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2020部编)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同步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下列成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不屑置辨不醒人事狗血喷头专横跋扈趋炎俯势 异想天开无精打彩津津有味气喘吁吁争相斗妍 错别字改正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2 . 选文第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 _和_ _。3 . 对选文第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4 . 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5 . 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我说:“走大路。”(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6 .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应生活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那么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方法?( )A叙议结合B欲扬先抑C托物寓意D虚实相生7 .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吃尽”“消化尽”“远射” “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的状态。B文章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略写比较顺利的校补的写作过程。D第段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E. 选文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8 .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9 . 选段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做结尾有什么好处?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黄蓓佳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儿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夕阳夕阳斜照的关系,她的眼睛微微地眯缝着,皮肤也是微黄的,隐隐地现着一种菜色。那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毫无疑问,女孩也是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的一个。那个黄昏,她的姨娘风仆仆从长途汽车站出来,一路打听到了她的家门。姨娘的身影遮住女孩眼前的光线眼前的光线的刹那,女孩迷蒙地抬起头来,竟没有丝毫的惊讶和惊喜,把膝盖上的书页合上,让姨娘看清封面,然后问出一句话:“你看过这本书吗?”这个蜷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就是我。那年我7岁,读小学二年级。在我长大以后,姨娘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件趣事。姨娘笑着说:“蓓佳这个孩子真是书痴啊!我还是一回百里迢迢坐着汽车去姐家做客,她见了我竟不知道叫我一声,问半句好,反把她看的一本书举着考我。”姨娘由此断定我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的确如此。3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依然是一个不善交往、每到公开场合便觉拘谨和蠢笨的人。书本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极其丰富,相对而言,物质的世界便不再重要,它可以远远退居其后,它的喧闹和嘈杂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我11岁那年“文革”开始。“文革”剥夺了我们那一代人读书的权利,然而对于文字的渴望却像野火春风中又生的草地一样,蓬蓬勃勃不可遏止。我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我家书架上仅有的几百本书,短时间内被我如饥似渴却又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个遍。记得书架上最齐全的一套书是初一到高三的语文课本。借助于课文后面的详细注释,我似懂非懂地读完了整个中学时代必须阅读的古文选,至今还能够记得起其中的某些篇章。有几册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是我最感兴趣的读本。因为它们,我清楚地意识到世界不仅仅是我生活的那个小城,它要广阔得多神奇得多也丰富得多,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努力去追寻和探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着魔一样地渴望当一个地质师或是间谍,便是因为这两种职业务背后的广阔背景和不可知的神秘。童年的阅读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我父母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很不错的县中。县中图书馆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曾经是一处圣殿一样的地方。“文革”开始的那一年,“圣殿”被打碎了,成千上万册的图书馆被揪出来示众,然后拖到操场上一把火烧毁。图书馆主任“火中抢栗”,偷偷运回家一纸箱书籍。主任的儿子跟我小学同班,因此我沾了他的光,我们像老鼠偷鸡蛋一样,把箱子里的小说一本一本地搬运出来,在一双双黝黑的小手中辗转一圈之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箱子中去。那个图书馆主任可能比较“崇洋媚外”,弄回家的小说大都是世界名著,我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有很多的书,传到我手中的时候已经是缺头少尾,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书名和作者名。及至10年之后我上了大学,外国文学开禁,我在北大图书馆发疯一样地狂读名著时,时不时会在心里惊叫一声:这本书不是我小时候读过吗?然后我深深地埋下头去,额头紧贴着书页,嗅着那股陈年纸散发出来的潮湿的气味,心里涌出一阵老朋友失而复得的狂喜。