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青海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青海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青海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青海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B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2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步履铿锵,气冲斗牛;铁流滚滚,(zhn)耳欲聋;“东风”浩荡,锐不可当;银翼咆哮,气吞山河一个个方阵傲然“走”过天安门,“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顿时,全世界在它面前都(n)然失色。大阅兵现场,观众时而屏息敛声,翘首而望,时而欢腾起跃,心潮澎湃:壮丽七十载,中国人民用苦难淬炼意志,用不屈冲破禁(g),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镌刻荣光,用改革铸就腾飞。3 .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1)口(zhn)耳欲聋(2)口(an)然失色 (3)禁(g)4 .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哮(A. xio B.xio)(2)屏(A. png B. bng)(3)镌(A. jun B. jun)5 .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冲斗牛”在语段中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B“浩荡”在语段中指风势大的意思。C锐不可当:指气势凶猛,不可阻挡。D淬炼: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或锤炼。三、现代文阅读老杜是个好老师单位门口有个车摊,修理自行车,配钥匙,修鞋一个老人,活儿不少。老人六十来岁,头发灰白,整天穿件某品牌味精的广告大补,灰蓝。喜欢听戏,地方戏,用一个唱戏机,豫剧、坠子、大调曲翻来覆去地放。就有一些人来,带着小马扎,一旁坐着,看他修车,说这说那。如此,也不耽误干活。老人爱说。天气。菜价。形势,国内的,国外的。还有一些贪官这样那样的事,看似捕风捉影,张冠李戴,也总有个根儿别人指出来,他就一笑,“我也是听来的。没文化,嘿嘿。不过,那些贪官们,逮起来,不亏!”他喜欢说“好”,一个字,承诺,评价,感叹意思都在其中。城管让他挪摊位,他总是说“好”,今儿说,明儿说,再来,还在。不过,他不惹人烦,收摊时,一切打理得干净,规矩。慢慢地,他的摊位就固定下来了,仿佛每天不见到他,就缺点什么。下雨天,他也出摊,坐在一个大广告伞下,听戏,看人来人往。面前摆放着工具,再三个气筒,免费打气。打气已经涨到一元了,他不,免费。他还卖鞋垫,拖鞋。夏天凉拖、冬天棉拖。看准货品,自取;钱就丢在一个深腰的铁皮筒里,自找零。价码写在一个纸板上,凉拖10元,棉拖20元,很明白。有天,有个穿着睡衣、睡裤的女人,抱着狗,在棉拖前站下,问能便宜10块钱不?他不抬头,答了一句:“也能。左脚穿还是右脚穿?”人们“哗”地笑了。女人咕哝了句,走了。他就扬起了头:“唉,我们拖鞋配在这号人身上,有些亏。”他用起了微信,说时髦一下,跟跟时代。和他要熟的门卫就把他拉进了单位同事群。他一笑:“我也算同事?”“算。”门卫说,“你眼毒,抓了好几个偷车贼。”进群了,他就不时看看,笑笑。他抢经包,有时间抢,总能抢着。春节的红包大,他低头,按手指头,抢来抢去,好几百!门卫说,你抢也得发呀。他一笑。后来,每到周六中午,他就买几份炒饭,送给几个乞丐,很坚持,很自然。有个周末,我到 他摊前打气。他放下手中的饭碗,问我一个问题:“为啥星期一到星期五这么快?星期五到星期一这么慢?”我一愣,他的感觉好像与常人的不同。我说:“你错了吧?星期一到星期五慢,星期五到星期一才快。”他说:“星期一到星期五这几天生意好,活多,觉得快;星期五到星期一,人们出去跑,生意少,闲得慌。人闲生是非,不好,手头得有活儿,不心慌”这个老头,不老!老头修鞋有个绝活。鞋子多坏在后跟、后帮。他一摸,一垫,一绱。然后,一把小木槌,高抬,轻落,笃笃笃,如同鸡啄米,点点砸下,槌槌相依再看,鞋子就板板正正,亮亮堂堂。他说,你看,鞋也得有骨,立起来了。他知道我好写东西,要是我写他的话,能把他也写得“立”起来。大家都喊他老杜。我喊他杜老师。感谢生活,总能叫我遇上老师。好老师。6 . 老杜是一个怎样的人?7 . “我”为什么认为老杜是个好老师?8 . 说说你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9 . 选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请举例加以赏析。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完成下列小题。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10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11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画家只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就能够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真挚的、朴素的感情,从而让意境在作品中产生。B画家熟悉客观事物也不一定能画出好画。山水画意境的独创性,要求画家不能简单地重复别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达这种感受的强烈愿望。C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二者不可偏废。D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12 . 文中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B画家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C写诗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D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13 . 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四、对比阅读阅读理解(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4 . 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沿溯阻绝。绝:窥谷忘反。反:15 .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B(乙)文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乙)文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甲)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16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7 . (甲)(乙)两文中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五、情景默写18 . (2018届北京市第41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按照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_,_。(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5)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_,_。(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不宜妄自菲薄,_,以塞忠谏之路也。(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8)群臣吏民,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六、诗歌鉴赏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9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什么感情?20 .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C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D诗歌一二句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七、语言表达仔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21 . “父爱如山”这个标题好不好?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22 . 给漫画另取一名,并说说取名理由(不超过6个字)八、名著阅读23 . 阅读鲍鹏山评说水浒时的一段话,参考鲁达的示例,请你选择林冲或武松,结合人物经历加以具体阐述。“鲁达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品性,鲁达是圣人。林冲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性格,林冲是凡人。武松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武艺,武松是神人。”鲍鹏山(示例)鲁达,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评价鲁达:“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遇弱便扶,遇强便打”,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他挺身而出,仗义施援,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在五台山削发为僧;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得罪了高俅,被迫在二龙山落草。鲁达身处混乱复杂的社会,却能以“简单”的心地和方式立身行事,而且坚持到了最后。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是他品性高贵的体现,真乃圣人! _。“兄弟”是水浒传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4 . 根据下列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人物。(甲)(_)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乙)(_)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25 . 下面是水浒传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A却说宋江、柴进先归到忠义堂上,和众兄弟们正说李逵的事,只见李逵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宋江笑道:“你那黑厮,怎地负荆?只这等饶了你不成!李逵道:“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B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待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