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中考二模考试试卷_第1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中考二模考试试卷_第2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中考二模考试试卷_第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中考二模考试试卷_第4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中考二模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中考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七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泥土的歌等。B . 萧红是中国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C .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友谊。D .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2. (11分) (2019兰州) 默写。 (1) 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 一抹晚烟荒戍垒,_。(纳兰性德浣溪沙) (3) 雾松沆砀,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 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 (5)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3. (7分) (2018九上义乌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黎明(节选)艾青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 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xi 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wi我将狂欢而跳跃(1) 诗中加下划线字“浆”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 A . jingB . jing(2)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_) A . 蔑B . 篾(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采xi_ 抚wi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9益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B . 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C . 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 . 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2) 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9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板桥吊吴丞相张悌墓张悌字巨先,寰阳人,少有名理 , 孙休时为屯骑校尉。魏伐蜀,吴人问悌,悌料魏必破蜀,吴人笑其言。既而蜀降于魏,晋来伐吴,孙皓使悌督沈莹、诸葛靓率众三万至牛渚。沈莹欲待晋师来与战,悌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若如子计,敌来君臣俱降,无一人死国者,不亦辱乎!”遂渡江战,败。诸葛靓欲牵与俱去,悌曰:“仲思,今日是我死日。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今日以身殉社稷,复何遁耶!”遂死之。板桥在三山东北,悌墓在焉。干宝晋纪云:吴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阳太守沈莹帅师与晋师战,晋人败吴军于板桥,获悌、震、莹等。吴志不为张悌立传,此承祚之所以不得为良史。(选自陈文述秣陵集,有删改)【注释】:名理:治世之名。孙休:即吴景帝,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孙权第六子。诸葛靓(jng):字仲思,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少子。承祚:陈寿,字承祚,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孙休时为屯骑校尉_悌料魏必破蜀_既而蜀降于魏_复何遁耶_(2) 用“/”给下列句子画三处停顿。 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若如子计,敌来君臣俱降,无一人死国者,不亦辱乎!(4) 联系文章内容,请说说张悌是个怎样的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6. (22分) (2019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共享单车的“尴尬”自2017年起,杭州除了免费1小时的公共自行车外,各类共享单车品牌打着“共享单车”和“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旗号大量涌入。据初步统计,杭州现有的共享单车数量多达73万辆,即将赶超868万辆的公共自行车。目前,交通教育部部长李小鹏明确表态共享单车是一种模式创新,应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的好处不胜枚举,它解决了出行最后公里的难题。单车出行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一举两得。正如Uber的出现及普及,共享单车顺势而生,让闲置资源可以高效使用,并带来选择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单车在不同用户手中流转,一直在路上的单车终于能实现其作为单车的使命,用户方便了,企业赚钱了,互利共赢。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在铺设专门的自行车道,方便城市居民使用更环保健康的单车方式出行。但这一新事物一出现却遭遇了不少的尴尬。共享单车放置杂乱无章,甚至还有安全隐患。从单车经营者自身来说,并没有按照合规合理的原则进行摆放。刚运营时,往往集中在地铁口、公园旁、公交站台边等人员来往密集的地方,挤占了人行通道,也妨碍了环卫工人清理卫生。从使用者来说,更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由于一些人图方便,图省力,不是将单车放在指定地点或者安全地方,而是任意扔在居民楼下,居民区小孩玩要时弄不好会被压到卡到。人为损坏时有发生,追责难以落实。共享单车由于没有人跟踪监管,也无法跟踪监管,有些人的劣根性就暴露无遗了。有些人使用完之后不摆放在指定安全地点不说,而是摆放在边坡不稳之地,稍有外力单车便会咣当倒地,更有甚者停放车辆干脆随便一扔,任单车摔倒,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还有胆大妄为者,残忍“肢解”单车,让车座、车锁、链条等不翼而飞。有人趁机敲竹杠,增加消费者负担。有些人钻到钱孔里了,什么钱都有脸赚,连共享单车这一刚出现的行当也立马盯上了。共享单车出现的尴尬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按照常理,这些尴尬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却莫名其妙地存在了。如要究其存在原因,与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护公共财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最起码的道德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吗?共享单车无意惹谁,但共享单车却无辜地遭到了一些人的伤害。共享单车若能言,一定会呐喊:谁能解除我的“尴尬”?(本文有删改)(1)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杭州现有的共享单车数量即将赶超公共自行车数量,其作用是什么? (2) 共享单车遭遇了哪些“尴尬”?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共享单车放置杂乱无章,甚至还有安全隐患。(“隐患”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停放车辆干脆随便一扔,任单车摔倒,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还有胆大妄为者,残忍“肢解”单车,让车座,车锁,链条等不翼而飞。