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及其证明:傅科摆实验地球自转的规律性:极移、进动,地球自转的周期、速度,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地球自转的后果:天体的周日运动,水平运动的偏转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及其证明:恒星周年视差、光行差、多普勒效应地球公转的规律性:公转轨道、周期、速度地球公转的后果:恒星周年视差,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第六节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及证明一、傅科摆实验北半球为顺时针偏转,证明了地球自转的为逆时针(向东)方向;偏转速度为sin15/h,在两极,傅科摆偏转速度最大,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0N,=7.5/h)证明了地球自转的周期,傅科摆的特点是绳长、锤重,使摆动能持续较长时间,并在沙盘上留下摆动的轨迹。,图3-1傅科摆示意图,该傅科摆是一个镀金球体,球内装有一些铜,球体由一根不锈钢丝从75英尺高的天花板上悬吊下来。万向接头使它可以自由地朝任何方向摆动。傅科摆下方的电磁铁抵销了空气摩擦力,使摆可以持续地均匀摆动。由于地球的自转,摆在一天中摆动的方向似乎会变化。这个球体需要36小时45分钟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图3-2联合国总部的傅科摆,二、落体偏东:高空下落的物体,由于原来的自转线速度大于地面,因而有趋前(即偏东)的现象。(在很深的矿井中做实验)三、水平运动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四、天体的周日视运动:自东向西,图3-3落体偏东由地面上A点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地球不自转时,应落到a点;在地球自转时,由于A点的初速度大于a点的初速度,物体落到地面时,a点转到a点,A点下落的物体的落点超前于a,到达a”点,a”在a的东边,即“落体偏东”。,地极:地球瞬时自转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CIO(国际习用原点):统一的地极坐标原点极移(polarmotion)定义: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或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原理:地球内部物质不均匀性,不规则椭球体造成。,地球自转的规律性一、地轴和极移,极移特征: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极移范围不超过0.4,15米极移周期:包括14个月的周期,1年为周期的受迫摆动(主要成分)结果:各地经纬度变化,不造成天北极在天球上的变化。,极移是地极的移动,不涉及天极在天球上位置的变化;进动造成天极的移动,不涉及地极在地面上的位置的变化,图3-4极移与进动的比较,二、地轴进动(岁差:Precession)定义:在外力作用下,地轴绕黄轴的缓慢的周期性的圆锥形运动,引起了春分点位置沿黄道的西退和天北极位置在星空中的变迁。(或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地轴的一种圆锥运动圆锥轴垂直于轨道平面,指向黄极;圆锥半径23(黄赤交角);方向向西(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速度每年50(主要为日月岁差,还有行星岁差);周期25800年。,图3-5左:陀螺的进动(向东)右:地球的进动(向西),地轴进动的原因地球形状;黄赤交角;地球自转。,图3-6力矩M1M2,合力矩使地轴趋近黄轴,地轴进动的表现天极周期性运动;北极星变迁;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二分点沿黄道西移(交点退行);,图3-7北极星的变迁,使回归年小于恒星年(我国古称“岁差”)太阳巡天一周,有别于季节上的一周岁,差值为20;春分点西移:赤道坐标系中:恒星赤经和赤纬都缓慢而持续变化;黄道坐标系中:春分点沿黄道西移,恒星黄经持续变化,黄纬不变。,三、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时间,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有细微差别),23小时56分恒星日是同恒星时(春分点的时角)相联系的;天文学以春分点定义恒星日;,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时间24小时00分太阴日:月球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时间24小时50分太阳日和太阴日不同,二者具有不同的速度,图3-8太阳日与恒星日,在一个恒星日内,地球自转360,在一个太阳日内,地球公转59,自转36059。这59的差值是地球公转造成的,使太阳日比恒星日约长4分。,图3-9(A)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在一个恒星日内,地球自转360,在一个太阴日内,月球公转3138,地球自转37338,这1338的差值是月球公转造成的,使太阴日比恒星日长约54分。