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文言文阅读 (共20题;共272分)1. (13分) (2019七上顺德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面划线词。 与人期行_相委而去_元方入门不顾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 下面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与友期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B . 文章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C . 人物情态上的自然生动,乃至文字之下隐藏着的本真性情,“惭”、“下”、“引”三个动词,把陈太丘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D . 陈太丘与友期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2. (8分) (2019七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 , 俄而与子期逐 , 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御:驾车。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调:协调。诱:引诱。所以:的原因。(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见往事耳(_)即更刮目相待(_)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_)未尽也(_)(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此君之所以后也。(3) 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 (4) 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说出两点即可) 3. (23分) (2019八下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 , 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战国策苏代为燕说齐)【注】淳于髡(kn):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比:接连地。还:同“环”,环绕。足下:敬辞,类似于“阁下”“您”。镒(y):古代的重量单位。(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_执策而临之 临:_比三旦立于市 市:_去而顾之 去:_(2) 翻译下列句子。 安求其能千里也?齐王大说苏子。(3) 【甲】【乙】两文表达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概括。 4. (17分) (2019肇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便舍船B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吾妻之美我者C . 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D . 万钟于我何加焉 大王加惠(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应当舍生取义。B . 在人性方面,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义”,本文就是其“性善论”和民本思想的代表作。C .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人们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选择来比喻人们面对生和义的时候的选择。D . 本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孟子的大义凛然,表现了孟子的雄辩,颇具说服力。5. (16分) (2019慈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乙)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1)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2)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有责备的意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吕蒙自得、自豪、自信如在眼前。B . 鲁肃拜蒙母表现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也说明一个人因为读书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C . “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中“邪”表示感叹语气,表现陆云对周处名声不佳的责备意味;“朝闻夕死”表现古人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与渴望。D . 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4) 吕蒙和周处都有改过自新的经历,但两文写法各有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6. (18分) (2017九上盐城月考)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项梁:项羽的叔父。(1)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会天大雨_或以为死_乃丹书帛曰_固以怪之矣_剑一人敌,不足学_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梁以此奇籍。(3) 【甲】文中表现陈涉的远大抱负的语句是_;【乙】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是_。 (4) 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B . 【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 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C . 【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D . 【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能力。7. (8分) (2019八上宝山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记承天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画线句中“_”交代了作者夜游的起因。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B . 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C . “水中藻荇交横”描绘出清澈空明的月色。D . 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8. (12分) (2016九上平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选自汉书,有删改)(1)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2)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会浑邪等降 _上使使问式 _初式不愿为郎 _愿陛下勿许 _(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4)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9. (16分) (2018九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山故有亭 , 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 , 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 ,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注】亭:这里指岘山亭。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声:指好的声誉。(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山故有亭 温故而知新B . 太守谓谁 予谓菊C . 名之者谁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D . 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 请对下面这个句子进行断句。(断3处) 广 而 新 之 既 周 以 回 廊 之 壮 又 大 其 后 轩 使 与 亭 相 称。(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4) 【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16分) (2018九上东阳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 , 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 , 督将士注坡跳壕 , 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休舍:休息。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飞事亲至孝_饰名姝遗之_皆铠以习之_秋毫无犯_(2) 用斜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 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11. (16分) (2017七上惠城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顾野有麦场_止露尻尾_狼亦黠矣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B . “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 .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D . 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12. (8分) (2019七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蒙辞以军中多务_(2) 下列划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B . 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C . 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D . 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 文中哪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5) 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的启示? 13. (12分) (2018八下温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登泰山记姚鼐余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复循西谷(复:再,又)B . 古谓之天门溪水(谓:叫做,称为)C . 及既上(及:到,至)D . 或曰(或:又)(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 3 处) 日 上 正 赤 如 丹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3) 根据内容,简要概括“我”登泰山的具体路线。 (4)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写出泰山怎样的特点?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4. (13分) (2019八下天津期末) 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回答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B . 志怪者也 志:记载C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D . 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平息(2)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北冥有鱼B . 不知其几千里也C . 水击三千里D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B . 本文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C . 本文引用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一书,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D . 本文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5. (11分) (2019八下秀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 , 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渴(h)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麻(xi),树荫。(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民桥其上_逾石而往有石泓_水尤清冽_卷石底以出_(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B . 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C .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长可十许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4) 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的? 16. (18分) (2019七上平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请给诗句中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山岛竦峙_幸甚至哉_(2) 下列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临碣石(靠近)B . 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C山岛竦峙(耸立) D幸甚至哉(达到极点)(3)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B . 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C . 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D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4)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话的妙处。 (5)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诗人在碣石山上看到的景象描绘出来。 17. (11分) (2019九下下城模拟) 阅读下面有关唐代诗人贾岛的传、诗、评,完成小题。 贾岛,字阆仙。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 , 名无本,居青龙寺。尝跨蹇驴张盖 , 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后偶得句“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亦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醲自足 , 何会此耶?”帝下楼去。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授遂州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五,有删改)寄韩潮州愈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岛独按格入僻 , 以矫浮艳。(唐才子传卷五)【注】浮屠:和尚。跨蹇驴张盖:骑着跛脚的驴,打着伞。天衢:指京都的大路。鲜醲(nng)自足:衣着鲜艳,该知足不奢求。潮水:河流名。篇章:指韩愈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内容。城根:城脚。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居青龙寺 居无何B . 喜不自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 . 被系一夕 同舍生皆被绮绣D . 岛具实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 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既 而 觉 之 大 恐 伏 阙 待 罪 上 讶 之。(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亦讶。结为布衣交,授以文法。(4)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阅读寄韩潮州愈一诗后的对话,请补充完整。 A:韩愈对贾岛有知遇之恩、授业之惠。这首诗就表达了贾岛对恩人境遇的关切之情。B:是的。不过我觉得前三联写了对韩愈境遇的关切,尾联则通过写瘴烟终会被风吹散、明月终会初升,暗示_,表达的一种美好的_。A:你讲的有道理,作者诗中的情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就最喜欢尾联。你呢?B:颈联。就像韩愈说贾岛的“为文,身大不及胆”,我觉得颈联中“悬”字用得大胆:_。(5) 唐才子传中说贾岛的诗作“按格入僻”,而这“僻”字也是他性格特点的概括。请结合所选“传”中的内容,就此简要分析。 18. (16分) (2019八下天河期末)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释】鹓鶵: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醴泉:甜美的泉水。鸱:猫头鹰(1)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 . 鹏之徙于南冥也 仰而视之C . 是鸟也 是鱼之乐也D . 其正色邪 其真无马耶(2) 翻译下面句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来,欲代子相。(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乘六月的大风展翅翱翔,击水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意境开阔邈远。B . 甲文作者以雄奇瑰丽的想象,塑造了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鲲鹏形象,动人心魄。C . 乙文惠子害怕名扬天下的庄子取代他的位置,派人在国都中搜捕了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得知后主动去见惠子。D . 两文都借用寓言故事,都运用了比喻,甲文把鹏鸟比作天上的云:乙文将惠子比作“腐鼠”,含有嘲讽之意。19. (12分) (2019岳池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报告
- AI智能行业应用策划
- 纳米级表面形貌测量技术-洞察及研究
- 劳务公司临时用工合同范本4篇
- 防偷拍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超疏水材料开发-洞察及研究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第3篇-洞察及研究
- 部门聚餐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赤魟病害防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小区物业合伙管理协议书
- 2025年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级预警汇报流程
- 软件行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教案2025秋形势与政策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传染病医院质量控制检查标准表
- 卷烟零售户培训课件
- 2025年学法减分试题及答案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