(请简要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4) 请你从城市规划者、共享单车经营者和单车使用者任意一个角度,就共享单车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7. (12分) (2019九上镇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水是故乡甜:台湾乡愁文学(背景链接)在台湾文学史上,乡愁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是非常独特而且具有魅力的文学创作。自明清时期起,就有大量以乡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传世;到日据时期,台湾人民饱受侵略之苦,心中苦恋“原乡”,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到20世纪50年代,乡愁文学又被称为“怀乡文学”或“回忆文学”,在台湾成为创作风潮,取得了巨大成就。“乡愁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乡愁情怀的抒写,在台湾这样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下,故乡、亲人和往事成为当时许多作家的创作源泉。(创作分类)历数台湾乡愁文学主要的创作者,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大陆去台作家,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到达海岛,而家属大部分都留在大陆,仅仅一水之隔却无法与亲人团聚,那种思念一定是刻骨铭心,他们只能借一支笔抒发自己的乡愁;二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同胞,他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是他们的根均在大陆,他们都期望有一天能到大陆拜祖寻根,都有领略华夏大好河山的愿望。但是海峡两岸隔绝,这些愿望都无法实现;三是从台湾到海外的作家,他们漂泊海外,深刻体会到身在异国的悲哀,他们渴望家的归依,同时系念海峡两岸的土地和亲人,其乡愁更是复杂。这些乡愁文学作家怀念故乡,眷恋祖国,回忆往事,同时还表达了追根溯源的爱国主义情怀,留下许多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名家名作)两个故乡两种乡愁,林海音城南旧事;失去的少年时代,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从“无根”到“觉醒”,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梦里不知身是客,白先勇纽约客;美味之中寄乡愁,梁实秋雅舍谈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琦君烟愁;传承世代记忆,席幕蓉时间草原;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白玉苦瓜(作者心语)“於梨华青年文学奖”是祖籍宁波镇海的美藉华裔作家於梨华针对宁波市青年作家设立的一个奖项,於梨华说,“设奖就是想鼓励年轻人要有耐心,不要急着成名,写作的时候要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精力,不是今天写了,明天就出名了。你有好的东西,最后总会有人发现你。多读世界名著和中国古典文学,这样才有雄厚的底子,不然的话一下子就写完了,也许你明年就被人忘记了。我30岁到50岁之间写的东西最多,那时候经历丰富,可以写得快,也可以写得多。”(文章呈现)亲情於梨华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妹妹已嫁,属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似乎在说:“请不要罗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他们怎能知道,我已对他们渴念10年。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10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我想捉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未来。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恋。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留恋的生活,即是在双亲的身边?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年轻人的脚步。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10载的女儿的梦。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10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10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10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但也仅是几乎而已。重聚后,是狂欢;狂欢后,是细细的喜悦;喜悦后面则是黎明一般的宁静。宁静中,我观察,并感受,一切都与以往不同。母亲难免悬念在巢外飞翔的群鸟,父亲常忆昔日的豪情壮志而悒然,而我亦无法不缅怀未被携同的情慷。因此,寂寞会骤然来到挂满了往时欢笑的空屋,我会骤然觉得,我仅是一个带着疲乏的远客,在此暂停行脚。当秋风来时,我将重新负起行囊,再向寂寞的人生探索。目前的亲情,已非往日,而仅是驿站里的甘露,瞬息即逝。惶然,徘徊于无人的田径。凝望田径外的空旷,空旷上的苍天,是什么改变了?是我失落了什么?苍天无语,白云悠悠而去。见白云倏忽千变,我悟及人间岂有永驻的欢乐?或是不散的筵席?人间岂有永聚的伴侣?或是不逝的爱?聚散去留,何人不是客?带着迟来的恍悟,我穿过田径,奔回悄立的门庭,门庭内是殷殷亲情。我对它曾企盼10年,我为它不远千里而来,无需疑问它为何容颜已改,而该庆幸它安然存在。(学术研究)她在异乡深切地体会到“边缘人”的心态,失根的苦闷迫使她去追问“我是谁”、“何处是我归宿”。在创作主题上以认同焦虑和文化寻根为核心,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故国”、“家园记忆”在她们新的自我身份的建构当中,既挥之不去,与她们的去国经验和文学书写发生着密切关联,也不断嬗变。(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选项符合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 A . 台湾的乡愁文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创作风潮,取得了巨大成就。B . 乡愁文学在创作主题上以认同焦虑和文化寻根为核心,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因此也被称为“伤痕文学”。C . 台湾乡愁文学主要的创作者都生活在台湾,如余光中、白先勇、席慕蓉、於梨华等。D . 作家於梨华针对宁波市青年作家设立“於梨华青年文学奖”,鼓励家乡的青年作家积极创作,争取早日成才成名。(2) 读於梨华的亲情,请列述作者“归巢”之后的情感变化。(作者心语)中於梨华说自己“经历丰富”,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作者的心路历程。 狂欢喜悦_恍悟分析:_(3) 亲情一文中,作者在田径徘徊时“恍悟”到了什么?结合(学术研宄)中提到:“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谈谈你对作者这种“乡愁”悲剧美的理解。 (4) (作者心语)中,於梨华说“你有好的东西,最后总会有人发现你”。请以亲情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乡愁文学的理解。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 (12分) (2019杭州)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材料二】“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礼,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同材料一)【材料三】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1) 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B . “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C . 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D . 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2)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3) 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八、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9. (6分) (2019九下厦门模拟) 判断正误。 (1) 蚂蚁和蝉采用拟人手法,告诫人们尊重规律,不可违背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