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茨威格没有为下列哪位作家写过传记?( )A列夫托尔斯泰B陀思妥耶夫斯基C罗曼罗兰D奥斯特洛夫斯基2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可以像植物一样安静,在这个像龙卷风一样疯狂的世界里,我其实可以做一盆安静的绿萝,用自己沉静的绿意,点缀它,美化它,也宁静它。这个世界之所以喧嚣,是因为我们喧嚣。如何让世界安静下来?需要我们每个人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如果是一盆安静的绿萝,这个世界,必将芳草萋萋。A“点缀”“美化”都是形容词,“像植物一样安静”“疯狂的世界”都是偏正短语。B“我其实可以做一盆安静的绿萝。”这个句子中,“可以”充当状语成分。C“这个世界之所以喧嚣,是因为我们喧嚣。”这句话是因果复句。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个世界”移到句首。3 . 下列加横线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老伯对王教授说,“我六十啦,你还是比我年青五岁啊”。B雾气散去,站在高楼上眺望,远处的岳麓山历历在目,风光正好,诗意正浓。C“勤奋努力,皆可逆袭”,会上大家都很激动,只有他在心里无动于衷。D快抵达目的地了,我们要充满信心,千万不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啊。4 . 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A闻道/龙标/过五/溪B客路/青山/外C断肠人/在天涯D海日/生/残夜5 . (题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青年最富有朝气、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B“峰环水抱的美丽小城,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幽深而庄严的古庙坐落在绿树浓荫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正确的。C“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结合各自岗位和成长经历,抒发了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此句的主干是:代表结合经历抒发感受。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步优秀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这两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准确的。6 .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黄沙,黄沙,漫漫的黄沙,无垠的黄沙,让人寸步难行。干渴,干渴,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突然,大漠深处,天际升起一轮新月,闪现宝石般的蓝光。呀!月牙泉!绮丽的月牙泉,你是一朵烂漫的花,点染千古荒野。沙鸣是你的歌,云飞是你的舞。你澄澈的胸怀里,一半蓝天,一半黄沙。芳草、繁花、驼影、亭阁,你把塞北江南的美景,绘成一幅无与伦比的流淌着生命韵律的画!A文段开头运用反复,强调了黄沙的无边无垠,给人们的行走带来了无比的困难。B文段中“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人们干渴至极。C文段中“你是一朵烂漫的花”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牙泉对荒野的装点作用。D文段结尾用“绘成”一词赋予亭阁以人的行为,运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塞北江南富有生机的独特美景。7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so)鲜妍(yn)濡养相得益章B佝偻(l)宽宥(yu) 缀满富丽堂黄C觥筹(un) 绮户(q) 灰烬李带桃僵D冠冕(min)麾下(hu) 困厄彬彬有礼二、字词书写8 .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晚秋的澄( )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lin( )时时摇y( )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 )敝的颜色。(选自叶以群渡漳河)填字注音三、现代文阅读故乡的番薯孙善文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薯被锄头一个个从温润的泥土中唤醒。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所种。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上长途客车,辗转五百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按每人一个将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薯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盛张。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且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却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了在自家书房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据说,这棵番薯他已经种了三个春秋。看他拍的相片,这哪里是一棵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我是记在心上了。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送到锅里,我看到一个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我要带回单位去,要种番薯了。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满满一瓶。薯块的五分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越长越快,不曲不折地伸长着,倒有点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绦,却是清晰可见,洁白而纯净。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片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20世纪80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叶或许都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到如今,连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农村的岁月来,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敢想,番薯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番薯叶长出来,一间陋室仿佛都抹上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枝而不蔓,每片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三角状卵形,有的就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也就变成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站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也都忍不住笑,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为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也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没有那份娇媚,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玻璃瓶种上了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番薯已换了角色。