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复习.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复习.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复习.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复习.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曹刿论战,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编年体史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于修辞的编年体史学著作,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sho),故又称“长勺之战”。曹刿(gu),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一、内容主旨本文通过曹刿对长勺之战的指挥和论述,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在战争中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准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二、写作特色1.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如第2段对战场的复杂情况及“未可”“可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写,留待最后集中补叙,这样写更能突出曹刿“论战”的见解。,2.结构严谨,前后照应。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第1段的结尾“战则请从”与第2段的“公与之乘”衔接,第2段的结尾“遂逐齐师”与第3段的“既克”衔接,三个段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此外,文章前后的照应也十分紧密。以第2段与第3段为例,“齐人三鼓”与“三而竭”相照应。第2段只写“其然”,第3段补写“其所以然”,一记一议,前后照应,相辅相成。3.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如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揭示出曹刿深谋远虑的形象。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伺机而动的思想性格。,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一、重点字词句梳理1.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普遍,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4.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3)忠之属也忠: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7.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以实情判断。(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二、课文内容探究1.根据要求填空。(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作战的双方和战争的性质(时间)。(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孙子兵法中有言:“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文中表述这种战略思想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照应上文“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5)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何以战”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6)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或: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略写了双方交战的过程。这样安排的作用是:重点表现曹刿的“远谋”,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有哪些?(用文中语句回答)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曹刿认为作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示例:政治修明,得到人民的拥护,上下团结。,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为下文写鲁庄公作战急躁冒进张本,做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5.曹刿说“肉食者鄙”,文中鲁庄公是“肉食者”的代表,他的“鄙”体现在哪两方面?政治上: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军事上:急于求战,急于攻击。6.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7.从鲁庄公“将鼓之”“将驰之”可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这对刻画曹刿的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可看出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侧面烘托曹刿的深谋远虑。8.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齐国倚仗国强,不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则曹刿善谋,鲁军善战。9.有人说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示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勤政爱民);“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明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任选一处分析,言之有理即可),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10.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示例: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官员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11.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