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B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再次广泛引起了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将“广泛”调到“关注”前面)B通过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将“使”改为“让”)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删掉“超过”或“以上”)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在“持之以恒”前面加上“能否”)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也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自觉承载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3 . 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4 . 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世界的未来B国家的未来5 . 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三、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春日,漫步西湖,美不胜收。远眺湖面,群山环绕,波光潋滟,仿佛xing qin(_)(_)着的美丽明珠。shng(_)午时分,走在白堤上,桃红柳绿,花团锦簇,时不时飞来新燕和bn ln(_)(_)的蝴蝶,默q(_)地向春天来报到。伴着啾啾(_)鸟鸣声,和两三挚(_)友,品一杯清茗,畅谈古今,赏游鱼嬉戏,让澎湃(_)(_)的心与美景相融,岂非乐哉?四、现代文阅读丁香花杨明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7 .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二识丁香花_,三识丁香花。8 . 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 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2)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0 . 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11 . 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阅读于文岗的面相与品相,完成后面的题目。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賽,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语。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现象。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是“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可见:。(选自2018年4月5日解放日报)12 . 阅读全文,说说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面相不能改变,但是品相可以改变,为了让品相好,我们应该多接受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B因为面相是天生的,不可改变,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更重视的不是面相,而是品相。C“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既适用于女性,也适用于男性,都是要告诫人要重视品相。D这篇议论文有针砭时弊的杂文性质,除了大量的事实论证外,还用了引用论证,很有说服力。13 . 最后一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文章的题目“面相和品相”,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14 . 揣摩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15 .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放到文中作为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合适?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責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6 .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_)才美不外见(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安求其能千里(_)18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虽有千里之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19 . 翻译下列句子。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0 . 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甲)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_语段(乙)用_的论证方法,强调_。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1 . 解释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3)下车引之: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3 .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一起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的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六、句子默写24 . 古诗文默写。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新旧事物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兄子胡儿曰:“_。”(咏雪)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七、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人名)。(2)在名著阅读中,“批判性思维”逐渐被重视,即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是批判。小华在阅读水浒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考和疑问,你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或疑问吗?请写出一点。小华的思考或质疑:都说水浒凸显一个“义”字,试看孙二娘,她在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再者,武松血溅鸳鸯楼时滥杀好多无辜的人能否说,在这些好汉的眼里,“义”只是对兄弟的义气,而不是对老百姓的义举?你的思考或质疑:_(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两项是(_)(_)A范爱农中,鲁迅与范爱农在日本留学时相识,当时徐锡麟被害,鲁迅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而范爱农表示反对。B格列佛游记慧骃马高贵而理性,它们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并且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泗洪县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说课稿3 (新版)苏科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题库B卷带答案详解(巩固)
-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第5课时 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1)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
- 清淤工程风险识别方案(3篇)
- 桥头拆除工程评估方案(3篇)
- 鄱阳城的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常考点含答案详解(b卷)
- 餐饮业会员营销模式变革与客户忠诚度维护分析报告
- 车管所培训课件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的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实施研究报告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 2025年打字员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 2022.12六级真题第3套答案及详解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测绘项目设备配置方案(3篇)
- 2025年餐厅主管考试题及答案
- 输血反应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郑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办法
- 中医情志护理课件
- 股权无偿转让与公司资产重组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