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爱莲说作者分别是唐朝的刘禹锡、北宋的周敦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晩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及长篇小说致大海。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一副自题联。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在人的一生中,困难总是会伴随左右,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之所以会在困难中痛苦纠结、不知所措,就在于他被困难震慑住了。困难所带来的恐(j)往拄比困难本身更让人害怕,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困难当成难以(y)越的障碍。只有保持安然的心态,才能更从容地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心静了,视野才能更加开(ku);心静了,才能(b)开云雾见青天;心静了,天地之间的所有困境便能为你沉酣。(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恐(j) (y)越 开(ku) (b)开云雾(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从容(A.cng B.cng ) 处理(A.ch B.ch)(3)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改写材料中画线的句子。三、现代文阅读(16分)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3 . 选文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太和殿的?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结构组织材料的呢?(3分)4 . 选文第段用数字“28”、“2380”是来说明什么的?(3分)5 .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3分)6 . 选文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3分)7 . 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2分)8 . 第段中介绍大殿,作者选择了怎样的立足点?(2分)现代文阅读(甲)冬 景贾平凹(1)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供人歇身的石凳儿空着,连烫烟锅磕烟灰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2)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弄他的箫管吹着,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便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窘窿,水咕嘟嘟冒上来。(3)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4)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驴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下,不动也不响,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为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5)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6)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7)只有在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8)“奶奶,电线肿了。”(9)“那是落了雪。”奶奶说。(10)“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只眼睛。他们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出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接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抬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也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我在作诗。”他说。“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19)“你在干什么?”“看绿。”(21)“绿在哪儿?”(22)“绿在树枝上。”(23)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24)“你还看到什么了?”(25)“太阳,太阳的红光。”(26)“下雪天没有太阳的。”(27)“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28)他叫起来:“你这么喜欢冬天?!”(29)“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30)“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31)“不,是分号。”(32)“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33)“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34)“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35)“正是起跑前的后退。”(36)“冬天是在作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37)“孕妇?!”(38)“不是孕育着春天吗?”(39)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40)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乙)灵魂的舞蹈浅谈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贾平凹,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被誉为“鬼才”。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用了他的风雨。今天我们通过作者自己和他人的一些评述,力求对这位作家有更深的了解。作者自述他说:“生活就是这样,不是故事性很强的,情节也不连贯。可细节总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就有了生气。如果你只是干巴巴地交待故事,就像冬天的树枝一样枯躁乏味,你写得费劲,读者也读得痛苦。有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一是调整了你的创作情绪,使文思泉涌,使文笔跳跃;二是启发读者,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为下文的展开引得神来之笔。”他人评价评价一:贾平凹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贾平凹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评价二:散文显现出精美叙事和真切状物的技能。贾平凹很善于多角度地抓取景物,善于捕捉细节,善于用很老道的语言质朴生动地再现生活。例如冬景作者把在乡村冬景中捕捉到的一些新鲜生动的细节,用冷静从容平淡的语调叙说出来,犹如写意画,费墨不多,却干净利落的勾勒出景物的情态,没有多少渲染,然而那种天寒地冻的感觉却渗入骨髓。评价三:贾平凹散文最大的成就,是儿童文学散文,他的其他散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儿童文学散文的影响。小说式写法,充满童心,酿造意境童心和意境,都是贾平凹刻意的追求。他作品单纯中寓丰富,实中求实,洋溢着雅淡的诗美。评价四: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9 . 贾平凹的散文画面感极强,请从甲文中找出四幅画面,并加以概括。示例:雪中对话图_。_。10 . 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句。“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也觉得有些超尘。”超尘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_。文中划线句“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句中的“不再轻浮”该怎样理解?_11 . 下面三句话都是出自贾平凹的散文,先赏析这三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再总体分析这三句话所体现的贾平凹散文的语言特点。A“奶奶,电线肿了。”“那是落了雪。”奶奶说。“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冬景B“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冬景C“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吃惊了。”(贾平凹风雨)12 . 乙文评价道:“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你能从甲文中品出哪些哲思?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13 . 有人说贾平凹的散文“选材不精,什么都可以写,浮光掠影的也写,反映平凡的生活,能够以小见大的很少。”你对贾平凹散文的选材怎么看?请结合上述两篇文章及风雨来谈。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14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5 . 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16 .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四、句子默写17 . 默写(1)夕阳西下,_。 天净沙、秋思(2)_,盖以诱敌。狼(3)了却君王天下事,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_,雪尽马蹄轻。观猎(5)浮光跃金,_。岳阳楼记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囐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1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9 . (甲)(乙)两文描写的江水景色都体现出了“急速”的特点,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简要分析。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楚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上海市张堰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民警处理面试题及答案
- 面试题及答案经典题目
- 2025商业软件许可使用合同
- 2025供货合同协议书格式模板
- 2025医疗机构水电装修合同样本
- 2025战略规划咨询服务合同
- 2026届安徽省“皖南八校”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企业合同模板 不锈钢装饰屏风制作与安装协议
- 2026届福建省莆田市七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治原则课件
- 1-中国建筑中建PPT模板
-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平时作业1-5参考答案
- 动火证施工现场动火证申请书
- 【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中级考试案例】
- 呼麦专题知识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新闻学概论5: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 DB31-T 1343-2022 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卫生要求
- 24、小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课件苏教版五上数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