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延绿轩》阅读答案_第1页
《黄氏延绿轩》阅读答案_第2页
《黄氏延绿轩》阅读答案_第3页
《黄氏延绿轩》阅读答案_第4页
《黄氏延绿轩》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氏延绿轩阅读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阶段性检测题 (总分100分) 一、基础部分(25分) 1、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脊梁( )嫉妒( ) 风靡( ) 面面相q( ) x x()如生 盘j () 2、 名句填写(8分) (1) ,潭影空人心。 (2)戎马关山北,。 (3),乾坤日夜浮。 (4)油蛉在这里低唱,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衬静,突出后禅院的寂静的句子是:, 。 (6)一儿曰:“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给黑体字解释(6分) (1)及为相(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3)孰为汝多知乎( ) (4)遂以名楼( ) (5)主人处处款之()(6)非显者刺( )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地震造成的损失巨大,目前当务之急是保障灾区人民生活,决不让一个人民缺吃少穿。 B可以肯定的是,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纷纷雪中送炭的社会有识之士,远不只以上几人,也决不只限于娱乐界和商界。 C古人对地震的解释虽是空穴来风,但在地震发生后,一般都能积极抗震救灾,减轻民间疾苦,这是中国古今政府均保留不变的方针。 D国家发改委强调一定要保证灾区物价稳定,绝不允许有洛阳纸贵的现象出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独具匠心,鲜明的 _、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决不能得过且过,否则不及时的话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增添很多麻烦。 D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6、在横线处填入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时隐时现,游向远方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 B C D 7、下面说法较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好友邀你去他家,你说:“好吧,明天我定光临。” B、夜已经深了,邻居家还是一片喧哗声,你过去说:“请安静一些”。 C、朋友夸你作文水平高,是全班第一,你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嘛!” D、王明对刚作完报告的黄模说:“你的报告对我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 二、阅读与赏析(32分) (一)(3分)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注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8、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1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013题。(11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 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 陈尧咨:北宋人。康肃,谥号 “陈”是姓“康肃”是谥号,“公”是男子的尊称,“尧咨”是名。睨之:斜着眼看。 9、解释下面句中黑体的词语。(4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久而不去( ) 但微颔之( ) 10、与“以钱覆其口”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徐以杓酌油沥之 B、公亦以此自矜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以丛草为林 11、 翻译句子。(2分) 吾射不亦精乎? 12、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这个道理(3分)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8分) 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xx年5月12日汶川 _中形成的。 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 _,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13、第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 14、第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 _ _ 15、请说出第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_ 16、请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2分) (1)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 (2)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 江南瓦(10分)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漂亮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 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 _,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 _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选自散文杂志xx第2期,有改动) 17.请你找出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外观与功效 瓦上草和苔藓 18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2分) 答: (2)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2分) 答: 19本文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2分) 答: 三、语言表达与交流(3分)(不少于50字) 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四、作文(40分) 撇和捺互相支持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 _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是学习的困惑需要“你”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你”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你”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你”的丰富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 (2)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也可以用其他人称来写,如出现校名一律用“”表示; (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下)阶段性检测题 参考答案: 4、B这一题也是有区分度的,我们要仔细辨析成语的意思及适用范围。常见的错误有:表意重复,如A项中“当务之急”是“当前应做的事中最急需办的事”的意思,与“目前”重复。谦敬错位。我们应有一定量的积累,如谦词有“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等,敬辞有“鼎力相助”。褒贬颠倒。望文生义。如D项中“洛阳纸贵”是“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很广”的意思。该句在使用该词时,误解为“抬高物价”。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要准确把握。如“豆蔻年华”“青梅竹马”“汗牛充栋”“巧夺天工”等。 5、B熟练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的语病类型有:搭配不当(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等)。特别要注意动词与并列短语是否全部能搭配。如“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创造性思维”中“提高”只能与“水平”搭配,而不能与“思维”搭配。成分残缺(如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等)语序有误(如因果颠倒、不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事务发展的规律等。)D项就是这一问题。不合逻辑(主要指语意违背常理)前后不一致。 6、C7、D (一8、(1)既突出了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又使诗句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二)9、(善于)(放下 ) (离开 ) (只 ) 10、A11(1)我射箭的技术不也是精湛的吗?(2)我也没有其他的本事,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12、熟能生巧,举例略。 (三)13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15“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16、(1)分类别(2)下定义17、屋瓦风雨声 檐下滴雨 瓦上日光烟影 屋瓦积雪消融 18、(1)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江南瓦的外形特点及屋瓦的功效,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瓦的喜爱。 (2)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 19、对比。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 20、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 _”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以“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 三、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1阅读下面的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注登楼感怀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 该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_ _ _ 解析:由“茫茫天地”可以联想到人生,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由“华发苍颜”联想到作者四处奔波之苦;由“漫登楼”感受到思归不得的乡愁;由“辜负钓鱼舟”表达作者归隐不得之愁;由明王朝国势渐颓可感受作者对盛世不再的忧思。 