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_第1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_第2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_第3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_第4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苏轼和桃源诗序注释: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寿:长寿。 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1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无论魏晋(_)(2)便扶向路(_)(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_)(4)或至百二三十岁(_)2 . 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辍耕之垄上B无丝竹之乱耳C奉命于危难之间D属予作文以记之3 . 翻译下列句子。(1)不足为外人道也。_。(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_。4 . 通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_。(2)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_。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小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5 . 选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比至陈其两膝相比者B言陈王故情故不错意也C或说陈王曰今或闻无罪D陈胜王凡六月陈涉乃立为王6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7 .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8 .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原因:(2)启示: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9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天子且至(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1 . 本文刻画了一个_、刚正不阿、悟尽职守的“真将军”形象。(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2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出淤泥而不染(_)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3)陶后鲜有闻(_) (4)香远益清(_)13 . 翻译下面的句子。(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4 . 填空(甲)文用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15 . 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6 . 上文选自_,作者是_。17 . 解释下列加点字(1)顾野有麦场_(2)一狼径去_18 . 翻译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9 . 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狼狡诈本性的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游,遇一老人,须眉皓白,谓之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者。必为台牧,卿其勉之。”九岁,从师季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或谓之曰:“学不精勤,不如不学。贤曰:“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于心。”问者惭服。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等,据州城反。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曰:“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夫以羁旅之贼。而驭鸟合之众,势自离解。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如吾计者,指日取之。”众皆从焉。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群贼大惊,一战而败。狼乃斩关遁走。贤轻与三骑追斩之。迁原州长史,寻行原州事。八年,授原州刺史。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又抚慰张救等五郡而还。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剥球居民,驱拥富救。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贤请,德乃从之。贤物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贤因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所掠之人,还得安堵、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注)害:杀害。大野树儿:人名。大野(d y),后魏赐谢总为大野氏。指日:很快。通走:逃跑。轻:轻装骑马。迁:升迁。寻行:随即掌管(代理)。闲:熟悉。抚导:安抚、教育。因:乘机。2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问者惭服(2)俄而,茹茹围逼州城 (3)德乃从之 (4)乃引军退21 .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2)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22 . 选文表现了李贤的哪些特点?四、综合性学习23 .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1)秦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