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学部语文教与学诊断 (202005) 时间:110分钟 满分:100分(试题满分98分,书写与卷面2分) 一、 书写与卷面。共 2 分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二、 阅读以下四则文言文选段,完成 1-10 题。共 28 分。 (一)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二)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中篇) (三)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四)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放辟(p)邪侈 俯足以畜(x)妻子 谨庠(xing)序之教 B寒者利裋褐(h) 虚囹圄(lng y)而免刑戮 暴乱之奸弭(m)矣 C虑壅(yng)蔽 正身以黜(ch)恶 无因喜以谬(mi)赏 D架梁之椽(chun) 多于在庾(y)之粟粒 直栏横槛(kn)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明君制(规定)民之产 / 民之从之也轻(随便) / 惟救死而恐不赡(供给人财物) B发(打开)仓廪,散财币 / 而上下相遁(逃避,躲闪) / 陈涉不用(凭)汤、武之贤 C将有作(建造,兴建)则思知止以安人 / 慎始而敬(慎)终 / 简(选拔)能而任之 D取之尽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 / 族(灭族)秦者秦也 3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B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过秦论中篇)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苏洵) 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六国论(苏辙)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以谏议书)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4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老者衣帛食肉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A用法相同,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B用法相同,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C用法相同,都是方位名词作状语 D用法相同,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5 在语段(一)中,孟子的主张与以下论语中哪一项精神相似?( )(2分) A巧言令色,鲜矣仁。 B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C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D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6 假如你是孔子,在为政方面你会用论语中的哪两句话劝说语段(二)中的秦二世?( )(2分)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C禘自既溉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D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 以下孔子思想中,哪一项与语段(三)中魏征对唐太宗的建议相吻合?( )(2分) A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B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C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D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8 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 (1)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2)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9 默写。(4分) (1) 补足语段(四)中的两空。(2分) 。(2) 文段(二)中所说“缟素而正先帝之过”中的“先帝之过”最终导致了陈涉起义、秦朝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的结果。请写出过秦论上篇中与这一结果对应的文字。(2分)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0 阅读“引言”,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为政之道”的阅读综述提纲。(10分) 综述提纲 引言:古往今来,人们常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为政之道”的启发,进而鉴古治今,以史为镜。以上四个文段,以时间为轴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在这方面的思考。理解他们的具体观点、比较分析观点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为政以仁”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1)主要观点及异同比较(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得摘录原文,6分) 孟子的观点比较宏观,他认为“王天下”者的仁政措施可分为 和 两点。 贾谊和魏征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举措,其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二人都提出了统治者应 (写出一点即可)。不同点是,贾谊还提出了 (写出一点即可),魏征还提出了 (写出一点即可)。 杜牧没有提出具体措施,但他强调秦的灭亡最值得后世引以为鉴的是 ,而这一点也是以上四篇文章在“为政之道”上的共同点。 (2)结论: 要求:从下面两则论语中任选其一并解释大意;结合所选论语和对以上选文的理解,形成自己关于“为政之道”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得摘录原文,4分)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以上两则论语中,其中第 则的大意是: ,我认为这则论语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上述四个文段中 。 也体现了这一道理,所以我认为 。 三、阅读下面小说,完成 11-15 题。共 20 分。 老杨的烦恼 老杨一向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一类的活动。“快五十岁的人了,弄那个干什么?”他常跟家里人说,口气里带出点不屑。 其实老杨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两三年前的事了。不过,那次聚会,大家伙都围着省厅副主任韩灵灵韩大主任直转。大伙儿都说,韩灵灵没变,而且何止没变,简直比中学时更、更、更什么呢,总之,和他们不是一种人。她站在你的面前,神清气爽,你不会觉得她疏远你,可你又决不能轻易亲近她。她和每个同学握了手,跟老杨握手时,还特意对他说,她记得他一堂课能写出两篇作文,给她介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那次聚会之后,老杨却再也不参加,受了伤似的。