巷子里,巷子就是河流,父亲每天推着我,从河流里经过,我的轮椅就是我的船,父亲就是那位船工。没有浪花的一条河,沿途的两岸是高高的墙或人家的垂花门,时而有红梅、蔷薇、牵牛花在院子上伸出来,那些就是汹涌的浪花了。”我瞬间想起自己的邻居,那位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对照这段美得近乎诗意恣肆的文字,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定是那个孩子写的。后面还有一句话“陋巷之陋并非贫瘠和简陋,而是一池洼地,洼地才能承载流水,才能映照万物。陋巷里,也照样有春天,相反,和开阔的公园相比,这里的春天别有洞天。”我对写这篇作文的孩子特别期待,打算把他的作文在公开课上作为范文朗读。很快就到了公开课的时间。我边讲课边用目光搜索那个孩子。然而,并没有我那位邻居出现,我有些近乎失落的感觉。转念一想,这样也好,这反倒证明更多身患疾病的孩子,内心都阳光普照,该多好!我近乎诵读式地朗诵了那篇陋巷里的春天,然后,我示意这篇文章的作者举起手来,让大家都认识一下。然而,却并没有人举手。我再次强调一遍,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手,他的作文全部是用嘴巴叼着笔来完成的。我瞬间出了一身汗,感觉愧对这个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我走到了那个孩子身边。是个女孩,脸上并没有尴尬,洋溢着我邻居少年一样的笑容。她说:“老师,虽然我无法举手,也没有应答,不代表我在伤心,我一直在笑,在希望老师能够通过笑容辨识到:我就是人群中最美的一朵会笑的花。”我几乎热泪盈眶,一整节课,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公开课结束,在我的提议下,全部学生都为那个笑容像花朵一样的孩子热烈鼓掌。所有人都觉得,她是花朵,因为,她的心里住着春天。11 . 结合语境,体味语言。(1)“不知怎的,我始终觉得他们并不像别人推起轮椅那样沉重。”这句话中的“沉重”有怎样的意味?(2)“孩子,季节从不偏爱某一种花朵,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金菊,冬有腊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12 . 文章中有两处引用失去双臂女孩的作文内容,你觉得第二处引用的文字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13 . 本文以“陋巷里的春天”为题,有什么作用?14 . 阅读下面两段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第段划线句,回答问题。(链接材料一)“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卖白菜(链接材料二)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背影请分别说说“我几乎热泪盈眶”“母亲第一次流泪”“在晶莹的泪光中”各自的原因是什么。本文:_链接材料一:_链接材料二:_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虽有嘉肴礼记正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 . 对下面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兑命日“学学半”兑命: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B学学半学:学习C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D执策而临之之:代词,指千里马16 .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B故日: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17 .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属于议论文体,但他们论述针对的问题不同。甲文主要阐述的是对“教”和“学”问题的看法,课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则是阐述对封建社会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看法,主要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B甲乙两篇文章均写作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甲文先以“嘉肴”与“至道”做了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观点,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作为佐证,加强论证。乙文则是先提出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辛辣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点明中心。C甲乙两篇文章都言简意赅,语言表达富有特色。甲文多用对偶,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对偶句式的使用看起来比较整齐,增强表意效果的功能。比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论述教和学的关系,双管齐下,更严谨。乙文中作者巧妙利用古汉语中的虚词,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引起读者的回味。D甲乙两篇文章都内容深刻,引人深思。甲文中“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都得到提高。乙文中马说通篇都是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寓深刻思想于具体的形象中,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识别人才和能重用人才的人比作是伯乐。四、句子默写18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_,不亦君子乎?(论语)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2)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与李商隐的夜雨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论文致谢6篇
- 毕业论文致谢范文10篇
- 大学论文致谢6篇
- 毕业致谢范文9篇
- 猛听得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2024七年级下册-粤教花城版2024
- 2025标准设备采购合同书样本
- 外墙涂料耐候性测试方案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传染病控制传染性疾病隔离措施评估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考核答案及解析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 二年级上数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EPC+O”模式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4章 量子密码术
- 农村供水科普知识讲座
- 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
- 眼外伤分析课件
- GB/T 27866-2023钢制管道和设备防止焊缝硫化物应力开裂的硬度控制技术规范
-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
- 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