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学重点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二、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秋天 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 (秋高气爽秋风红叶秋水长天秋风萧瑟秋虫啾鸣秋实累累秋桂飘香霜叶知秋秋雨绵绵秋风习习枫林尽染落叶萧萧秋山如洗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秋风落叶) 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为诗歌标出小节。(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注意: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完成。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次板书:稻穗 向日葵 野菊花 苹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缤纷的)野菊花 (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 (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 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学习第一小节: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 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引导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流。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在那儿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4、秋 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诗境的美和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 导入新课,范读全诗。 1、 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课件1】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课件2至课件9】 3、 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 初读诗歌,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课件10至课件12】 明丽酿造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 柔韧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说说这次读书有什么收获?(用笔在文中批批注注。) 交流:(1)读懂了开头一小节是总的写秋天的特点;26小节是具体写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景象;最后一小节是照应开头,写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2)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写秋天。 (3)文中通过写果实成熟了来写秋天的丰收(学生自由表达) 三、合作读书,表情达意。 (1)在小组里认真读书,找到你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读给同伴听,并交流为什么喜欢。 (2)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四、作业设计: 1、 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 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感受美丽。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研读新课,体会美丽。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课件14至课件15】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节,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课件16.1.2.3.4】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我们的合作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三、回归整体,品味美丽。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欣赏秋景的多媒体课件。【课件17】 4、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描绘美丽。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课件18】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五、设计作业,深化美丽: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板书设计: 4、秋天 景色迷人 秋天 收获(希望)热爱 赞美 景象丰收 1 秋 天 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有时候读y,有时候读y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片片 一(y)群 一(y)会儿 “一(y)”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 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咖啡民宿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广告联盟与收益分成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品易购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豆腐制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甘肃省酒泉老年大学招聘教师试题(含答案)
- 社交电商用户忠诚度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自动化库存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5修订版测试题及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建筑施工三检制度
- 湖北群艺积分制管理操作流程
- GB/T 4883-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 GB/T 4213-2008气动调节阀
- GB/T 30230-2013运动水壶的安全要求
-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 GB/T 14842-2007铌及铌合金棒材
- 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目标管理与执行力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