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实习报告实习内容: 地形图绘测 年级专业:_ _组 别:No._组长:_ 学号:_组员:_ 学号:_ _ _ _ _ _ _ _ _报告日期: 2011/9/6 成绩评定记录表指导教师意见:成绩等级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_ 年 月 日备注: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或补充; (2)教师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成绩评定。目 录1 测量实习任务书X2 控制导线测量X2.1 控制导线设计说明2.2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2.3 水准测量2.4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2.5 钢尺量距3 地貌测量3.1地貌碎部点3.2水准测量3.3水平角测量3.4视距量距4 地物测量4.1 地物碎部4.2水平角测量4.3 钢尺量距5 小组成员分工一览表6 地形图(铅笔图和硫酸纸图各一份,单独提交)7 测量原始数据记录(单独提交)1. 测量实习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 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量距仪器、绘图仪器)的配合使用;掌握控制导线的布设、施测和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2. 根据测量相关规范及施测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控制导线的布置形式以及合理布设控制点(控制点个数不小于8个);3. 运用经纬仪测图法(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transit)测绘地物、地貌碎部特征点(碎部点个数不少于120个);4. 运用正确的符号、注记方法绘制地物,熟练运用等高线法描绘地貌的高低起伏状况。根据国家有关测绘规范的要求,正确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5. 能运用测量的理论知识解决测量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二、实习计划与主要仪器1. 实验学时:一个月(约2440学时)2. 主要设备:经纬仪及配套三脚架 1套水准仪及配套三脚架 1套图板及配套三脚架 1套塔尺 2把30m钢卷尺 1把半圆仪 1把测钎 5支记录板 1块记录表 若干(网上下载打印)油性记号笔、木桩等 若干(自备)三、测量内容10级各组详见附图黑框部分。所有测绘场地均以待测区域的外围道路的外侧为测量、绘图边界。四、主要测绘依据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28-96);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5)教学课本。五、实验工作成果1地形图(铅笔稿图、硫酸纸墨线图各一份)1)符合国家测量、绘图有关规范的要求;2)比例尺采用1:500;3)基本等高距可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和规范要求选择,建议:1#区域h0.2m,2#区域h0.5m,3#区域h0.2m,4#区域h0.5m,5#区域h0.2m; 4)图纸实际图幅为50cm50cm;按照要求预留图框和图标(图框右下脚绘制要求,见附表1)。2实习报告书(采用A4纸电脑打印,并按相关要求装订成册)(1)实习报告书封面见实习报告的相关要求。(2)相关资料1)测量实习中组员的分工情况列表说明(工种主要为:控制导线角度观测、距离丈量、高程测量;导线计算;碎部测量;数据记录、整理;绘图);2)测量工作(外业、内业)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及时间表。(3)测量成果(表格电脑打印,数据用黑色签字笔填写)1)控制导线设计说明:包括场地情况概述;控制导线布置形式和技术要求;控制点布设的依据和技术要求;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说明;控制导线示意图;2)导线计算书:各控制点坐标、高程的详细计算过程;闭合差指标的检核与改正后的最终成果;控制导线路线图(标有坐标和高程);3)碎部特征点(地物)观测成果:主要碎部特征点(建筑物、构筑物外轮廓特征点、道路、管线等的特征点)的观测成果(极坐标)。(4)测量记录(表格电脑打印,数据用黑色签字笔填写)1)实习报告模板和相关测量记录表格可从测量实验室网站(/cllab)下载;2)记录的数据及文字要求书写工整,清晰明了。如发现原始数据误记、错记,不得抹掉或者使用涂改液涂改,应按要求用双实线删除错记的数据,然后在上方填写正确的数据;3)原始记录按两大部分归类。第一部分为“控制导线测量数据记录”;第二部分为“碎部测量数据记录”。六、工作进度要求(1)总体时间安排本次地形图测绘时间安排在7月6日9月6日期间进行。集中测量时间为7月720日,其余时间由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测时间。(2)实验成果上交时间 所有成果上交的截止时间:2011年9月6日下午4:00前交到测量实验室。(3)分段时间安排1准备阶段(7月6日):此阶段主要是理论方法的系统学习;测量仪器及其它工具的检验、准备工作;施测场地的实地勘察,布设导线点。2导线施测阶段(7月712日):主要内容为控制导线的内、外业测量工作,并在图纸上展绘导线点。3碎部施测阶段(7月137月20日):以导线点为测站进行地物、地貌特征点的测量,并在图纸上展绘相应的地形点。4成果整理阶段(7月219月6日):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绘制和修改地形图;整理和打印数据记录及成果计算书等相关资料文件,并将最终成果上交测量实验室。2. 控制导线测量2.1控制导线设计说明(1)测绘场地的基本情况概述这次地形图绘测的地点是科技楼北门区域,该场地形状特点较为宽广,基本呈现规则的矩形,植被主要以树木和草地绿化为主,草地绿化因场地自然地貌而形成坡地,主要的地物有环场地车行道(人行道)、石凳、草地绿化组成,车道有一条,人行道从车道分支出两条,延至草地绿化。(2)依据的相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文件的名称及具体要求主要依据有: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28-96);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5)教学课本。(3)控制导线布设的技术要求地形图的比例尺是采用1:500,基本等高距h=0.2m,图纸的实际图幅为5050cm,并按照任务书的要求预留图框和图标;依据的坐标系名称是大地地理坐标系;测量等级为图根水准测量;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n mm或40L mm范围内;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只差不得超过40。(4)控制导线的布置形式及理由分析控制导线的布设形式为闭合导线测量,原因是待测地区的地物分布比较复杂,有一条环形车行道,草坡上也分布有很多人行道,有很多树,视线障碍较多,地形起伏较大,测区呈一个闭合的多边形,为一个面积较大的独立区域,因此选择用闭合导线测量。(5)导线控制点布设数量、位置及理由分析导线控制点的数量有11个,均匀分布在测区边缘,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量视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由K4经K3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分别经KZ1、KZ2直到KZ11回到K3再到K4,构成一个闭合的多边形,每个控制点平均间隔为30m,点的位置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6) 控制导线选用的测量方法说明A、 水准测量: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微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见水准管的气泡闭合。