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28 页) 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8 分,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2: 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2: 1,则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1: 1 B 1: 2 C 1: 4 D 4: 1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 越多 D 50 水的内能一定比 10 水的内能多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4下列对物体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C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热量总是由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 5同一段导体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 正确的是( ) A B CD 6下列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 A 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 B 第 2 页(共 28 页) 用电流表测 电流 C 通电螺线管对小磁针的作用 D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将滑动变阻器 滑片 P 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数变小 B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数变小 C电压表 数变小,电压表 数变大 D电压表 数不变,电压表 数变大 8将标有 “12V 6W”字样的灯泡 “6V 6W”的灯泡 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假设灯丝电阻不变,则( ) A灯泡 灯泡 B灯泡 灯泡 C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大于 12W D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 12W 9 “类比法 ”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了该方法的是( ) A由 “电能生磁 ”而联想到 “磁能生电 ” B按材料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C在电路中,一个 10电阻的效果与两个 5电阻串联 D通过研究水压来认识并研究电压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2 分,共 4 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 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10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 B消耗电能快的用电器功率一定大 C一定时间内,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 D消耗电能快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第 3 页(共 28 页) 11如图所示,在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实验中,闭合开关,发现 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发现 动,说明通 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B只改变电流方向,导体 向右运动 C此装置为发电机装置,产生感应电流,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D保持电流方向不变,要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可以对调磁体的磁极 12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 A串、并联电阻特点 B改变导体电阻的方法 C电生磁的应用 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3从下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 ) 水 酒精 水银 密度( kg/ 103 103 103 比热容 J/( ) 103 103 103 沸点( 、标准气压下) 100 78 357 凝固点( ) 0 117 39 A制作一个能测量北极寒冷气温的温度计,应选择里面的液体是水银 B让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升温最快的液体是水银 C如果取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分 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则液面最高的是酒精 D如果把一个铁块放到三种液体中,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卷( )实验 应用 推理 探究(本卷满分 16 分)专题一:内能(本专题满分 16 分,每空1 分) 14回顾实验和探究: ( 1)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将空气压燃仪(如图)的活塞迅速压下击,看到棉花燃烧 此过程中, _能转化为内能 结论 上述过程说明:通过对物体 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第 4 页(共 28 页) ( 2)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是否相同 装置图 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_各两个、等量水和煤油 实验步骤 两只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 使水和煤油都升高 10 ,记录加热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 使水和煤油都升高 10 ,我们发现 _加热的时间长 得出的结论 上述现象表明 _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 是 _的,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 _这个物理量 研究方法 实验中通 过加热时间反映吸受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是 _ 图象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_表示水的变化情况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小明从滑梯滑下的过程臀部会发热,是因为从滑梯上滑下时, _能转化为 _能,使臀部的内能 _,温度升高 ( 2)为什么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 答:水的比热容 _,与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_,而水的 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 ( 3) 200g 的水,温度从 20 升高了 70 ,吸收了多少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专题二:电学(本专题满分 21 分,每空 1 分) 16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欧姆定律: 实验装置 请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方法步骤 连接电路时,开关 S 应该 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 _处;( A 或B) 连入 动滑片 P,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填入表 1; 连入 10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填入表 2 表格 表 1 表 2 0 第 5 页(共 28 页) 次数 1 2 3 U/V 3 6 9 I/A 数 1 2 3 U/V 3 6 9 I/A 论 根据表格数据在右边画出 U I 图象 分析数据可得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 _越大,通过它的 _就越小上述结论是通过比较两个表格的异同点而得出的,这里运用的科学 方法是 _法 ( 2)焦耳定律 装 置 图 通过实验发现 Q _图象表示 过程方法 ( 1)甲、乙电阻丝的电阻 R 甲 R 乙 将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 _乙瓶温度计示数 ( 2)实验中,电能转化为 _能电热过多易引起火灾,但加以控制并利用可制成电热器,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 是 _法 结论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过它的 _成正比,跟导体的 _成正比,跟_成正比公式表达为 _ 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补全电路: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画出电路图 ( 2)电炉子和导线中通过的电流相等,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 答:电炉与导线 _连接在电路里,电炉工作时,电炉丝与导线的时间和电流一样,但导线的 _远小 于电炉丝,由 _可知,电流通过电炉产生的热量要多得多因此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几乎不发热 ( 3)在如图丙电路中,电流表 数为 流表 数为 时 耗的功率为 _, _请你写出求解 思路 专题三:电和磁(本专题满分 13 分,每空 1 分) 18回顾实验和探究: 第 6 页(共 28 页) ( 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现象 在如图装置中,闭合开关,让导体不动,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电流表指针 _;让导体向前或向后运动,电流 表指针 _ 应用 此现象中, _能转化为 _能据此制成了 _ (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 