,图3-9(B)恒星日与太阴日比较,四、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除极地为0外,全球相等。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高度增大而增大。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长期变慢季节变化不规则变化,图3-10地球自转速度演示,角速度:15/h线速度:V02R/T=465m/sVV0cosV0为赤道上的线速度V为纬度上的线速度T/s为地球自转周期R/m为赤道半径,地球自转的后果,一、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恒星周日运动的路线(周日圈),即各自所在的赤纬圈,都以南北天极为不动的中心天和地的关系,犹如球面和球心的关系,周日运动的方向应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恒星周日运动的周期和速度,如实反映了地球自转的周期和它的角速度,二、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恒显星、恒显区和恒显圈恒显星:在北半球看来,天北极周围恒星永不落地平,这部分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上的恒星;恒隐星:天南极周围恒星永不升起南方地平,这部分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下的恒星;出没星:介于上述两部分星区之间的恒星,有东升西落,这部分周日圈与地平圈相交的恒星;,图3-11不同纬度的天球周日运动,(左):在北极,只有恒显星和恒隐星,而无出没星;周日圈平行于地平圈。(中):在赤道,只有出没星,而无恒显星和恒隐星;周日圈垂直于地平圈。(右):在北半球某纬度,南北天极周围有恒显星和恒隐星,天赤道南北是出没星。北天恒星在地平以上的时间较长,南天恒星反之。周日圈倾斜与地平圈,倾角为当地余纬(90-)。,恒显星区:恒显星在天球上的赤纬范围;恒显圈:恒显星区的界线,即在北点与地平圈相切的赤纬圈。纬度越高,恒显(隐)星区愈大,出没星区愈小:周日圈与地平的交角愈小;纬度越低,恒显(隐)区愈小,出没区愈大:周日圈与地平的交角愈大。恒显(隐)圈的仰(俯)极距=出没星区宽度=2(90周日圈与地平交角=90,三、水平运动偏转偏转方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FVmsin科里奥利力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速率影响地球大气环流,对形成行星风带、天气系统和洋流有重要作用,第七节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及其证明一、恒星周年视差恒星年视差地球轨道位置对恒星视位置的影响;当日地连线垂直星地连线时,视差位移达最大值(每年二次),为该恒星年视差大小。,图3-12(上)恒星年视差,当地球轨道半径垂直于星地连线时,同一恒星的视差位移达极大,被称为该恒星的年视差。,图3-12(下)恒星年视差,恒星愈远,其年视差愈小(比邻星年视差为0.76);恒星年视差的角秒值,与恒星距离的秒差距互为倒数:D,恒星愈远,其年视差愈小。若年视差以角秒为单位,距离以秒差距为单位,则二者互为倒数。,图3-13恒星年视差与恒星距离,椭圆的偏心率因黄纬而不同:在黄极是正圆,在黄道是一直线,其余都是椭圆。不论偏心率大小如何,圆的半径,椭圆的半长轴和直线的一半,都是恒星年视差。,图3-14恒星年视差椭圆,恒星愈远,其年视差愈小(比邻星年视差为0.76);恒星年视差的角秒值,与恒星距离的秒差距互为倒数:D,二、光行差光行差是由于地球轨道速度对于光速的影响,使星光视方向与真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这就是恒星的光行差位移。地球向某一恒星接近,在相互关系上,也可以看作该恒星向地球接近。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来自恒星的光线,既以每秒300000千米的速率投向地球,同时,又以每秒30千米的速率作平行于轨道面的运动。这样,地球上所看到的星光的视方向,实际上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方向,因而不同于星光的真方向。,雨中奔跑的行人,跑得愈快,雨伞愈应向前方倾斜。与此类似的,地球的轨道速度:=30km/s星光光速:V=300000km/s则:tan=30/300000=0.0001=20.47这个角度为光行差常数。,图3-15光行差与雨行差示意图,图3-16光行差由于地球轨道速度对于光速的影响,使星光视方向与真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这就是恒星的光行差位移。,图3-17光行差椭圆,地球公转以一年为周期,恒星视位置绕转其真位置也以一年为周期,恒星视位置的绕转路线,被叫做光行差轨道,其形状则因恒星的黄纬而不同。在南北黄极,光行差轨道是半径为20的椭圆(与地球轨道形状相同)。在黄道上,变成长度为202的一段直线。在其他黄纬,光行差轨道都是半长轴为20的椭圆:愈近黄极,椭圆扁率愈小;愈近黄道,椭圆扁率愈大。,年视差和光行差比较黄纬愈高,年视差椭圆的偏心率愈小;恒星年视差沿轨道半径方向偏离其平均位置;恒星光行差则沿轨道切线方向偏离其真位置。三、多普勒效应地球轨道速度对星光频率的影响。,图3-18年视差(左)和光行差(右)的比较恒星年视差位置的偏离方向,二者有90之差。