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标分析(ppt 104页).ppt_第1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标分析(ppt 104页).ppt_第2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标分析(ppt 104页).ppt_第3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标分析(ppt 104页).ppt_第4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标分析(ppt 104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标分析,浙江大学能源评估中心黄克玲2012-11-15,主题,节能评估、节能评审、节能审查定义节能评估和审查依据的标准体系构成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对标分析能评对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节能评估、节能评审、节能审查定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节能评审属节能审查环节,为节能审查服务,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二、节能评估和审查依据的标准体系构成,(一)通用类标准,1.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3.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5.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6.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08)7.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8.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GB/T10201-2008)9.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1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11.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2008)12.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GB/T14909-2005)13.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B/Z18718-2002),14.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15.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1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17.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1028-2000)18.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GB/T17719-2009),(二)工业产品(或工序)能耗限额标准,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07)2.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48-2007)3.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49-2007)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0-2007)5.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1-2007)6.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2-2007)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8.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7-2007),9.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8-2007)10.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0-2008)11.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1-2008)12.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13.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3-2008)14.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4-2008)15.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5-2008),16.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6-2008)17.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7-2008)18.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8-2008)19.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9-2008)20.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50-2008)21.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51-2008),22.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70-2008)23.再生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5323-2010)24.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5324-2010)25.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5325-2010)26.铝及铝合金轧、拉制管、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5326-2010)27.氧化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5327-2010)28.热处理生产燃料消耗定额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GB/T19944-2005),(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1.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2009)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4.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9)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6.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7.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8-2008)8.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9.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848-2010)10.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1999)11.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12.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2003)13.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2003)1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4)15.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2004),16.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2006)17.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2006)18.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6-2004)19.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2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21.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943-2007),(四)节能设计标准,1.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B/T16618-1996)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2008)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4.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376-2006)5.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43-2007)6.平板玻璃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527-2009)7.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50632-2010),(五)节能监测及测试标准,1.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6422-2009)3.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4-1996)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损耗和效率的测定方法(GB/T20137-2006)5.旋转电机(牵引电机除外)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GB/T755.2-2003)6.量热法测定电机的损耗和效率(GB/T5321-2005),7.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GB/T13467-1992)8.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GB/T15913-2009)9.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GB/T13468-1992)10.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6-1996)11.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5-1996),12.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GB/T15912.1-2009)13.电力整流设备运行效率的在线测量(GB/T18293-2001)14.整流设备节能监测(GB/T24566-2009)15.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GB/T24560-2009)1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7-1996)17.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15317-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GB/T15912.1-2009),18.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2003)19.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GB/T16811-2005)20.