也有一些书,童年时候莫名其妙地读过了,模模糊糊留下一点印象,成年之后想找到它们复读,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它们就这样永远地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像无数消失在我生命旅程中的朋友和家人。消失和永存,人的一辈子便是这样一点点在积累起来,积成一条蜿蜒在身后的长长的印痕。19岁,我在农场插队。一个飘雪的冬夜,农场宣传队集中在场部排练节目时,电忽然停了,礼堂里一片漆黑。一个只读了三年小学的农场工人对我们说:“我来讲个故事吧。”他讲出来的茶花女。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在那个年代,那样的乡村,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的农场工人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法国家的一本小说。那个凄美的冬夜从此常常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记得我落泪了,一生中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悲剧作品的魅力。几年之后,我买到了茶花女的小说,听过了茶花女的歌剧,看过了茶花女的电影,不止一次地聆听各种男高音领唱的华丽异常的饮酒歌。我从一切形式的茶花女中寻找那个雪夜的感觉,试图重温为玛格丽特命运流泪的幸福。然而再不可能了,人的一生不会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所有最好的都是唯一的。还是在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从插队的农场被借调到南京工作,一们好心的老师知道我喜欢书,借给我一本基度山恩仇记。不是小说的全部,只是四卷本中的第一卷。老师千叮万嘱,此书切不可让第二人个看到,否则他会被加上“传播封资修毒草”的大罪名。我再三再四地向他作了保证。回到宿舍通宵看完了书,天亮之后我的人就傻掉了。我神魂颠倒,走路如同踩着棉花,恍恍惚惚,不知道知道今夕何夕,此处何处。此后的好几年中,我生活目标里增添了很重要的一条:疯狂寻找基度山恩仇记的后面三卷。我询问过很多的人,得到过无数次否定的回答。惟其如此,得到这套书的念头越加炽烈,无形中竟成了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动机之。一直到1979年,我在北大读书时,外国文学解禁,我和班上同学轮换着在海淀新华书店通宵排除,买到了好几套心仪已久的文学名著,我才得以和我的“梦中情人”相遇。那天我是一路小跑奔回宿舍的,我旷了一整天的课,躲在宿舍里读这套四卷本的书,从开头读起,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发散着油墨香味的书页,不知道怎么我的一种隐隐的忧伤和失望:我再找不回从前迷狂和喜悦了!我已经是一个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读过了太多的外国名著,我不再单纯,有了跟从前不同的阅读品位,因此我不再可能感觉到从前读这本书的快乐。人的成长过程原来是要用很多消逝的东西来换取的。10 . 根据所给示例,补充文章事件。我坐在门槛上看小说,连姨娘来了也不招呼。 。我在学校图书馆主任的儿子帮助下,偷读了不少外国名著。我在南京读到基督山伯爵第一卷后疯狂寻找其他部分,到北大再读到时,已感觉不到从前的快乐。11 . 联系上下文,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然后我深深地埋下头去,额头紧贴着书页,嗅着那股陈年纸散发出来的潮湿的气味心里涌出一阵老朋友失而复得的狂喜。12 . 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第段划线句的理解。人的成长过程原来是要用很多消逝的东西来换取的。13 . 黄蓓佳的读书经历让我们深受感动,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和她类似的经历,请结合相关经历谈谈感受。(80字左右)三、综合性学习14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小题。沈从文是一个见过最艰难岁月的。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能从湘西来闯北京,他内心的强大和渴求超乎想象,对生活的热望(A.督促 B.驱使)着他去赌一注。说到底,沈从文深切地热爱着生活,以及生活中的朋友。现实情况是艰难的,(A.迫在眉睫 B.首当其冲)的谋生问题,无法正式求学的窘境,新文学运动的刺激,加上在北大旁听的经历,沈从文决定开始写作。沈从文写作的起点,可以说是一个仓促的决定。我们能发现他几乎是空白的,得先从新式标点符号学起,继而学习新文学的语言。然而,沈从文的勤奋正在改变这些。根据张新颖的统计,1925年至1927年是沈从文的习作时期,发表一百七八十篇作品,平均每年五六十篇,每个月四五篇(1)请为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隐私保护-第10篇-洞察及研究
- 语音场景化娱乐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河北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招聘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山西省孝义市第四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甘肃省定西市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滦县二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区实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S市城西新区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11000字】
- 【《S学院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和影响因素现状调查与分析》7800字】
- 重庆市地图模板课件
-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 麻醉科质控管理规范
- 2013年7月版工业管道全面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2014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
- 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 纺织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和用水环节
- DB62∕T 3083-2017 HF永久性复合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建筑保温体系技术规程
- 现浇梁劳务分包合同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