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三角架架脚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B、角度测量: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器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边的读数,记录读数。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否则重测。C、距离测量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长度。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3000,否则重测。(7)控制导线平面示意图(8)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2.2闭合导线坐标计算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内角和理论值:理=(n-2)*180角度闭合差: =测-理对图根测距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40根号n,若允 ,则将角度闭合差 按“反号平均分配”的原则,计算各角改正数V:V=-/n,然后将V加至各观测角i上,求出改正后的角值:i=i+V2、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角的计算公式为:前=后+左180前=后右1803、 坐标增量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求出边长Dij的坐标方位角ij后,依下式计算其坐标增量xij,yij:xij=Dijcosijyij=Dijsinij闭合导线各边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均为零,即有x理=0y理=0设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x,y,则有x =x测-x理=x测 y=y测-y理=y测 导线全长闭合差:=x+yK=1/D/对图根测距导线,K允=1/4000,当KK允时,则将坐标增量闭合差x,y, 按“反号与边长成比例分配”的原则,计算边长Dij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xij=-x*Dij/Dyij=-y*Dij/D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xij=xij+xijyij=yij+yij4、 导线点的坐标推算设两相邻导线点为i,j,利用i点的坐标和调整后ij点的坐标增量推算j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Xj=xi+xijyj=yi+yij2.3 水准测量1、 高差闭合差计算高差闭合差:h=h高差闭合差容许值:h容=40L2、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和待定点高程的计算在闭合差为h、路线总长为L的一条水准路线上,设某两点间的高差观测值为hi、路线长为Li,则其高差改正数Vi的计算公式为:Vi=-Li*h/L改正后的高差为hi=hi+Vi2.4 测回法测水平角1、 盘左瞄准目标点A,旋开水平读盘变换锁止螺旋,将水平度盘配置在0左右。检查瞄准情况后读取水平度盘读数。2、 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点C,读取水平读盘读数,计算正镜观测的角度值,称为上半测回角值。3、 纵转望远镜为盘右位置,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点C,读取水平度盘读数。4、 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点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计算倒镜观测的角度值,称为下半测回角值。5、 计算检核:计算出上、下半测回角度值之差小于限差值40时取上、下半测回角度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度值。2.5 钢尺量距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AB=n*尺段长+余长,n为整尺段数。为了防止丈量中发生错误和提高量矩的精度,需要往返丈量。往返丈量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K为K=|DAB-DBA|/DABDAB为往返丈量距离的平均值。3. 地貌测量3.1 地貌碎部点地貌形态多种多样,一般可按其起伏的变化分为以下四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在3以下,比高不超过20m的,称为平坦地;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在3-10,比高不超过150m的,称为丘陵地;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为10-25,比高在150m以上的,称为山地;绝大多数倾斜角超过25的,称为高山地。3.2 水准测量同2.3水准测量3.3 水平角测量同2.4测回法测水平角3.4 视距量距视准轴水平时:视距D=Kl=100l l为视距间隔再在望远镜中读出中丝读数v,用小钢尺量出仪器高i,则高差为h=i-v视准轴倾斜时:视距为S=Kl=Klcos 为望远镜视线的水平夹角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Scos=Klcos高差h=Dtan+i-v4. 地物测量4.1 地物碎部点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其中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方班主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护理三基知识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
- 中医熏洗治疗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试题(附答案)
- 预防春季传染病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海姆立克急救法试题(附答案)
- 区口腔医院院感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流动厨师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考核试题附答案
- 化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 上海叠拼豪宅样板房设计方案
- 我和我的祖国混声四部合唱简谱
- LYT 2085-2013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 信息安全技术 电信领域数据安全指南
- 青岛版科学 二年级《天气与动植物》
- 《养老护理员》-课件:协助老年人穿脱简易矫形器
- 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
- 动物的行为发育与行为遗传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规范:安全与应急处置
-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中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厂)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