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实为虚化虚为实PPT精选文档_第1页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PPT精选文档_第2页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PPT精选文档_第3页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PPT精选文档_第4页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PPT精选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实为虚化虚为实隐喻性作文的审题立意四川省安县中学,2,背景概念(一),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类特殊的样式隐喻性作文。有代表性的比如:2003年全国春招卷“水的联想”;2004年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8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2011年湖北卷“旧书”。,3,背景概念(二),这些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特点:题目中有一个或几个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存在使作文题显得含蓄而朦胧,难以把握。我们只有弄清楚这些事物的寓意后才能准确把握题意。我们把这种以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作为题目的作文统称为隐喻性作文。隐喻性作文可以在当今流行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这三大作文样式中出现。,4,审题立意思路(一),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才能从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引出一点感悟,悟出一点道理。我们认为可以用“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思路进行审题立意。可以参考咏物诗鉴赏思路。思路物象抽象物象,5,审题立意思路(二),化实为虚化实为虚的过程就是类比的过程。就是由“物”到“人”的过程。所谓“实”就是指话题这个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所谓“虚”就是指从“实”引申出的象征意义。“化实为虚”就是指由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的特点、功能等着眼点出发,运用联想和想象引申出象征意义。同一个事物,你所发现的特点、功能等着眼点不同,就会引申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般来说,象征意义比较固定),6,审题立意思路(三),化虚为实这里的“虚”还是指象征意义;这里的“实”稍有不同,它更加具体。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指我们把“化实为虚”得到的象征意义再放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它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发现。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宏观要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微观要做到“一粒砂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主要方法: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7,宏观处着眼“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一般说来,宏观主要从大的方面入手,写成的作文显得大气,常见的有:宇宙、自然(环保、尊重生命)国家、民族(爱国、民族复兴)社会、历史(教育、和谐发展),8,微观处着眼“一粒砂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微观多从“个人”出发,常见的有:人生哲理(宽容、拼搏、乐观、忧患、进取、曲折)人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孝心、志节、忠诚)人应该有的美好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人应该有的一些好的社会理念(民主、创造、真理、平等),9,考题示例(一)月考作文解读,命题作文:“活在春天里”隐喻点:“春天”“化实为虚”:(1)“春天”的特点:温暖、温馨、和煦、明净、灿烂、生命萌动(2)“春天”的寓意:充满希望、理想、梦想,体现乐观、积极的心态。(3)带入原句:“活在春天里”就是“活在希望里,活得乐观,活得自信,活得快乐。”,10,考题示例(二)月考作文解读,“化虚为实”:(1)谁“活在春天里”:你、我、他、它。(2)什么事物让你的感觉像春天:亲情、友情、爱情(3)春天在哪里:寝室、教室、家、山上、球场、书里、事业(乔布斯)(4)什么时候“活在春天里”:过去,那是一种回忆;现在,那是一种享受;将来,那是一种渴望。(5)为什么要“活在春天里”。(生命的需要)(6)怎么才能“活在春天里”。(乐观、自信),11,课堂实战之一话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的声音叫好了。”请以“所有的狗都应该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12,课堂实战之一话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试题】“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化实为虚”:(1)隐喻点:“狗”“叫”(2)寓意:“狗”即“人”。“叫”即“发出声音”,“发表意见”。(3)带入原句:“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13,课堂实战之一话题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试题】“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化虚为实”:(1)什么人在发出声音(2)为什么要发出声音(3)怎么样发出声音,14,课堂实战之二材料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如果你有两个面包,就应该用一个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请根据这句话的寓意写一篇800字的作文。,15,课堂实战之二材料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化实为虚”:(1)隐喻点:“面包”“水仙花”(2)寓意:“面包”即“食物”,是用来饱肚子的,象征物质享受。“水仙花”即“美的事物”,象征“心灵的享受”“精神需要”。(3)带入原句:就是“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就应追求精神生活”。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16,课堂实战之三命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初夏的清风吹过,那时花开了,你走过我的窗前,飘来阵阵清香。连蝴蝶也驻足了,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如今的思绪,只为了那时花开。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17,课堂实战之三命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试题】“那时花开”“化实为虚”:(1)隐喻点:“花开”(2)寓意:“花”是“美的事物”,象征美好的心灵、精神、人性;“花开”象征“一种美好的事物的产生”“一种美好情感或思想的产生”。(心花怒放)(3)带入原句:就是“那时一种美好情感或思想产生了”。,18,课堂实战之三命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试题】“那时花开”“化虚为实”:(1)“那时是何时”:过去、将来。(2)什么样的花开了:亲情、友情、爱情(3)为什么偏偏在“那时开”。(4)为什么“那时花会开”。(6)那时花是怎么开的。,19,宏观处着眼“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宇宙、自然(环保、尊重生命)比如:猿猴第一次在地上行走时,人类的生命之花开了。国家、民族(爱国、民族复兴)比如:黄帝打败蚩尤时民族之花开了。比如:诗经产生时民族的性灵之花开了。社会、历史(教育、和谐发展)比如:百家争鸣时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