,图3-19地球与地球共转轨道面的交角,6634,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一、地球轨道轨道形状:椭圆轨道半长轴(a):149600000km;轨道半短轴(b):149580000km;半焦距(c):2500000km;周长(l):940000000km;偏心率(e):0.016;扁率(f):7000。,相关概念偏心率(c/a),扁率(f=(a-b)/c),天文单位(轨道半长轴),中距点(地球轨道短轴的两端,地球4月初和10月初过中距点),近日点与远日点(分别位于长轴的两端,地球1月初归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太阳在轨道中的位置:两焦点之一近日点(地球一月初经过):147100000km;远日点(地球七月初经过):152100000km。,图3-20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图3-21地球的轨道面,二、黄赤交角,三、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地球公转真正周期;回归年,季节变化周期;近点年和交点年均与日月食发生有关。参考点自东向西移动,对应周期缩短,如回归年、食年;参考点自西向东移动,对应周期加长,如近点年。,图3-22四种年的比较,四、地球公转速度角速度:平均每日59(因距离而变化)线速度:平均每秒30km(因距离而变化)面速度:不变(开普勒第二定律),一、恒星周年视差二、太阳周年运动二十四气我国古代把黄道按黄经等分为24个弧段。从太阳黄经270冬至起,每段跨黄经15。太阳在黄道上视行通过这二十四等分点的日期时刻,结合地面上的物候气候的特征给以专名,形成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逢单数的叫节气,逢双数的叫中气。黄道十二宫西方的天文学家把黄道按黄经等分成12个弧段,叫做黄道十二宫,每宫跨黄经30。名称来源于它们几千年前所在的星座。二分点、二至点,地球公转后果,二十四气表,二十四气表(续),图3-25一年的不同时间在地球上能看到的星座,图3-26黄道十二宫与星座间的关系,三、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太阳和行星都在天球上沿黄道带(黄道南北8的球带)运动,由于它们的周期和角速度各不相同,因而彼此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叫做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又叫行星的动态)行星与太阳的会合运动实质是行星同地球的会合运动,会合周期:设E、P分别表示地球和行星的周期,S为会合周期。便有:360S=360+3-360S=3-代入(1),消去,整理后,得:1/S=1/P-1/E同理,地外行星则有:1/S=1/E-1/P周期相差愈大,会合周期愈短;反之,则愈长。,图3-27会合速度角速度是周期的倒数。行星与地球的会合速度(1/S),就是二者的角速度(1/P和1/E)之差。左图:地内行星右图:地外行星,行星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地内行星:上合东大距下合西大距上合行星与太阳的距角(或黄经差)在0大距之间变化金星的位相地外行星:合西方照冲东方照上合行星与太阳的距角(或黄经差)在0360之间变化,图3-28行星的会合运动(假定地球不动)左图:地内行星右图:地外行星,图3-29行星的会合运动(地球和行星同时运动)左图:地内行星右图:地外行星,行星相对于恒星的视运动顺行:行星相对于恒星向东运动。逆行:行星相对于恒星向西运动。地内行星在下合前后逆行;地外行星在冲日前后逆行。留:顺行与逆行的转折处,留时,行星的视位置保持不动。行星的顺行、逆行是周期性的,其周期等同于上述的会合周期。,图3-40行星的逆行左图:地内行星;右图:地外行星,图3-41地内行星留的解释地内行星在东大距以后和西大距以前,地外行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不离婚协议书
- yy协议书怎么用
- 服务级别协议书(sla)
- 反利润协议书
- 顾问协议书合同范本
- 房产赠予协议书流程
- 2.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
- 独立董事聘用协议书
- 482签证劳工协议书
- 安置补偿协议书的性质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电话催收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力行业质量月活动总结范文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瑜伽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 肝癌综合治疗措施
- 湖南土建中级职称-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考试题(附答案)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
- 15 青春之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输液空气的栓塞及预防
- 财务知识及财务分析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