过程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相同,发现电磁铁乙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甲 _ 2 移动滑片,发现电磁铁甲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增多,则滑片是向 _移动,电流表示数变 _ 结论 实 验 1 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_有关; 实验 2 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_有关 1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如图甲电铃电路,闭合开关,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 _,鼓槌下移敲击铃碗发声,但同时 A 和 B 分离,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 B 与 _接触,又将电路接通如此反复,电铃持续发声 ( 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乙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S 极并在电源上方以 “+、 ”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专题四:综合能力(本专 题满分 2 分) 20综合作图小雨房间的灯: 小雨的房间里, S 为房间电路的总开关当将单刀双掷开关 到 a 处,房间吸顶灯 学习时为了使光照强一些,再闭合开关 灯 亮当将 至 b 处, 熄灭,而可调节亮度的床头灯 现在,给你一个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2 个开关、 3 个灯泡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上述电路,并将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专题五: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 11 分, 8 题 4 分, 9 题 7 分) 21滑动变阻 器 值范围为 0 50,小灯泡上标有 “样,电源电压 6V 第 7 页(共 28 页) 求:( 1)当 S 闭合后,变阻器阻值多大时,小灯泡发光正常? ( 2)若变阻器接入阻值为 50时,小灯泡实际功率多大? 2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 12V 保持不变, 2,小灯泡 L 的规格为 “6V 3W”,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12,电流表的量程为 0 3A求:(画出下列每小题的等效电路图) ( 1)只闭合 ,小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求 阻值;在 10 电流通过电阻 ( 2)当开关均闭合时,要使电流表安全使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求滑动变阻器 电功率的变化范围 专题六:创造与探究(本专题满分 7 分归纳式探究 5 分,问题解决 2 分) 23归纳式探究: 物理学中,只考虑质量、不考虑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科学家研究发现,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质点,以速度 v 垂直进入磁场中会做圆周运动,将会受到向心力 F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质点质量 m/ 10 30 2 3 2 3 2 圆周半径 r/ 10 4m 10 10 30 10 30 5 5 10 运动速度 v/ 108ms 1 10 4 10 10 30 4 8 4 质点受到向心力 F/ 10 10N 10 0 20 90 _ 质点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受到的向心力 F=k _比例系数 k=_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 _法 对于一些在磁场中质量相同、速度也 相同的质点,受到的向心力与它们做圆周运动时的半径的关系可以用如图中的 _图线反映 请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 24问题解决: 小红想测电阻 值,发现没有电流表,只有一个电压表,于是她又找到一个定值电阻功测出了电阻 阻值请你写出测量 步骤及测得的 学表达式 第 8 页(共 28 页) 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8 分,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各小题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2: 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2: 1,则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1: 1 B 1: 2 C 1: 4 D 4: 1 【考点】 热量的计算 【分析】 对于热量求比问题,要列出甲乙的热量公式,进行甲乙热量求比 【解答】 解:甲吸收的热量: Q 甲 =c 甲 m 甲 t 甲 , 乙吸收的热量: Q 乙 =c 乙 m 乙 t 乙 , 所以, = = = 故选 D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 水的内能一定比 10 水的内能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 2)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 3)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能量的多少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 ( 4)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是大量分子具有的能量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内能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多少有关 【解答】 解: 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 不正确;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两个温度相同的物体不发生热传递故 B 正确; C、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 “吸收 ”和 “放出 ”,不能用含有故 C 不正确; D、 50 的水和 10 的水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故 D 不正确 故选 B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考点】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第 9 页(共 28 页) 【分析】 能量的转化,主要是看哪种能量减少了,哪种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能量的转移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 【解答】 解: A、电池充电,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化学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说法正确; B、电动机工作,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说法正确;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消耗了内能,得到了机械能,故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说法错误; D、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得到能量的,因此内能发生了转移,说法正确 故选: C 4下列对物体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C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热量总是由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 【考点】 内能的概念;热传递 【分析】 (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分子动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 2)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叫热量; (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物体本身不含有热量 【解答】 解: A、晶体熔化时,物体不断吸热,其内能也随着增大,但是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故 A 错误; B、热传递过程本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故 B 正确; C、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 C 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但物体不含有热量故 D 错误 故选 5同一段导体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D 【考点】 电阻 【分析】 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解答】 解: 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同一导体的电阻确定,与导 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A、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电流,纵坐标表示电阻,图象表示电阻 R 与电流 I 成正比,故 A 错误; 第 10 页(共 28 页) B、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电流,纵坐标表示电阻,图象表示电阻 R 不随电流 I 变化,说明某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 B 正确; C、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电流,纵坐标表示电阻,是个反比例函数图象,因此说明: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即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故 C 