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向生命鞠躬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1 . 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 . 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3 . 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_)难以想象(_)(_)鞠躬4 . 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阅读生命之轻,生命之重,完成小题生命之轻,生命之重孔子的狗死了,特意嘱咐弟子:“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大意是:马去世,要用布裹尸,狗下葬,要以车盖罩护,如今我一贫如洗,但也要准备一面竹席,以免它的脸被土弄脏。何以如此庄重地待一条狗?关乎“仁”,关乎“礼”,关乎悲悯与感恩,关乎生存伙伴间的义务。孟子也留下了“君子远庖厨”的古训,是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倡导人们远离血腥、挣扎的场景,远离视觉污染、暴力演示,从恻隐之心的角度让我们加强向善的修养。尊重一切生命,不因人类的强大而肆意伤害、虐杀其他生命。在西方,即使是影视拍摄,“动物演员”的安全也要有保障,劳动强度还不能过高;若有被伤害镜头,须注明这是仿真或特技。早在 1980年,美国影视界即授权一个叫“美国人道协会”的民间组织,专门监督此事。美剧末尾常见“本片制作中无动物受伤害”字样,正是美国人道协会所下之评语。在德国,严格规定,大到猪牛,小至鱼兔,皆取电击方式,且彼此隔离,不让动物目睹同伴遭遇。所以市场罕见活鱼,即便有,也不直接售出,须由店家处理后方可买卖,既防止虐杀,又避免血腥场景给人造成不适。先贤哲人无数次告诫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功利关系,自然在人类的眼中不应仅仅是资源,不应成为被人类索之毁之的对象;它完全可以成为人们的情感对象、精神依恋和文化象征。然而,从产业革命到科技主导的今天,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自然却匍匐在人类脚下:人们看一棵树,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美和生命价值,而是它能做什么建筑或家具材料;养一只老虎,首先想到的不是保护这一濒危的生命种族,而是如何剥夺其天性,追求利润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文明突飞猛进,我们的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与自然割裂、向环境掠夺的文化。万物生来平等,单就动物来说,人类也没有权力虐待它们。既然我们圈养了老虎,就当尽全力尊重和保护它们。我们看到,老虎被鞭打、被骑着拍照,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老虎真的不叫老虎了,成了娱乐的道具、赚钱的工具。老虎没有了“兽道”,我们没有了“人道”,这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亵渎。我们希望看到的情景是:动物能自由生活在属于它们的高山原野、河湖海洋,即使在动物园里,人们也不打扰它们的生活。人类已经掠夺太多,抢占了其他生物的配置,消耗了大自然太多库存。在别的生物眼里,人的角色肯定是“敌人”,可憎的是,人类不仅是敌人,还是“恶人”。那些破坏大自然的活动终将导致不良后果,属于恶性糟蹋,已经严重损害了大自然的根基。所以,对那些数量过于庞大、不合天意的财产,我们应重新核对,部分割让,以削减精神的脂肪和欲望的臃肿。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已经成为其他生物眼中向大自然索取有限资源的“敌人”,决不能再继续成为“恶人”。敌人,是生物角色;恶人,是道德角色。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讲过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自然需求是“天理”,欲壑难填是“人欲”。如果说“天理”有一点基本的、自然的、哲学味道的话,“人欲”则是繁复的、人为的、世俗的。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过度的欲望又是人类毁灭的武力。曙光乍现,一只麻雀展翅外出觅食;暴雨来临,一队蚂蚁抢运食物行李;温卵孵化,一只雏鹰破壳呼吸空气每个生命都有分分秒秒的进程,都有和人生一样的故事,都有自我存在的意义。若我们无视其进程,漠视其尊严,蔑视其生命意义,任意掠夺、染指、篡改,那人类的意义又由谁来承认呢?若万物意义皆失,只剩人类自己,那么这意义无论怎么描绘,都像一桩阴谋和丑闻。我们不要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不要委屈了任何生命,哪怕那些生命有时看来有多轻;我们要遵从自然法则,尊重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命之重!(有删改)5 . 下列对文章标题与内容关系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与内容匹配。文章中多次提到了人和各种生命的“轻”和“重”。B标题与内容匹配。文章围绕生命的“轻”和“重”作了辩证论述。C标题与内容不匹配。文章结尾只谈了生命,没有谈到“轻”和“重”。D标题与内容不匹配。文章中并非针对生命的“轻”和“重”进行论述。6 . 文章在表达上叙议结合:有的段落先叙后议,有的段落先议后叙,还有的夹叙夹议。请从三段中任选某一段作简要分析。7 . 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敌人,是生物角色;恶人,是道德角色”的理解。二、对比阅读甲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1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2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3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介:备上鞍甲。褫(ch):脱去,卸下。秣:喂食。8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虽有名马虽:_(2)才美不外见见:_(3)初不甚疾疾:_(4)日不过数升日:_9 . 翻译下列句子。(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10 . 请你谈谈甲文中“呜呼”一词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11 .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句子默写12 . 古诗文名句(1)水何澹澹, _。(曹操观沧海)(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4)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7)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琅玡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13 . 解释下列加点字。(1)前人之述备矣 (2)南极潇湘 (3)佳木秀而繁阴 (4)焉得更有此人五、诗歌鉴赏古诗阅读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营营:往来劳碌。14 .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该词的词牌名为“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该词的题目,按照字数分类,它属于长调。B“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C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D“夜阑风静縠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词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E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在情感上,该词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属于豪放词。15 .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六、名著阅读16 .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义”贯穿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但体现各异:_(人名)醉打蒋门神,体现的是帮助朋友的“情义”;_(情节)体现的是劫取不义之财的“正义”因“义”而聚集在一起的英雄好汉们的精彩故事,构成了一部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