其实谁伤了他呢,他也不知道。 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杨连烟都戒了,取暖的煤钱挤不出来,女儿手上的冻疮青一块紫一块又过了些时候,韩灵灵从省会调至老杨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杨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老杨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杨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杨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有数学天才,前不久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女儿拿了个第二,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老杨支持女儿,可他拿什么支持呢,至少他应该让女儿住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吧,至少他不该让女儿冻得攥不住笔吧。也许真应该去找韩灵灵同学韩灵灵市长。 是的,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杨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杨,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 老杨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办公室,他给韩市长打了电话。秘书问明姓名身份后,老杨直接和韩市长通了话。应该说,电话里的韩灵灵是很热情的,稍事寒暄,便问老杨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杨连连说着,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韩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杨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那边韩灵灵就把家里电话、地址告诉了老杨,欢迎老同学有时间到家里去。这边老杨硬着头皮问今晚行不行,那边韩灵灵沉吟片刻答应了。这边老杨急忙挂断电话,急忙到有点不礼貌,生怕韩市长变卦。 这晚,老杨骑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韩市长家。他被一个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韩市长出现了,和老杨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谈话一开始老杨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的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韩市长温暖的家中,一件薄薄的羊毛衫就足够了,韩灵灵就身穿一件薄薄的羊毛圆领衫。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杨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杨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韩灵灵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杨。果然,如今的韩灵灵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杨探讨这些作家的长短、得失。老杨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韩灵灵脸上是信服的神态。 老杨被自己的讲述感动着,变得欲罢不能,他已经很久没对什么人谈起过这类感想了,现在连他自己也惊奇自己肚子里有这么多的东西。他一路由小说展开去说起电影,中间顿了顿,咽了一口茶,并观察了一下韩灵灵的表情,他确认她是专注的,没有因为他冗长的讲述感到疲乏。她的表情使老杨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自己: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着,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杨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文学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以为他是会步步逼近房子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奔逃”。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讲,老杨差不多要声嘶力竭了。这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进了客厅,睡眼惺忪地依偎进韩灵灵的怀里叫她妈咪。老杨的叙述被打断了,他有些惊奇地看着韩灵灵怀里的孩子。孩子将老杨拉进了现实:客厅,水果,香茗,妈咪 时间太晚了,有十一点了吧?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了。他站了起来,韩灵灵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杨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老杨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韩灵灵没有再问。 出得门来,老杨的脑子很乱。他是来求韩灵灵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他的心是憋闷的。韩灵灵使他憋闷么?他觉得不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拒绝他什么啊。那么错儿在哪儿?是哪儿出了错儿?老杨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悄悄推车进了院子,见房间还亮着灯。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请求市长了。 11下列选项对文中情节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杨对家里人说他不屑于参加同学会,因为他虽然从未参加过同学会,但听说老同学韩灵灵成为了省厅副主任,他不愿意去逢迎拍马。 B老杨特意趁同事不在办公室时给韩副市长打电话,哪怕没人听见,他仍然连连说着“没事”,并且“高声坚持说没事”。 C韩副市长家的生活环境与老杨家形成鲜明对比,韩副市长家有暖气、有保姆、生活优渥,老杨家却住在城郊、生活条件较差。 D老杨去拜访韩副市长时,两人大谈特谈文学、电影,老杨几次想提出房子的请求却不好开口,最终没有提出请求就告辞离开。 12下列对文中故事发生背景信息的补充或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住房资源大多是分配的,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是“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向单位要房”,因此老杨的妻子会劝说他通过找关系获得暖气房。 B故事发生的时代,房管局或单位的分房小组在分房之前需要调查申请人的各类情况,还会参考上级领导的意见,这就给了老杨通过同学关系获得条件更好的住房的机会。 C老杨的儿子考上北京的大学之后,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老杨戒了烟、取消了买煤的钱才能勉强应付,可见供养两个学生使得老杨家的生活捉襟见肘。 