错误; D、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电流,纵坐标表示电阻,图象表示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B 6下列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 A 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 B 用电流表测 电流 C 通电螺线管对小磁针的作用 D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考点】 磁感线及其特点;安培定则;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 ( 1)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 S 极; ( 2)电流表测量电流时,要串联在电路里,并且注 意正负接线柱; (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应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N、 S 极; ( 4)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时,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 【解答】 解: A、磁感线在磁体周围从 N 极到 S 极,该选项画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电流表与 联,测量的是 电流,该选项画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N 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因此小磁针的N 极应指向右端,该选项画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图中蓄电池的电压是 6V,因此电压表选择 0 15V 量程,并且正接线柱连接 的是电源的正极,该选项画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第 11 页(共 28 页)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将滑动变阻器 滑片 P 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数变小 B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数变小 C电压表 数变小,电压表 数变大 D电压表 数不变,电压表 数变大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 由电路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和 联在电路中,电压表 端电压,电压表 端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可知接入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再由欧姆定律可分析出 端的电压变化,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得 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 解:滑动变阻器和 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 电压,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大, 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变小即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数变大,总电压不变,则电压表 数变 小所以 B, C, D 错误, A 正确 故选 A 8将标有 “12V 6W”字样的灯泡 “6V 6W”的灯泡 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假设灯丝电阻不变,则( ) A灯泡 灯泡 B灯泡 灯泡 C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大于 12W D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 12W 【考点】 实际功率 【分析】 ( 1)已知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 R= 求得两灯泡的电阻; (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 P= 得出灯 实际功率,再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判断灯泡的亮暗; 【解答】 解:( 1)灯泡 电阻 = =24,灯泡 电阻 = =6, 并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灯泡 实际功率 P 实 1= = = 灯泡 实际功率 P 实 2=6W 因为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故灯泡 灯泡 ,故 A 错误, B 正确; ( 2)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 P 总 =P 实 1+P 实 2=W= 误 第 12 页(共 28 页) 故选 B 9 “类比法 ”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了该方法的是( ) A由 “电能生磁 ”而联想到 “磁能生电 ” B按材料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C在电路中,一个 10电阻的效果与两个 5电阻串联 D通过研究水压来认识 并研究电压 【考点】 物理常识 【分析】 类比法也叫 “比较类推法 ”,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解答】 解: A、由 “电能生磁 ”而联想到 “磁能否生电 ”,是逆向思考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将材料按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采用的是分类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电路中,一个 10电阻的效果与两个 5电阻串联的效果相同,是等效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压和电压都客观存 在,水压能够直观感受到,电压无法直接观察,但两者的作用有共同之处以水压解释电压,采用的是类比法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2 分,共 4 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10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 B消耗电能快的用电器功率一定大 C一定时间内,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 D消耗电能快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考点 】 电功率 【分析】 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反映了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电功率和公式为 P= 【解答】 解: A、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电功是表示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故 A 错误; B、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消耗电能快的用电器功率一定大,故 B 正确; C、根据公式 W=定时间内,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故 C 正确; D、根据公式 W=知道工作时间,消耗电能快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一定多,故 故选 11如图所示 ,在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实验中,闭合开关,发现 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3 页(共 28 页) A闭合开关,发现 动,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B只改变电流方向,导体 向右运动 C此装置为发电机装置,产生感应电流,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D保持电流方向不变,要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可以对调磁体的磁极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分析】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导体棒受到了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解答】 解: A、闭合开关,发现 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而不能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 A 错误; B、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只改变电流方向,导体 向右运动,故 B 正确; C、此装置为电动机的原理,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不是发电装置,故 C 错误; D、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保持电流方向不变,要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可以对调磁体的磁极,故 D 正确 故选 12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 A串、并联电阻特点 B改变导体电阻的方法 C电生磁的应用 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考点】 电阻的串联;电磁铁的其他应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并联;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分析】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 关,根据以上因素改变电阻 ( 3)通电导体在其周围产生磁场我们利用这个原理造出了电磁铁 ( 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总共有两个原因: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第 