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都是毛泽东写的新闻,报道的都是渡江战役的情况,及时、准确、真实。B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此文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C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概括富春江的景色。D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苏轼文集,文章表达了悠闲自在,漫步人生的态度。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问题。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din下来了,沉din在最嫩最小的花包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不住笑)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想摘一朵,凑上去。(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din嫩绽(2)将第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3)根据所给的意思,在第句横线处填上一个成语。(4)调整第句的语序。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人类未来的居所太空岛回答问题。据联合国估计的数字,到2035年,全世界人口将会突破100亿大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难以承受人口爆满带来的压力。出路在哪里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要向外星移民,要尽快地开发月球、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星体。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向外星移民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宇宙空间建造“太空岛”。这是因为:月球和火星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及地球的陆地面积,可利用面积小;月球和火星上没有大气;月球上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人体不利。更不利的是,月球上昼夜14天一更换,人生活在月球上,得连续过两个星期的黑夜,难以适应。按现代的科技水平,建造“太空岛”却是可以实现的。建造“太空岛”的设想,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罗博士提出的。起初,他将自己的设想告诉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师生们在一起进行各种计算,提出了一个实验性小型“太空岛”的设想方案,终于使设想具体化。具体地说,他们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太空岛”。这个空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木、河流和娱乐场所等。这座太空岛发射升空后,将会每分钟自转两周,在赤道处产生几乎与地球引力相同的离心力。人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太空岛”上,大部分感觉与地球上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太空岛”的离心力会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南北纬60处,是地球引力的50%。在地球上体重588牛顿的人,这时只有294牛顿了。到南北纬75处,则只有147牛顿。而到了两极,人将处于失重状态。设计人员根据“太空岛”不同纬度情况,别出心裁地安装了各种高科技设施,以消除失重对人体的影响。这个实验性的小型“太空岛”只能容纳1万居民,一旦成功,下一步的计划可就庞大了。计划在未来发射升空的巨型“太空岛”,能容纳几百万居民。它的形状像个圆筒,直径65千米,长200千米。这个圆筒形“太空岛”升空后每两分钟自转一周,其内壁应有尽有,与地球的容貌相差无几。未来的“太空岛”是一个封闭的玻璃圆筒,里面的空气成分、气压、气温等条件与地球上相似,但没有四季变化,时时刻刻都温暖如春,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如有需要可实施人工降雨降雪。“太空岛”上的生活与地球上大相径庭。“太空岛”里有路,但没有车辆。如果“太空岛”居民想去相邻“太空岛”串门的话,就得穿上能飘出空间站在太空行走的那种宇航服,并按规定在有“牵绳”的路线往返,否则,会飘走。吃是“太空岛”里的一件大事,又是棘手的事。现在宇航员吃的是特制的太空食品,价格昂贵。食品还必须做到高营养和高能量,并且不易变质,在24的条件下,至少要保存400个小时。科学家预言,到2080年,将有10亿人移居到“太空岛”上生活。“太空岛”将是21世纪人类创造的最辉煌的科学成果之一。3 . 造成“人到太空岛的两极会处于失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4 . 未来“太空岛”与地球生活“大相径庭”表现哪些方面?5 . “在24的条件下,至少要保存400个小时”一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删掉?说说理由。6 . “月球上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人体不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7 . 假如有一天真的到“太空岛”生活了,你最想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王云长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人战胜艰难的法宝。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文化基因。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品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追求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明缔造实践,保持“”的清醒认识,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思想自觉,踏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守正创新征程,谱写了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也创造了气贯长虹的文化奇迹。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善于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古人云:“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我们的学习本领,须从以下“四要”上下功夫。一要明方向。方向明则道路清。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社会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理论上的坚定保持思想的坚定,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二要拓视野。我们既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工作知识,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同时又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社会、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知识,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知识,还要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增益其所不能,不断认识新事物、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练就新本领。三要勤思考。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不断增强政治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既有敏于发现的眼睛,又有深刻洞察的头脑,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辨是非的本领。四要重实践。古人将读死书的人称为“两脚书橱”“蠢书虫”,正是讽刺那些喜欢读书学习却忽略实践、空有知识而缺乏能力的人。我们要把实践作为增长才干的根本途径,发扬实干苦干精神,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我们只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拓宽自己的视野,勤于学习和思考,重视实践,就能取得长足进步。让我们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进步的人吧!(节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4月1日2版)8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开门见山,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B第段仅列举了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先民们的例子,论证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文化基因”的观点。C第段主要列举了古人读死书的反面例子,论证了“学习要重实践”的观点。D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结构。9 . 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恰当的一项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D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10 .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经典和我们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11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12 . 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哪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将其写作思路写在下面。13 .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4 . 阅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联系你所读过的作品,谈谈你对“经典”的理解。(80-100 字)材料一: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材料二:经典作品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四、句子默写15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3)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_。(4)约客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诗人因久待客人不至的寂寞心情的句子 _,_。(5)杜牧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6)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7)爱莲说中写莲洁身自好、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鰷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6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怒而飞_(2)请循其本_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8 . 北冥有鱼运用想象和_(修辞手法),描绘了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_时气势壮美的形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展开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_,同时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在辩论中,庄子认为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_的一种折射。六、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薄暮杜甫江水长流地,山云薄暮时。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旧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人生不再好,鬓发白成丝。注此诗为广德元年(763年)秋诗人在阆州(今四川境内)所作。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诗人几经辗转,到达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建成“浣花草堂”,开始了蜀中避乱的岁月。19 . 从诗歌的标题读出这是_(时间,限2字)之时,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_(限2字)一词就直接点出作者此时的心情。20 . 颔联看似写景,实则一语双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意思。七、名著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回到车厂,他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A先生救不了他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