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_第1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_第2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_第3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_第4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8七上沈阳月考)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萦回(yng) 归宿(s) 建术(sh) 骇人听闻 (hi)B . 安谧(m) 玄虚(xun) 魅力(mi) 弄巧成拙(zhu)C . 威摄(sh) 热忱(chn) 追溯(s) 矢志不移(sh)D . 馈赠(ku) 贮藏(ch) 和煦(x) 岿然不动(ku)2. (2分) (2019七上顺德月考)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B .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 . 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 , 有失厚道。D . 李明每次期末考试都是年级第一,这学期也不例外,他喜出望外。3.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B . 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是每一则消息都必不可少的。C .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D .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选自新闻作品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略有改动。4. (2分) (2019七下白山期末) 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竞选团员王果对同学说:“哥们,投我一票,否则我要你好看。”B . 李爽正在忙自己的事,有同学找她出去,她对同学说:“请稍等一会儿,我把事情做完就来。”C . 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顾?”D . 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5. (2分) (2019七上义乌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B .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C .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D .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能勾摄恶人的魂魄。6. (2分) (2019深圳)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赞誉(y) 汲取(x) 要决(ju) 不修边幅(f)B . 绯红(fi) 镶嵌(qin) 旁骛(w) 接踵而至(zhng)C . 狭隘(y) 宣哗(xun) 褶皱(zh ) 殚精竭虑(dn)D . 霎时(sh) 畸形(q) 羁绊(j) 眼花瞭乱(lio)7. (2分)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入不毛(草木) 百废具兴(荒废) 圣人非所与熙(开玩笑)B . 持汤沃灌(汤汁) 猛浪若奔(奔马) 何苦而不平(愁)C . 两股战战(大腿)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D . 或尽粟一石(或者) 皆朝于齐(到) 时而献焉(代词,指蛇)8. (2分) (2019七下灵石期末) 下面句子大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B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翻译:见他射出的箭十分之八九都能中,却微微点了点头。C . 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D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9. (2分) (2019天津) 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 . 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B . “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C . 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D . 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0. (5分)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将句子规范、端正地写在田字格内。 赏美景心旷神宜,品佳句获益非浅。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1. (8分) (2017九下麻城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写(1) 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2) _,欲上青天览日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志向,其中最能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4)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借典寓意,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期待的两句诗是_,_。