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_第1页
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_第2页
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_第3页
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_第4页
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媒体在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传播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独立性等优势。由于新媒体所传播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信息更为个性、自由、广泛,这将大大增加其所传递信息的可读性和可信度,从而增强其实际传播效果。从实证数据来看,。使新媒体在遗产旅游地意象的文脉属性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度个性、自由和广泛的信息传播内容高度互动、即时和独立的信息传播方式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ABCD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嗫嚅(ni)摒弃(bng)钟磬(qng)鲜为人知(xin)B灵柩(ji)恣情(z)山麓(l)蹑手蹑脚(ni)C菜畦(q)占卜(b)恍惚(hung)波光粼粼(ln)D惩罚(chng) 诅咒(z)蛰伏(zh)万籁俱寂(li)3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二、现代文阅读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4 .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5 . 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 . 如何理解第段中的“均等”一词?7 . 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原来您住在我的血液里李晓自我出生那一年起,我和您,就一直相互陪伴,相依为命。1976年9月,那年我7岁,您31岁了。您持着一根竹竿,在山梁上追赶着我,我一路哭喊:“妈妈,我不去上学,我要和您上山去掰玉米,下河去捉螃蟹。”您也哭了,只听“啪”的一声,您把竹竿打在我屁股上。“娃娃,你不去上学,就没有出路!娃娃,你是不是也要像你妈一样,一辈子就在这泥土里打滚儿”您哭了。1983年9月,那一年我在乡镇中学读初二了,在学校住读。有一天,大雨滂沱,您戴着斗笠,披着挡雨的胶纸,端着一盅家里炖的腊肉来到学校。您站在教室外边,怯怯的样子。下课后,您把沉沉的盅子递给我:“娃,这是肉,你快吃了吧!”在教室不远处的食堂,我突然朝您大发脾气。我气坏了的样子,其实是在埋怨您,您这样子,为什么要来学校啊,简直是给我出丑了!我看见您眼里滚动着泪花,脚步踉跄地离开了学校。后来一个老师告诉我,您在泥泞的路上摔了一跤。那一天,您艰难地回到了家。妈妈,大雨中,您肯定很伤心。那一年秋天,农村包产到户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咱们那个小山村。我看见您在田野里、山坡上更忙碌了,我看见您的头在稻浪里起伏,我看见您弓着腰在山坡上耕作,我看见您嘴唇哆嗦,妈妈,您肯定是在和泥土、庄稼说话。我看见您头发上常常沾着稻草屑,看见您脸庞上敷满了泥土,也看见您望着被大风吹倒被雷击了的庄稼后那难受的样子。但妈妈,我一直没看见您坐在桌子上正正规规吃过一顿饭,您总是为全家人做好饭后,端着饭碗,随便扒拉几口后又开始忙碌了。1987年9月,那一年秋天,您在山梁上仰头笑出了声。妈妈,我就要离开您,到省城去读大学。您给我打理包裹,您在包裹里塞满了核桃和成鸭蛋。我看见您在山梁上一直对我挥手,看见您的身影被那块大石头吞没。我在省城读书,才感到,我那小山村是多么瘦小,就像您的身影一样。暑假,我回到小山村,我看见您在稻田里抬起头来,我看见,您的额头上已垒起了层层叠叠的皱纹。我看见您在院坝里追逐那只老母鸡,看见您搭着梯子踮起脚去摘树上的梨子,看见您一直望着我,笑眯眯地不说话。1991年9月,我在故乡的城市有了一张办公桌。我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后,给您买了一件过冬的羽绒服。我看见您背转身去流泪,我看见您春节才穿上了羽绒服,那么束手束脚的样子。1994年9月,我和城市的女孩结婚了。您颠簸着一双小脚,给我们背来了两床被子。您说,棉花厚实着呢,是在乡间最好的弹匠那里弹的。我新婚的晚上,您在沙发上整整坐了一晚,您说,妈高兴,睡不着啊。第二天一大早,露珠刚在草尖滚落,您就静悄悄地回到了山村。1999年9月,您54岁了。您和父亲进了城,您还带着乡下的锄头,每天早晨扛着去院坝花园里锄草。我看见您在阳台上张望着,城市阳台上的您,和村里山梁上手搭凉棚的您,再次重叠了。我知道,您是在阳台上望我,在阳台上冥想村庄的炊烟。2015年初夏,您已经70岁了。我搀扶着您到这个城市的滨江路去晒太阳。我看见您花白的头发,像春天田园里的菜花一样晃眼,我看见您佝偻的腰,小小的缩成了一团,让我在流逝的岁月里,要用力地找您了。也是在初夏,父亲检查出了骨癌,您走路的姿势,虚弱得要扶着墙根了。“妈妈,妈妈,别怕,有我,有我”那天我动情地抱住您说。您哭了。这个时候,我才看见张爱玲对她祖宗说过的一句话:“我没赶得上看见他们,他们静静地睡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去的时候再死一次。”妈妈,原来我一直流着您给我的血,您就住在我的血液里。(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11期,有删减)8 .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记叙了哪些内容?9 . 文章用第二人称记叙母亲勤劳的一生,有什么好处?10 .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1 . 文章描写母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举例分析。12 . 文章以“原来您住在我的血液里”为题,有什么含义?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班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材料二: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注):或:有时达:付诸其是决焉:怎么解决问题呢?奚,何,第么,决,解决。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和“识”。1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学习)B学而不思则罔(却,表转折)C非问无以广识(宽广)D舍问,其奚决焉(舍弃)14 . 文中划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D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15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16 . 恰当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你从以上材料中归纳出了哪些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至少写出三种)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具体谈谈其中一种学习态度或者学习方法。四、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1)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2)夜发清溪向三峡,_。(峨眉山月歌)(3)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4)观沧海抒发诗人吞吐日月星宿的万丈豪情的诗句是:_,_;_,_。(5)次北固山下中暗示世间新旧事物更替快的哲理的句子是_,_。五、名著阅读18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完成填空。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国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该书的体裁是。六、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1)(参加辩论)某电视台在播出了皇帝的新装后,人们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是类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骄奢的皇帝。正方:(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一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展开了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