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计划地震中逃生与反思大班安全教学计划地震中逃生包括对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幼儿学习和掌握地震中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让孩子们可以一睹其造成的危害。地震。安全地震中逃生包括对课程计划的反思。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2.学习和掌握地震中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4.培养儿童的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5.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主要困难要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中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困难: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活动准备有关地震的视频,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关于地震的图片,与地震中安全逃逸有关的视频活动程序开始:组织儿童观看视频: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之后,大家都在谈谈: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场景,发生了什么?你怎么看待自己?在展示地震的照片时,老师告诉孩子们地震的特征和危害:严重的地面震动,倒塌的房屋,被毁的建筑物,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生。基本链接:如何在地震中逃脱?1.让年幼的孩子讨论并谈论如何在地震中逃跑?2.组织儿童观看与地震中安全逃生有关的视频。老师总结:地震中的逃生方法。1当地震发生时,(在卧室里)孩子们立即将头枕在床下,用棉被和枕头包裹头部,但是不能阻挡鼻子以避免呼吸; (在教室里)孩子们可以抱头隐藏去桌子,或者抱头,站在墙上(老师示范); (在家里)儿童可以藏在沙发下面或床下,咖啡桌或厨柜内; (户外)试图远离建筑物并跑到开放空间那么,如果没有开放空间,你可以隐藏在街道的支柱下或没有窗户的墙下。2地震停了,孩子们立即跑到一个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树木等)并拥抱他们的头。不要跑来跑去避免余震造成另一次伤害。3教育儿童:在灾难中,逃避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考虑带走你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着上,等等。结束链接:(安全演习)允许幼儿在地震期间练习逃生并撤离演习,并熟悉地震中逃生和逃生路线的方法。在演练之前,老师介绍了演习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孩子们不要在演习中恐慌,不要推或推,互相照顾和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习期间,应要求班主任配合,以避免在演习期间发生事故。扩展: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信息,并打开“地球知识展”的角落。教学反思从活动中可以看出,这个活动的设计完全符合班上孩子的年龄特征。各种感官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动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所设计的活动都遵循渐进和深入的原则。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可以获得丰富而典型的情感材料,加深对地震中逃生方式的理解;激励孩子思考问题,引导孩子讨论并鼓励孩子大胆说话;让孩子掌握新知识,通过实践练习深化幼儿对新知识的应用。让幼儿在思考,观察,说话,学习和做事的同时获得并巩固新知识。小百科全书:地震,又称地震动和地面振动,是地壳能量快速释放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
- 9.1开启线上教学课件
-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221-2018航空电机用薄超轻型深沟球轴承》
- 用心倾听课件
- 生理性支抗矫正课件
- 大网膜淋巴瘤护理查房记录
- 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课程讲解考试题及答案
- 雷州护林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食堂工人培训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胸痹的中医治疗
- 人流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 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1/T 636.1-2018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 2025java中高级面试题及答案
- 偷盗自愿赔偿协议书
- 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关键指标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