14 页(共 28 页) 【解答】 解: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即 R=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 + ,故 A 正确;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故改变电阻大小 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的材料;改变导体的长度及改变横截面积来实现;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 B 错误 C、通电导体在其周围产生磁场我们利用这个原理造出了电磁铁,通电螺线管也是利用了此原理; 而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属于磁生电的应用,故 C 错误; 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总共有两个原因:短路和总功率过大当导线短路时,电流直接通过导线,由于导线电阻很小,导致电流过大 当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根据公式 P=知,电流会非常大,故 D 正确 故选: 13从下 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 ) 水 酒精 水银 密度( kg/ 103 103 103 比热容 J/( ) 103 103 103 沸点( 、标准气压下) 100 78 357 凝固点( ) 0 117 39 A制作一个能测量北极寒冷气温的温度计,应选择里面的液体是水银 B让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升温最快的液体是水银 C如果取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则液面最高的是酒精 D如果 把一个铁块放到三种液体中,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熔点和凝固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 ( 1)寒冷地区温度低,温度计里面应选择不易凝固的液体; ( 2)三个相同的加热设备,加热相同的时间,产生的热量相同;三种质量相同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吸热公式 Q 吸 =t 分析; ( 3)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由于密度不同,液体的体积不同,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体积大的液面高; ( 4)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可判断出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从而判断出浮力的大小 【解答】 解: A、因为北极寒冷时气温非常低,达零下 50 ,故应选择凝固点最低的酒精作为温度计内的液体,故 A 错; B、让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银的比热容最小,水银温度升高的最快,故 B 正确; C、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因为酒精的密度最小,所以酒精的体积最大,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酒精的液面最高,故 C 正确; D、铁块分别放入水中、酒精中和水银中,在水、酒精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在水银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可知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故 D 正确 故选 第 15 页(共 28 页) 卷( )实验 应用 推理 探究( 本卷满分 16 分)专题一:内能(本专题满分 16 分,每空1 分) 14回顾实验和探究: ( 1)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将空气压燃仪(如图)的活塞迅速压下击,看到棉花燃烧 此过程中, 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 结论 上述过程说明:通过对物体 做功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 2)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是否相同 装置图 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温度计 各两个、等量水和煤油 实 验步骤 两只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 使水和煤油都升高 10 ,记录加热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 使水和煤油都升高 10 ,我们发现 水 加热的时间长 得出的结论 上述现象表明 相同 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 是 不同 的,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 比热容 这个物理量 研究方法 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吸受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图象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B 表示水的变化情况 【考点】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探究实验 【分析】 (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 2)用相同的热源给水和煤油加热,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因此吸热本领不同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一般不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比热的概念根据比热容定义进行回答 【解答】 解:( 1)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 的燃烧点,棉花就会燃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上述过程说明:通过对物体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 2)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还要有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各两个、等量水和煤油; 观察到的现象:在同样的烧杯中盛着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我们发现加热水用的时间长;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一特性,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第 16 页(共 28 页) 研究方法: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酒精灯加热时间不同 来说明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不同,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图象: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我们发现加热水用的时间长,故 B 表示水的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1)机械;做功;( 2)温度计;水;相同;不同;比热容;转换法; B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小明从滑梯滑下的过程臀部会发热,是因为从滑梯上滑下时,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使臀部的内能 增大 ,温度升高 ( 2)为什么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 答:水的比热容 大 ,与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相同 ,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 ( 3) 200g 的水,温度从 20 升高了 70 ,吸收了多少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热量的计算 【分析】 (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 2)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可对题干中的内容做出解释; ( 3)水吸收的热量,可由热量的计算公式 Q 吸 =t 出 【解答】 解: ( 1)当小明从滑梯上面滑下时,由于人和滑梯间是有摩擦的,故该过程中克服摩 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 2)水的比热容大,与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 ( 3)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t =103J/( ) ( 70 20 ) =104J 故答案为:( 1)机械;内;增大( 2)大;相同;( 3)水吸收了 104J 的热量 专题二:电学(本专题满分 21 分,每空 1 分) 16回顾实验和探究:(请 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欧姆定律: 实验装置 请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方法步骤 连接电路时,开关 S 应该 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 B 处;( ) 连入 动滑片 P,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填入表 1; 连入 10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填入表 2 表格 表 1 次数 1 2 3 表 2 0 次 1 2 3 第 17 页(共 28 页) U/V 3 6 9 I/A U/V 3 6 9 I/A 论 根据表格数据在右边画出 U I 图象 分析数据可得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 电阻 越大,通过它的 电流 