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GB/T10820-2002)21.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4-1995)22.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T15911-1995)23.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GB/T15318-2010)2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25.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GB/T24561-2009)26.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GB/T24562-2009)27.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GB/T24563-2009)28.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GB/T24564-2009)29.隧道窑节能监测(GB/T24565-2009)3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GB/T25328-2010)31.热处理生产电耗计算和测定方法(GB/T17358-2009)32.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GB/T13338-1991),33.烟道式余热锅炉热工试验方法(GB/T10863-1989)34.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B/T15910-2009)35.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2008)36.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GB/T17357-2008)37.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38.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第9部分:高频介质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测定(GB/T10066.9-2008)39.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GB/T7287-2008),(六)用能设备经济运行标准,1.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2.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2497-2006)3.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GB/T13470-2008)4.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T13466-2006)5.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13469-2008)6.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含修改单)(GB/T19065-2003),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17954-2007)8.生活锅炉经济运行(GB/T18292-2009)9.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2007)10.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GB/T21056-2007),(七)能源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3.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B/T22336-2008)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5.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0901-2007)6.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0902-2007)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1367-2008),(一)通用类标准(二)工业产品(或工序)能耗限额标准(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四)节能设计标准(五)节能监测及测试标准(六)用能设备经济运行标准(七)能源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节能评估和审查依据的标准体系构成,三、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中的对标分析,节能评估和审查内容与标准体系构成的关联,通用类标准:规范能评过程中名词术语、计算方法、评价准则、评价方法,使节能评估做到“三统一”:统一认识(理解)统一计算方法统一评估思路,节能设计标准:从节能角度指导工业投资项目在源头关注厂房设施的合理选型与布局、设备管网的科学设置、材料的选择、工艺的优化配置、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工业产品(或工序)能耗限额标准:规定了工业投资项目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要满足国家规定的限度要求(现有的限定值、新建的准入值、行业的先进值。评估时要界定清楚对象)。对于不少的产品生产过程,往往某一个或几个工序是重点用能工序,则工序(工艺)能源单耗对标的计算及对标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1、当工业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是用能产品时,节能评估报告在产品方案评估时要对该产品的能效做对标评估分析,判断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为能效高的节能产品。2、所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能设备都属于“用能产品”范畴,故节能评估过程中需要对重点用能设备的选型进行能效对标分析。,用能设备经济运行标准:,在节能评估过程中,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其运行的状况要根据各设备经济运行标准的规定进行对标分析,提出设备经济运行要求。,节能监测及测试标准:,在节能评估过程中,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在今后投入生产后,为了保证设备处于经济运行状况,要对其运行的过程根据节能监测及测试标准要求,定期或按规定监测其运行状况。测试条件、手段及数据结果的计算分析判断,要满足标准要求。,能源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时,要提出今后生产运行管理的节能制度要求,使能评文件所提出的节能措施能落实到位,从管理角度保障项目节能效果的实现。,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本标准规定了综合能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指标的核算和管理,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理解要点:主要包括:水(新水、软水、除氧水)、气(压缩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氢气、氯气、氩气等),乙炔、电石等耗能工质本身不是能源,取得它必须消耗能源哪些耗能工质需要纳入能耗计算范围,需要根据生产和工艺特点而定。不同行业特点不同有不同处理方式,不能一刀切。,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能量的当量值按照物理学电热当量、热功当量、电功当量换算的各种能源所含的实际能量。能源的等价值生产单位数量的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能量。理解要点:耗能工质没有当量值折标的概念,只有等价值折标的概念。,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用能单位具有确定边界的耗能单位。理解要点:指具有明确热力学边界的,可以进行统计计算的能量体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时要注意评估范围的界定。,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综合能耗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统计报告期内,综合能耗与同期内用能单位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的比值。理解要点:是考核企业经济能效指标的重要参数节能评估报告中一般将两种指标都计算出来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注意与单位GDP能耗的区别。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综合能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工作量、服务量)的比值。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对某些以工作量或原材料加工量为考核能耗对象的企业,其单位工作量、单位原材料加工量的综合能耗的概念也包括在本定义之内。,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最终产品能耗可比,对影响产品能耗的各种因素加以修正所计算出来的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理解要点:影响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各种因素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加以考虑,主要考虑那些行业内公认的、影响又较大的因素各行业可比综合能耗的修正方法有行业内的具体规定,节能评估过程中要注意查找行业资料。,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二、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能源种类指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二次能源: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产品、热力、电力等。,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综合能耗计算包括的能源种类,应满足填报国家能源统计报表的要求。各种能源不得重计、漏计。能源的计量应符合GB17167的要求。,能源种类,二、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三、综合能耗计算范围,用能单位生产活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对企业,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用能以及用作原料的能源。能源及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中的损耗,也应计入综合能耗。,综合能耗的分类综合能耗分为四种,即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四、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四、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1、综合能耗的计算按公式(1)计算:,式中:E综合能耗n消耗的能源品种数ei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pi第i种能源的折标系数,2、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的计算按式(2)计算:,式中:eg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G统计报告期内产出的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四、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3、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某种产品(或服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按式(3)计算:,式中:ej第j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Ej第j种产品的综合能耗Pj第j种产品合格产品的产量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应按每种产品实际耗能量计算;在无法分别对每种产品进行计算时,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或按产量与能耗量的比例分摊计算。