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3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4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9八下义乌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四月,明亮的日子。揽一缕和煦,看草长_飞,花丛间游荡;携一抹欣慰,听雨语风唱,小巷口徘徊。花开的日子,我把心事种在花ru里,等到秋风吹起,结出果实累累;耕耘的日子,我把心思系在蒲公英的翅膀上,希望,如地方戏的婉转。清丽_长(1) 选择划线字“结”的正确读音是( ) A . jiB . ji(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ru花_(3) 根据语境给出两处选择最恰当的字是( ) A . 莺;棉B . 鹰;绵C . 莺;绵D . 鹰;棉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 (2013阜新) 根据提示默写。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_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_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比喻人们在困窘绝望中重见生机,又有一片新天地的两句诗是:_ , _。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 , _。三、 其他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9九上新昌期中)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刚好是在_(填节气)时写的。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4. (1分) (2018八上义乌期中)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念无与为乐者_任意东西 _仍怜故乡水_千里殊风雨_5. (21分) (2016八下江阴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使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 , 解维而逝,不复返矣。【注释】姨妹:姨母的女儿。二子:两个女儿。女弟:妹妹。适:嫁。缗(mn):穿钱的绳。翁姑:公婆。(1) 选出与“以二子为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策之不以其道B . 何不试之以足C . 贻以金钗D . 可以调素琴(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众皆伏泰之义 伏:_ 将家于义兴 家:_吾适得京书 适:_ 言讫 讫:_(3) 翻译下列句子。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9分)6. (9分) (2019陕西) 名著阅读。 小说红岩中的宋振中被大家叫作“_”,遇害时年仅9岁。这个小英雄在狱中_(概写情节),为我党开展的狱中斗争做出了贡献。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7九上永春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榕树下的瘦女人沈祖连长长的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的年纪,只知道父亲乃至祖父他们也是小时候就有的了。逢着夏天,这里是纳凉以及人们娱乐的天地。现在秋凉了,并且是一天比一天冷下来了,人们便都转入了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的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的心都发了毛,谁还到这里来呢?不过也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像是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终日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总之是坐累了站,站累了坐。秋风拂起那发了黄的发丝,飘飘悠悠的,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要产生一种怜悯。我便是无缘无故地走近了她。“阿姨,你在等什么?”她慢慢地反映过来:“先生,是问我么?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的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动了动,便又停下了。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的人和物。“阿姨,你要等的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后生高高的,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他是你的什么人?”“不,他什么也不是,他只欠我的钱,那天买我的手镯,他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阿嫂,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现在啊,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么?”“我们说好了的,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的阿。是我妈给我的嫁妆,他看见了直说是好玉。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阿姨你的手太瘦太小了,不合适戴,便缠住要我卖的。”又是一起诈骗案。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第二天,她还在等。看她那可怜巴巴的,直让人心疼。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的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而来骗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的。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的发丝及深深的枯井,便有一种本能涌上了心田,就好像是我天生地要帮助她,而帮不了她,就是我的一大过错。于是我便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了,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让你久等了。”她慢慢地转过面来,捉住了我的双手,她的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一样的双眼分明渗出泪:“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你,你打我骂我吧。”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的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或挨打的准备。“好了,你回来就好了,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的落了下来,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哀(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7)(1) 以“我”的角度,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不超过20字) (2) “我”一连三天看到瘦女人在等,情感上有何变化?结合原文语句加以分析。 (3) 小说开头结尾划线地方都写到“秋风”,各有什么作用? (4) 划线句“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小说中的瘦女人执着地等待着一个不可能兑现的承诺。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单纯的人,结尾“我”编了一个谎言,替那失信男子(骗子)付了钱,有人认为这让瘦女人失去了认识社会的经验,对瘦女人而言反而是不幸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2分)8. (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当前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进行阅读,对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手机阅读对读者和对出版行业的改变其实刚刚开始,手机阅读所呈现的社交化、交互式阅读特性以及丰富的阅读体验注定会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手机阅读基本上免费,也使得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材料二:手机阅读在年轻人中的风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阅读行为、模式、内容,甚至对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手机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具有高度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的特质,这导致了年轻人图书阅读量减少,缺少耐心,不容易实现深度阅读。材料三:(1) 当前阅读现象存在哪些显著特征? (2) 上图是题为“手机族”的漫画,请介绍漫画内容,并为这一群体拟一条警示语。 9. (5分) 一个短语、一个句子,因不同的停顿可以形成不同的意思。请写出“这是一个专家难以解开的谜”的不同含义。(可以加上帮助理解的阐释性语句)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 (5分)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_”“_”这三个典故。 (2)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阕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阕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 .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 . “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 .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8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1、1-2、1-3、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