就越小上述结论是通过比较两个表格的异同点而得出的,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 2)焦耳定律 装 置 图 通过实验发现 Q b 图象表示 过程方法 ( 1)甲、乙电阻丝的电阻 R 甲 R 乙 将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 乙瓶温度计示数 ( 2)实验中,电能转化为 内 能电热过多易引起火灾,但加以控制并利用可制成电热器,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缺点利用 法 结论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过它的 电流的二次方 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 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 成正比公式表达为 Q=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焦耳定律 【分析】 ( 1) 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变阻器应串联在电 路中,且所选的接线柱应该是 “一上一下 ”,故据此补充完整实物图即可; 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应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表 2 中对应的电流值; 先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或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同时结合表正所提供的数据,据探究过程中的控制变量法,结合欧姆定律即可解答 ( 2) 根据焦耳定律,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中,利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显示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且电流相同,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电流的热效应是将电能转 化成内能,利用电阻产生热量过多的这个缺点加以控制和利用制成电热器,这种科学方法就是缺点利用法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过它的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解答】 解:( 1)实验装置: 由于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且所选的接线柱应该是 “一上一下 ”,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第 18 页(共 28 页) 方法步骤: 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将滑片移至 B 端,使其阻值为最大; 电压为 6V,电阻为 10,则通过的电流值: I= = = 结论: 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由数据可知,电压相同,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在分析时,通过比较相同电压下,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得出结论,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 2)装置图: 其它条件相同,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 b 图线符合题意; 过程方法: ( 1)甲乙串联,所以电流和通电时 间相同, R 乙的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所以甲瓶温度计示数小于乙瓶温度计的示数; ( 2)电流的热效应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利用电阻产生热量过多的这个缺点加以控制和利用制成电热器,这种科学方法就是缺点利用法 结论: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过它的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为: Q= 故答案为:( 1)实验装置:见上图; 方法步骤: 断开; B; 表格: 结论: 见上图; 电阻;电流;控制变量; ( 2)装置图: b; 过程方法:( 1) ;( 2)内;缺点利用; 结论 :电流的二次方;电阻;通电时间; Q= 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补全电路: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画出电路图 第 19 页(共 28 页) ( 2)电炉子和导线中通过的电流相等,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 答:电炉与导线 串联 连接在电路里,电炉工作时,电炉丝与导线的时间和电流一样,但导线的 电阻 远小于电炉丝,由 Q=知,电流通过电炉产生的热量要多得多因此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几乎不发热 ( 3)在如图丙 电路中,电流表 数为 流表 数为 时 耗的功率为 30 , 20 请你写出求解 思路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物的电路连接;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 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则变阻器的右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根据U=知,电压表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与定值电阻串联,据此连接实物电路图,根据电流流向法画出电路图; ( 2)由焦耳 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电炉丝和连接的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是相同的,而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据焦耳定律分析解答; ( 3)由图丙电路可知, 联,电流表 干路电流,电流表 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 电流,根据 P=示出 电功率即可求出 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 阻值 【解答】 解:( 1)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 压表示数增大,说明变阻器右下方接线柱与电阻 R 串联,电压表与 R 并联,如下图所示: 根据电流流向法,先画出电源,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画出开关、电流表、电阻 R、滑动变阻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然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电阻 R 两端,如下图所示: 第 20 页(共 28 页) ( 2)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 t 相同, 因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的电阻, 所以,由 Q=知,电流通过电炉产生的热量要多得多, 故电炉丝热 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现象; ( 3)由图丙电路可知, 联,电流表 干路电流,电流表 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 电流: 由 P=得, 阻值: = =30,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 I= 可得 ,电源的电压: U=30=6V, 阻值: = =20 故答案为: ( 1)实物电路图的连接和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 2)串联;电阻; Q= ( 3) 30; 20; 解题思路: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 电流,根据 P=示出 电功率即可求出 阻值,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 阻值 专题三:电和磁 (本专题满分 13 分,每空 1 分) 18回顾实验和探究: ( 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现象 在如图装置中,闭合开关,让导体不动,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电流表指针 不偏转 ;让导体向前或向后运动,电流表指针 偏转 应用 此现象中,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据此制成了 发电机 (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第 21 页(共 28 页) 过程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相同,发现电磁铁乙吸引大 头针的数目比甲 多 2 移动滑片,发现电磁铁甲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增多,则滑片是向 左 移动,电流表示数变 大 结论 实验 1 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线圈匝数 有关; 实验 2 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电流大小 有关 【考点】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分析】 ( 1)闭合电路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 【解答】 解: ( 1)电路中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图中磁感线的方向由下向上,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不会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无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导体向前或向后运动时切割磁感线,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 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发电机的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