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2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街边乞讨,怎能不让人触目伤怀?B昨天看了南京大屠杀的专题片,至今仍然让人情郁其中。C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后,他激动得呆若木鸡。D尽管我有点顽固不化甚至有点象出土文物。3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 ,中华民族的航天梦, 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 人。”A穿梭承载积蓄追梦B飞天抒发积攒追梦C穿梭承接积蓄实干D穿梭承载积攒追赶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胸脯(p)辔头(bi)嗥鸣(ho)妇孺皆知(r)B殷红(yn)迭起(di)调羹(n)大庭广众(tn)C哽咽(n)亘古(n)震悚(sn)酣然入梦(n)D气魄(p)污秽(wu)滞笨(zh)气冲斗牛(du)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嫩芽(nn)酬和(h)人声鼎沸(dng)B精致(zh)和煦(x)囊萤映雪(yng)C籍贯(j)妖娆(no)微不足道(do)D宽恕(sh)伦理(ln)迫不急待(j)6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午间十分钟练字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子文化传承。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资料。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失根的兰花)7 . 第段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8 . 从全文看,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描绘美国校园的景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拾荒万吉星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9 .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凌晨拾荒,捡养弃婴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10 . 阅读第段画线句,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11 . 小说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12 . 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三、句子默写13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默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田家输税尽,。 (白居易观刈麦),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2)默写李清照的武陵春的下阕或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四、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水 (热水)B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C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D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1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曲肱而枕之16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著作。B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的意见。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舍生取义等。17 . 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 . 在文中任选一句,从“学习”或“修养”方面写出对你的启示。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百色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国家能源莆田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计算机与自动化岗位
- 国家能源大连市2025秋招笔试逻辑推理题专练及答案
- 江西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数智化与信息工程岗
- 运城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长治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宜宾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中国联通黄冈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吉安市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民航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社会招聘12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甘肃电网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专升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 《互联网应用新特征》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过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安徽专用)(全解全析)
- 模具安全操作注意培训课件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 教学大纲、教案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
- 抖音短视频签约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