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5日)9 . 请按照顺序理清文章中与番薯有关的情节,补全下面空缺的地方。10 . 第段所写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 . 文章对番薯的描写十分生动,试对此加以赏析。12 . 为什么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可以温暖“我”的情思?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3 .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红烛丛维熙1948年,我读初二。开学之后,一位新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国文课堂。就是这位老师,激活了我的文学潜能,使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从文之路。这位老师名叫田秀峰,上作文课的时候,他从来不出题目,而是让我们自由命题。他的理论依据是:同学们来自不同的生活领域,个性相异,若都在一个命题下行文,难以发现人才。全班的同学对这位老师充满了好奇。我内心则对这位老师十分欣赏.为了摸清他的底细,一天下课之后,我敲开老师宿舍的门,借口来补交作文课上没能完成的作文。我在他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题为一串念珠的书,书皮上印有田秀峰的名字。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出版个人著作的国文老师。尽管那本书开本很小,书页也不太厚,但还是激起我对这位老师的崇敬。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下一次作文课上,他兴冲冲地当着全班同学朗读我那篇补交上去的作文。那篇作文题为青青的河边,写的是我们几个同学星期天去通县门外一个叫小闸的水塘边玩水的趣事。其中一个名叫陈景文的同学,是个水中超人,在游泳比赛中如水中蛟龙,把所有参加游泳比赛的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边。在作文中,我把他誉为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有意思的是,田老师在朗读我的作文时,全然没有了老师之尊,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停步凝思,一会儿开怀大笑。此举,顿时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第二件难以忘怀的事情,还是与作文有关。有一次在自由命题作文课上,我写了一篇题为桃花盛开的时候的作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与山村的小伙伴在遍山的桃花丛林中叠垒石塔的记忆。一个绰号叫“小马驹子”的小伙伴,是我们中间的头头儿,他臂力过人、胆量很大,曾经骑着一匹没有马鞍的马,在家乡山道上驰骋,到山后一个村镇去看皮影戏,这可是我们谁都不敢做的事情。可是当他带着我们用石头垒起一个个石塔后,悲剧降临到了他身上他脖子上长了一个疔疮,没过三天就去世了。他走了之后,这个小山村失去了宁静。有的乡亲说,他不该在山巅垒塔,让山神背上驮着塔,山神恼火了有的乡亲说,那石塔正好对着他的家宅,冒犯了地下神灵我那时年纪小,心中没那么多迷信,只是再看那满山村桃花时,感到那些艳丽的花瓣如同浸染了血浆田老师看了我这篇作文后,没有像上次那样在班上进行朗读,而是拿着去找学校教导主任我的家叔丛陆人。当天,我叔叔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把我写的作文拿出来,说:“这真是你写的吗?”我说:“是的”。他告诉我:“田老师认为你身上蕴藏着有待开发的文学细胞,我觉得很对,你以后要多多向田老师请教,他是个有见识的国文老师。”得到叔叔的鼓励,我异常兴奋,这一刻,决定了我一生从文的归宿。从此,田老师的宿舍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他那百无禁忌、心口如一的个性,在我少年时期播下了行文的种子和做人的罗盘。(选自浙江日报,有删改)14 . 本文以“红烛”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5 . 请解释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6 . 请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田老师在朗读我的作文时,全然没有了老师之尊,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停步凝思,一会儿开怀大笑。此举,顿时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17 . 你怎样理解第段末画波浪线的句子?18 . 读完全文后,以“田老师是一位”开头为田老师写几句评价语。四、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默写。(1)夕阳西下,_。(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潮平两岸阔,_。(唐王湾次北固山下)(3)_,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4)沾衣欲湿杏花雨,_。(南宋志南和尚绝句)(5)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东汉末曹操观沧海)(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_,_。(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舒活舒活筋骨,_,各做各的一份事去。“_”,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郡?”称善者久之。20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上自劳军 (2)天子先驱至(3)持兵揖(4)使人称谢21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文帝之后六年告之于帝B天子且至年且九十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将以下骑送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3 . 第二段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征?六、诗歌鉴赏古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4 . 诗中分别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_和_的感情。25 . 诗的颈联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七、名著阅读26 .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1)以下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根据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B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李大钊、林伯渠、陈独秀等。他试图从他们的出生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C作者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小人物”的精神面貌,有红军战士、农民和“红小鬼”等。他们都给“红色中国”增添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这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大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