(5)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6)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名义是防止朝鲜导弹,其实是针对中国,用醉翁亭记的这句话“_”来形容真是恰当不过。(7)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8) 爱莲说中说“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名著红楼梦中也有意思相近的诗句:质本洁来还洁去,_。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12. (9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三 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略无阙处_ 沿溯阻绝_虽乘奔御风_ 属引凄异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 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 (4) 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哪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9九下江北模拟) 宁波市图书馆在小明家附近安装了一个自助取书柜,小明妈妈因为没有该图书馆的有效证件而不知如何使用。请你根据下图,帮助小明向他妈妈介绍使用该装置的便利。字数不超过150字。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4. (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风烟湘西去凤凰皮佳佳到达凤凰是一个薄雾未散的清晨。刚下过一场雨,天灰蒙欲低,青石板路如洗。深巷仿佛有脚步敲打,挑一肩杏花叫卖。我踌躇在久违的门前,看见门框上的朱漆已斑驳成卷,衔门环的兽头模糊了轮廓。良久,木门“吱呀”打开,晨霭在门后逐渐散去,我的视线却开始模糊:如蛛网辐射开去的窗格前是否坐着一个“乡下人”?他淡淡笑着,我移步走近,他却退身消失在黑暗中。仿佛知道每个人都在寻访他,却无法走进他的世界。风火山墙的一角无声地指向天空,瓦当中生出一蓬杂草,散落在瓦间,随屋檐漏下几滴残雨。也许那才是他吧!一丝清冷,几许寂寥,繁华本就与他无关,无论身处偏远边城,还是喧嚣都市,无论曾经的青春风发,还是后来的命运多舛。就像眼前墙壁上长长短短的头衔,还有如我这般拥挤熙攘的来往者,都与他无关。走出门来,见几个嬉戏的学童叫嚷着跑过,想起他也曾这般,偷藏了书包,与山间的黄麂追逐,与小河的鱼虾为伴,要不就驻足在针铺、伞铺、皮靴店、豆粉乍坊、铁匠铺子前,在另一个天然野地里认识世界。也许那个世界,比他后来经历的更宏大、真挚且干净,得以定格他的精神图谱,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丝丝点点地渗透出来,成了他文字的唯美和些些忧伤,以及骨髓里对于本真的呐喊。此时,天色已变得明亮,阳光从云层中投射出来,灰砖墙面和古旧屋檐都染成了金色,远处高耸的飞檐,在清空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也拨落了我心中尘世的蓑衣。走到沱江边,顿时豁然开朗,青山斜抱,一湾碧水缓缓流淌,两岸是梦中的吊脚楼。小城如沉息静卧的鸾凤,守护着一方天然璞玉,青石板路是它的骨,碧玉江水是它的纱,吊脚楼娉婷而立,就是它风姿绰约的微笑了。吊脚楼临水而建,一半凌空挑出,用木头柱子随性支撑,如斜倚翠波的醉柳,又如飞身江面的奔螭。古旧成烟黑色的楼身,屋顶的飞檐小角刷成白色,调皮灵动地翘首,岁月晕染的黑与鲜活素描的白之间,缠绕着美的执着。吊脚楼密密匝匝却各个不同,像旋律明快的协奏曲,从古城楼缘起,层叠了无数层的重檐,回环了无数回的咏叹,一直演奏到夺翠楼的高潮,奏出重重高音C,却不让人喘一口气,紧接着霸占一切感官的虹桥,再以一个管弦和鸣的高音D穿透灵魂。在乐章的余韵中,我已然在彩虹之上,放任着“川平风精,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林”的绚烂想象。我的腿就这样带着有些痴痴傻傻的我,蹬过轻滑脚背的溪流,走过将影子投射进水草间的白塔,安然在日光下人世的静好,一步步找寻着失落的记忆和曾经的纯美,如捧从文书卷在手,品甘饴在唇,只觉欢喜心生。到处都明晃晃的,恍惚着像是迷了路,我这是到了哪里?被潮涌般的背篓挤压包围着,满眼都是盛装的苗族妇人。她们如同定做好似的,同样的矮小干练,身着宽大的青色或深蓝色布衣,袖口和裤脚精细地绣着五彩花乌纹,头上缠着黑布包头。我茫然地转着圈,睁大了眼睛打量她们。而她们却全然不顾这外乡人的存在,带着主人的淡然,随手拿起衣裳在肩上对比着,与摊主计算价格,或灵巧地挪挪背带,将一块糖塞到背篓上哭闹的小嘴里。这不是记载于书上的旧梦吗?其实一切都还在行进着。无数的银光在眼前晃动,那黑缠头里的发髻别着银发钗,耳旁摇曳着银坠子,颈上萦绕着银项圈,手上的银手链随着身体的节奏叮叮作响。我在一处小摊儿停了下来,年轻的苗族妇人将一块青布铺在地上,同样颜色的布袋里放了土生的糯米、生姜和不知名的草药。她的手在布袋上忙碌着,手上戴满了各色戒指,有镂空出来的喜鹊,有尽情绽放的山花,还有绞丝花样下垂着的小小铃铛。这般美丽的手,也只有龙朱那样的美男子才能握住,才能在吹拂着花香的夜晚为她唱歌。见我总是傻傻盯着,她抿着嘴偷偷笑了,从身边口袋里掏出一个大橘子递给我。等我回过神来,便只见到了她远远的背影,似乎还有隐约的银铃之声传来。是夜,虹桥下,夺翠楼旁,借宿“沱江人家”。执意要那间靠水近的吊脚楼,房东奶奶引着我走下吱呀的木梯,悠悠地说着,“睡在水上是不好的,惹风湿,但年轻人喜欢那个味道。”(选自十月2014年第2期,有删节)(1) 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自然段中,加线词“模糊”的具体含义。(2) 第自然段中的“乡下人”,在文中具体指谁?请结合选文,概括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 请自选角度,对第自然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4) 简要概括第自然段中年轻“苗族妇人”的形象特点。并分析作者在此细致描写这些湘西女子的用意。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 (2017九上丰城期中)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