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柳江模拟) 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B . 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C . 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8八上台州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_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ci_的各国议会联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xin_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一着惊海天)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_(Aqio Bqio)首而望、屏敛声的一刹那。(“飞天”凌空)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7八上包头月考) 默写(1) 东皋薄暮望,_。(王绩野望) (2) 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 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 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 自康乐以来,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 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8) 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9) 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10) 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4. (16分) (2019七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山下的国庆月夜鲁珉4年前,我喜欢上了户外徒步旅行。那年的国庆前夕,与友相约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为避开“十一黄金周”,我们提前几天就进入了宁蒗到木里的无人区。经过3天的徒步穿越,当我们到达川西亚丁雪山下一个叫呷洛的小村子时,正好是“十一”国庆节,农历八月十六。向导提前联系了一个叫扎西罗布的藏家。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时,热情的扎西大叔把我们领进一间典型的藏式房屋,非常大的正屋,中间是大大的火炉,原木地板。放下重装包,大家开始动手做晚餐。扎西大叔的女儿白玛拉珠有些害羞,我们做饭时她笑呵呵地围着我们,看我们做汉族菜,还用不太流畅的汉语问这问那。经过一番忙碌,各种炒菜、凉拌菜、汤菜,还有饼干之类的食品,堆了满满一大桌子。我们热情邀请扎西大叔一家和我们一起吃饭。席间,我把从千里之外带的月饼分给大家,说昨天是中秋节,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一同共庆佳节。扎西大叔咬了口月饼说:“这辈子还没吃过月饼呢。”我问月饼好吃不?他说:“好吃,很好吃。”他边吃边说,每当国庆时,我们就会在屋前升挂国旗。你看,那红旗在夜里也还是看得清清楚楚。他起身从一个超级大的木柜子里搬出一个大壶,笑着说,一起喝青稞酒,庆祝国庆节。那是我们第一次喝地道的自酿青稞酒。那青稞酒虽说有40多度,但入口好,感觉不到有那样高的度数。大家说笑着,互相敬酒,在雪山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国庆夜晚。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扎西大叔一家是藏族,向导是普米族,马夫是纳西族,湖南驴友是土家族,四川驴友是彝族。大家一起说着,笑着,喝着一杯杯清甜可口的青稞酒,藏家房屋里充满着别样的喜庆。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此时,月光从藏家房屋的窗户透了进来,形成道道明亮的线条,把藏式房屋映照得格外美丽,似乎正散发着远古的幽香。透过窗户,还可以清晰地看见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下的夜空里随风飘扬。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扰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或许,在极度亮丽的月色下,悠长的情愫会悄悄地生长成对静美雪山夜空的无限依恋。其实,一年里有很多美好的月夜。只不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恰恰又是国庆,这一天就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寄托与思念。在那雪山下的高原上,有种情怀飘然而至:伟大的祖国,60多年来,走过风雨,遇见彩虹,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深情与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屹立在世界东方。这时,同行的驴友都出来了,仰望着湛蓝的星空,不知谁大声说,我们唱首歌吧,唱我爱你,中国!大家立马附和。顷刻,雪山下响起高亢的歌声:“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月夜里,秋风起,天高云淡。抬眼望去,雪域高原下的祖国山河美丽妖娆。年年有国庆,但在雪山下不同民族的同胞一起过国庆,却不是年年有。高原雪山下的国庆月夜,令我终生难忘。那年以后,每年的国庆节假期,我都是背起背包,行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伟大与壮丽。或许,只有繁荣富强、稳定和谐的社会,才可以让人们以这种自由美好的心,来欣赏祖国的奇峻雄伟与壮丽美好。(1) 根据选文内容,按顺序说说“我们”是如何共庆国庆佳节的。 做晚餐_看国旗,望星空_(2) 请简要概括文中“扎西大叔”的人物形象。 (3) 为什么说“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 (4) 文章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有何妙处。 5. (16分) (2019九上杭州月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勇于突破人生的边界盛玉雷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有一位大学教授,每逢开学都这样向新生讲述学习的意义:如果把人类截至目前的所有知识围成一个圆,那么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就是从圆心向外不断伸展的过程;直到有一天,当顺滑的边缘有了凸起,就意味着稍稍延展了人类知识的边界。正是一个又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凸起,才让知识的圆圈愈加宽广,文明的薪火越烧越旺。在相当意义上,人类文明的拓展,就是一次次重构边界、扩展边界的过程。对个体来说,人生价值的飞跃,又何尝不需要对边界的突破与拓展。然而,突破人生边界的关键一击,往往离不开化茧成蝶般的磨炼。在穿过被称为“海上坟场”的智利合恩角后,船长郭川以诗明志,他“恐惧过、绝望过、崩溃过,但从没放弃过”。女潜水员徐海燕为了让水下长城的奇观重现于世,打破了平淡生活的“合理设定”。现实中,总有一群人行进在人类活动范围的边缘,勇敢地探索着未知的世界,挑战着生命的极限。数据显示,目前,共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有数百人进入太空。他们,都可谓人生的突破者。“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真正的标志。”打破边界,单有冒险品质还不够,尤需蓄积不平凡的坚韧。1953年的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走是川”,还是公路交通的空白。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带领1200多名筑路军民,用手中的铁锹和十字镐向世界屋脊徒步进发。有人问起公路的起点,慕生忠把铁锹往地上一戳,喊道:“我们的帐篷搭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劈开昆仑山,战胜唐古拉,通过怒江上游的黑河,炸开冈底斯山的石峡如今,格尔木已经成为青海第二大城市,青藏公路也被冠以“天路”之名。以一往无前的勇毅和决心攻坚克难,“千磨万击还坚劲”,才能创造不朽功勋,书写人间传奇。哲人有言,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扬帆远行的哥伦布,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双眺望远方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并非由窄变宽、由急变缓的河流,更像是奔腾在崇山峻岭间的小溪与其在看似停滞的人生边界处踟蹰不前、哀婉叹息,莫如果敢地迈开脚步,张开双臂去迎接前方的机遇。长跑运动中有“极点”概念,意即跑步中会出现呼吸困难情绪低落、全身乏力等状但在熬过临界点之后,跑步者将迎来“第二次呼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很多时候,我们常在抵达边界前就选择了放弃。在人生的边界上敢于突破、奋勇前行,我们才能越过一个一个“极点”,收获不一样的风景。(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怎样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 (2) 文章第一段讲述杨绛先生的话,其作用是什么? (3) 怎样理解第五段“人生并非奔腾在崇山峻岭间的小溪”这句话? (4) 如果要为第四段补充一个事例作为论据,你认为下列哪一句最恰当,为什么? 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忧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仍不忘自己的使命,在磨难面前不低头,以非凡的毅力写就史学巨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鄙视名利,率性洒脱,解印去县,隐居山林。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睛岚落日的美好。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 拓展阅读江水郦道元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注释)形容:形状。践跻:亲自登临。叠崿:重重叠叠的高崖。履历:经历,经过。(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至峡口百许里/绝壁或千许丈B . 林木高茂/清荣峻茂C . 常闻峡中水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 . 绝巘多生怪柏/泠泠不绝(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3) 用“/”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仰 瞩 俯 映 弥 习 弥 佳 流 连 信 宿 不 觉 忘 返。(4) 结合文章说说三峡的山有何特点。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9八上临沧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注释)杳:远得看不见踪影。(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九上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当一阵风吹散了你的头发时,当一团雾挡住了你的视线时,当一场雨打乱了你的步伐时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请以“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