D老杨和韩副市长的初中时代,流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然而等到文中故事发生时,他们已经不再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而是对商业电影更感兴趣。 13下列选项中,对文中语句潜在含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杨给韩副市长打电话,提出当天晚上拜访的需求后,韩副市长“沉吟片刻”才答应,因为对方提出当天就拜访是非常突兀的。 B老杨在和韩副市长聊天时感到“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因为他选择的文学艺术话题高雅、广泛,很难切换到现实生活的困顿与窘迫上。 C韩副市长一直在忍耐老杨的高谈阔论,最后她还安排“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提醒老杨尽快说出房子的事情。最终,老杨仍未鼓起勇气说出。 D老杨最后告辞时,也不肯说出自己真实的请求,反而反复说“没有没有”,这表示他当时已经下定决心不肯再提出请求了,韩副市长也就不再追问。 14请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韩灵灵这一人物形象。(6分) 15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以老杨为中心的“冲突一览表”,并找出关键冲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8分) (1) 仿照示例,填写下表(4分)。 冲突方1 冲突方2 胜出方 内心冲突 关系冲突 环境冲突 个人的生存需求 资源分配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2) 请找出关键冲突并分析它的作用(可以从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旨等方面任选其一)。(4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18 题。共 10 分。 自然选择的力量 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我称之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将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它们或者成为不固定的性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 对于“自然选择”这个名词,作者们有误解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认为自然选择可以引起变异的。其实它的作用,只在于保存那已经发生的、对生物在其生活条件中有利的变异而已。没有人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效果,不过在此场合,必须先有自然发生出来的个体差异,人类才能依某种目的而加以选择。还有人反对“选择”这个用语,以为这字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并且主张植物既没有意志作用,自然选择一词就不能适用!照字义讲,自然选择无疑是一个不确切的名词,可是化学家所称各种元素的“选择的亲和力”一词,有谁曾经反对过呢?我们不能严格地说酸类特意选择了盐基而和它化合。有人说我把自然选择说成是一种动力或神力,然而有谁反对过一位学者说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的运行呢?这种譬喻的说法所指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而且名词要求其简约。就是“自然”两个字,应用时亦难免拟人化;不过我所谓的自然,是指许多自然定律的综合作用及其产物。所谓定律,是指我们所能证实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在稍微熟悉之后,这些肤浅的反对意见自然会停止。 我们要明了自然选择的大致过程,莫如就某一地方,在经历轻微的物理变化下,如气候的变化,加以观察。在气候变化之下,当地生物的比例数,几乎立时起变化,有些物种或不免绝迹。我们已经看到每一地域内所有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的密切性与复杂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断定,即使不考虑气候的变化,一地生物比例数的变化亦将会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凡微小变异,只要对任何物种的个体有利,使其能适合于变更后的环境,必定会得到保存,而使自然选择有机会进行它的改进工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 用譬喻的说法,可以说自然选择是每日每时在世界上检查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去掉,把好的保存和推进;不论时间,不论地点一有机会就在沉默不觉中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与有机的及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一个物种要得到任何大量的变异,必须在一个变种成立之后,继续再起(或经过一长时期后再起)同样性质的有利变异或个体差异,而这些变异必须再被保存,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我们对于这些缓慢变异的进行,一点也不能觉察,除非有时代变迁的标记。然而我们对于过去悠久的地质时代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仅是现在的生物和以前的不同而已。 要明了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请允许我举出一两个假想的例子。让我们以狼为例。狼捕食各种动物,有的用狡计,有的用强力,有的靠捷速。我们设想被捕动物中最捷速的要算鹿,如果在狼获食最艰难的季节内,鹿的数目,因当地情形有所变动而增加,或者其他作为狼的食物的动物数目有所减少,那么,只有最敏捷和身材最苗条的狼,才有最优良的生存机会而被选择或保存,只要它们在不得不捕食其他动物的这个或那个季节里,亦仍保持有足以制服这些被捕食的动物的力量。 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非常缓慢的。只有在一区域内,当现存生物的变异更加适应自然体系中的某些位置时,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些位置的出现在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阻止更加合适的外界生物的迁入。此种位置的存在,常和物理变迁有关,不过此等变迁的发生,大概很是迟缓的;此外,又和适应较佳的类型的被阻止迁入有关。在旧有生物中,有一些生物既发生了改变,则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亦将随之发生变动;新的位置即由此产生,而将为适应较佳的类型所占据,但是这一切经过都很缓慢。同种的一切个体,虽然彼此皆微有区别,可是要使它们构造的各部分表现出适当的差异,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结果又常为自由杂交所延迟。许多人会说,这几种原因已很足以抵消自然选择的力量,可是我不相信它是这样。我相信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很是缓慢,须经过长久的时间,并且只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少数生物。我又相信这种缓慢的时断时续的结果,和地质学所告诉我们的,这世界上生物变迁的速度和方式,是很相符合的。 选择的过程虽很缓慢,但如以弱小的人力,尚能用人工选择大有作为,那么,在很长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