答案:在天地宇宙的经行中,诗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华发苍颜的愁闷失意中,诗人感受到了归隐不得之愁;在晚来登楼的苍茫中,诗人感受到思归不得的乡愁;在岁月老去的无奈中也隐约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功成身退的期许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盛世不再的忧思。 (2)“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答:_ _ _ 解析:在诗句中,“漫”的意思是随意、漫无目的。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可知诗人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百无聊赖,“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表现自己的“愁”做铺垫。 答案:“漫”有随意、漫无目的之意。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楼,“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愁”张本。 2(xx豫北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注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1)试分析颔联中“倦”“堕”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_ _ _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手法,要结合描绘的事物的情态和景象作具体分析。 答案:“倦”字不但描绘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堕”字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 (2)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_ _ _ 解析:第一问是要求分析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可见手法不只一种,“突出”需要从整体上考虑。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要抓住人物最重要的思想特征。 答案: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生动形象。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3(xx太原重点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_ _ _ 解析:“长相忆”三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何处来”是关切的询问和惊喜,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答案要围绕“思念”“关心”“惊喜”分析。 答案:对朋友长久的思念;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 (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 答:_ _ _ _ 解析:鉴赏语句的表达效果,一要抓住语句采用的手法,二要紧扣语句表达的情感。这两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融情于景的写法,表达了对朋友到来的欣喜之情。 答案:使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江月人格化,融情于景,表现出作者对朋友到来的欣喜、欢悦之情。 4(xx石家庄毕业班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 行 姚 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 答:_ _ _ 解析:“窈窕”本身用来形容人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春风”,可作为鉴赏的出发点;“绿”字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可以从化静为动的角度赏析。 答案:“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另一方面形容蘼芜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使之如在眼前。“绿”字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过程,烘托了诗人旅途中愉快的心情。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 _ _ 解析:诗歌的前两句写“山行”所见的景色,后两句写农家之乐,可以发现诗人的行踪,从山中来,到农家去。其心情可由所写之景分析。 答案:前两句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以“春风窈窕”衬托“行”的轻松愉快;后两句中“山田”点明“山行”即将结束,一路听鸟鸣说明“山行”的美好感受。诗人借景抒情,前两句写自然山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后两句写农家之乐,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 启 注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_ _ _ _ 解析:叠音词大量出现在写景抒情的诗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突出景物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二是具有抒情性;三是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在了解了叠音词的作用后,再结合诗歌本身来理解其具体的表达效果。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靡靡”常用以形容风吹草之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写景之用心。 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葱郁茂盛、繁复厚广的样子。同时,叠词在音节上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 (2)请赏析“一时放春入”一句。 答:_ _ _ _ 解析:赏析语句一般应从运用的技巧、描绘的景象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 答案: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欣喜(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 石孝友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注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注】 人人,即那人。 (1)“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_ _ _ _ 答案:上句用夸张手法埋怨分别之快,下句侧面交代作者的愁颜不展。两句借对风的责备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和痛苦之情。 (2)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答:_ _ _ 答案:通俗。这是一首俚俗之作,通篇以白话入词,显得直白朴实。风趣。催他与恋人分别的并不真是风,然而他却故意怪罪于风,读来无造作之痕,有生动之趣。 7(xx福建省漳州市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1)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 _ _ 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由题干“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可知,这是考查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可从写景的角度和特点入手。结合诗句分析可知,“雁声远过夕阳楼”中“雁声”与“夕阳楼”是视听结合,“远过”与“楼”是动静结合。最后指出表达的情感即可,因为这是一首羁旅诗,所以表达的是游子怀人之情。 答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夕阳下的楼景为视觉,雁声为听觉;雁过为动,夕阳下的楼为静。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而渐渐远去,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尚在耳畔回响,描绘出了一幅辽阔却又寂寥的图景,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客思乡怀人的愁苦心情。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 _ _ 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所谓诗眼是指能够集中体现诗歌思想的词语。这是一首羁旅诗,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人的愁苦,由此可以确定本诗的诗眼为“愁”字;结合全诗分析诗句是如何体现“愁”的即可。 答案:“愁”字。诗歌句句围绕“愁”字展开,首句写主人公客居他乡,处处秋景引发 其悲秋情怀;第二句写梧桐叶落的景象触动了他寂寞、孤独的悲秋情思;第三句写他急盼见到亲人朋友的片语只言,结果却“无字到”,更添愁苦;最后一句写传书的鸿雁飞去,只闻雁声回荡耳际,更是愁上加愁。 8(xx安徽省合肥市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欧阳修词文向来注重炼字,请简要赏析欧阳修词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残”与“细”二字的妙处。 答:_ _ _ 答案:“残”字写出了梅花之凋零,“细”字写出了柳条之初生。“残”“细”二字既交代了作者出行的时间初春时节,又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离别的浓浓愁情,为整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试比较两者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_ _ _ _ 答案:化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彰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1)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上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茶聊以自慰吧!(答出什么样的心情,给2分;能作简析,给2分。意思对即可。) (2)上片描写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答出“春未老之景”、“无奈之情”“思乡之情”各给1分;答出“情景交融”给1分,意思对即可) 3、(xx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1分)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14、(1分)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15、(3分)D 16、(4分)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黄氏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