,四、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4、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的计算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内部对产品能耗的相互比较之用,计算方法应在专业中和相关的能耗计算办法中,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予以具体规定。,四、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计算综合能耗时,各种能源折算为一次能源的单位为标准煤当量。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准煤量。低位发热量为29307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kgce)。,五、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用能单位外购的能源和耗能工质,其能源折算系数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用能单位自产的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其能源折算系数可根据实际投入产出自行计算;当无法获得各种燃料能源的低位发热量实测值和单位耗能工质的耗能量时,可参照附录A和附录B选取。,五、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某生产企业拟实施年产100万吨的某产品项目,根据各类能源类型核算结果,项目年电力消耗876.03万kWh、蒸汽(5.0MPa/350)消耗量为91.80万t,年所需脱盐水量18.6万m3,工业自来水消耗量为535万m3,氮气消耗量为598万Nm3,压缩空气量为1328Nm3。注:脱盐水、自来水、氮气及压缩空气均由项目界区外的其他企业供应。,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指标系数选取电力:当量值1.229tce/万kWh;等价值取项目所在地上一年度发电煤耗(313gce/kWh),与项目所在地统计局统计口径相统一,3.13tce/万kWh。蒸汽:查蒸汽焓熵表,5.0MPa/350过热蒸汽热焓值为3065.21kJ/kg,折合标准煤3065.21kJ/kg29307kJ/kgce=0.1048kgce/t。耗能工质:参照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不统计耗能工质,只统计蒸汽、电力两种能源类型:电力:实物量876.03万kWh;当量值1077tce;等价值2742tce蒸汽:实物量91.80万t;当量值96204tce;等价值96204tce能源消费总量:当量值97281tce等价值98946tce,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国家及地方尚未出台该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及其计算方法,本项目计算方法和各种能源类型折标系数参照精对苯二甲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规定的折标系数进行计算,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单位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工业总产值:按不含税价计算(8100元/t),年产100万吨,则工业总产值为:8100100=810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566万元、生产税净额38061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7712万元、营业盈余65732万元,四项合计122071万元。单位产值能耗:0.12tce/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98tce/万元,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可比单位产值及增加值综合能耗根据项目所在地统计局公布的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6年2011年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106.5、112.9、86.6、109.9、1.034,综合价格指数为:1.0131.0651.1290.8661.0991.034=1.199。,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可比单位产值及增加值综合能耗工业总产值:按不含税价计算(8100元/t),年产100万吨,则工业总产值为:8100100万t=810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566万元、生产税净额38061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7712万元、营业盈余65732万元,四项合计122071万元。,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6年2011年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106.5、112.9、86.6、109.9、1.034,综合价格指数为:1.0131.0651.1290.8661.0991.034=1.199。可比工业总产值:810000万元1.199=675563万元。可比工业增加值:122071万元1.199=101802万元。,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可比单位产值及增加值综合能耗综合能耗按统计局口径,不计入耗能工质。可比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0.15tce/万元可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17tce/万元,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能耗限额对标分析国家尚未出台该项目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本项目参照某省精对苯二甲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进行对标分析。,六、综合能耗计算的对标案例分析,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的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04MPa,但小于3.8MPa,且额定蒸发量不小于0.1t/h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钢质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压力大于0.1MPa的固定式钢制热水锅炉。,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工业锅炉在额定工况下所允许的热效率最低值工业锅炉节能评价值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在额定工况下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热效率最低值,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工业锅炉能效等级工业锅炉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各等级工业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热效率值均应不低于标准中的表1表4的规定值工业锅炉能耗限定值工业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热效率值均应不低于表1表4中能效等级“3级”的规定工业锅炉节能评价值工业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热效率值均应不低于表1表4中的“2级”的规定,一、对标指标相关术语解释,层状燃烧锅炉热效率(节选、烟煤),二、对标指标能效等级划分,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配置的1台型号为DZL2-1-AII燃煤蒸汽锅炉,锅炉容量为2t/h,燃用的是类烟煤,锅炉厂设计的额定负荷的热效率为78.7%,对照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中的表1的数据适用于评价该锅炉的能效水平。,三、对标案例,通过对照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标准,该项目采用的锅炉的热效率大于76%(3级),小于79%(2级)。由此可知本项目选用的锅炉热效率达到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但未达到工业锅炉节能评价值,建议选用锅炉热效率达到79%以上的节能产品。,三、对标案例,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GB/T10201-2008),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处理生产合理用电事项。本标准适用于专业热处理加工厂和机械、冶金等企业的热处理分厂、车间、工段和生产线上的以电为能源的热处理设备,热处理用电基本要求(1)合理选择供电方式和电压等级,电压等级应符合GB/T156的规定。(2)对电容量在1000kV.A以上的热处理厂和车间以及500kW以上的热处理设备,建议单独设置电力变压器,应优先选用高效节能变压器,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台数,做到经济运行,(3)热处理设备电源电压允许偏移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电源三相电压应平衡;电源频率变化不用超过2%;(4)15kW以上设备必须接三相电源,15kW以下设备允许单相,但必须使全厂或全车间三相电源平衡。,(5)应尽量减少设备电源接线长度,合理选择短网经济电流,保证线路电压损失小于5%。(6)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使全厂、全车间功率因数大于0.9,热处理设备基本要求(1)对热处理电加热设备的总体要求是:高效、节电、控制精度高,产品品质波动小,运行可靠,安全卫生、无害排放、性价比高,各种电加热装置应负荷GB/T10067.1、GB/T10067.4规定。(2)加热设备应优先选用比热容小、热导率低的轻质耐火保温材料,减少炉体蓄热;合理设计炉子结构,减少散热面积。,(3)加热设备应优先选配高效变压器,优先选用高效长寿的加热元件和耐用耐热构建,注重性价比;合理设计工装夹具,优先选用精密铸件,减轻工装重量,增加工件装炉量,提高热效率;(4)热处理电加热设备应采取GB/Z18718规定的各项节能措施,使电阻炉热效率普遍提高到50%以上。,(5)加热设备应满足JB/T10175、GB/T9452规定的加热炉有效加热区控温精度要求,并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定期测定炉温均匀性。(6)热处理加热设备应采用清洁热处理工艺和保证剩余物料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7)电加热设备应符合GB15735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8)电加热设备应满足JB8434规定的环保要求。(9)对成套热处理设备和单台容量30kW以上设备,建议单独配置计量用电度表。,(10)感应加热电源变频装置的功率因数不得小于0.9,变频装置效率应大于90%,建议优先选用晶体管感应加热变频电源,以提高加热有功功率。(11)在射频范围工作的感应电源应安装在由金属网全屏蔽的空间内,其对外电磁辐射应符合GB4824的规定。,(12)热处理电阻加热炉、电极盐浴炉的空炉损耗功率比应符合表1规定,(13)热处理电加热设备表面温升应符合GB/T15318的规定。除满足热处理用电和热处理设备的基本要求外,电加热设备热处理还应满足相应的工艺能耗限额,本标准制定了感应加热淬火电耗定额。,某项目根据工艺的要求,选用高频淬火机,型号为160型,高频淬火机是指利用高频电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