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作品或文学常识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 要指有影响的人臣传记。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 在桑梓”,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全书由曹雪芹写作完成。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 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杨志,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 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杨志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ng j(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2)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n duo( )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3)有一些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d mi shn yn( )、连声诺诺。(4)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ho hn w yn(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通讯中国女排里约夺冠纪实,完成下列小题。张常宁被换上场,她看了一下网对面,从容地发出了一记上手飘球,塞尔维亚队的一传直接将球送到了网口,守候在网前的惠若琪一跃而起,将这个送上门的探头球稳稳地砸在对方界内,随后高扬手臂兴奋地一蹦而起!2523,拿下赛点!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场馆内外一片欢腾!而仅仅6天之前,今天的这个梦幻时刻曾经看起来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小组赛最后一场1:3败给美国队,以2胜3负的战绩跌跌撞撞地进入淘汰赛时,中国队的冠军梦想显得那么渺茫。怎么也找不到最佳状态,还要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面对风头正劲、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巴西队,这样的情景让许多人对郎平率领的这支年轻队伍失去了信心。巴西女排是连续两届奥运会的冠军得主,为了能够在家门口夺冠,她们保留了伦敦奥运会的冠军阵容,其经验与技术之强是各支队伍所无法比拟的。在此前的八年中,中国女排19次面对巴西队,只赢过一场球。在赛前的动员上,郎平对球员们说,要放开打,咬一口是一口,虽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让你随便欺负。年轻的中国姑娘们终于突破了“心魔”,20岁的袁心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不断地鼓励自己,告诉自己“不许放弃”。中国女排最终32战胜强大的巴西队,经过痛苦蛰伏的中国女排终于破茧而出,化身为蝶。半决赛面对荷兰队,中国女排火力全开。此战拿下33分的朱婷一张照片红遍了网络。在照片上,她面色冷峻,嘴角上咧,竖起手指,一副睥睨天下的王者之气。8月20日晚,决战时刻。女排姑娘们已经完全释放、进入忘我的境界。王牌主攻手朱婷依旧势不可挡,老队长惠若琪找回犀利的进攻感觉,“小苹果”袁心玥和老将徐云丽在副攻线上连拦带扣、双星闪耀,自由人林莉多次做出神勇的扑救。就连二传丁霞,也用一记罕见的扣球得分。第三局当塞尔维亚队以一轮92的疯狂反扑将比分追成2122的时候,郎平果断地叫了暂停,进行换人调整,中国队有惊无险地拿下第三局。第四局的最后阶段,比赛的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直到出现文章开头那一幕!中巴之战前,郎平收到了不少好友发来的鼓励加油的消息。她统一回复说:“顽强拼搏是中国女排的名字,我们永不放弃。”在夺得冠军后,她说,“这次我们赢了,也有运气,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这是一代代中国女排的名字,也是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的优秀品格。感谢中国女排,她给我们带来了激情与荣耀,更带来了自信与希望!(新华社记者王镜宇、徐征,有删改)3 . 如果把这则通讯的主要内容拟写成一则消息的导语,应该怎么写?4 .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郎平是怎样一位教练。5 . 这篇通讯除了与消息一样记述主要事件外,在表现手法上还具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加以阐释。记叙文阅读温情豆腐(1)公司对面新餐馆开张,热热闹闹地放鞭炮。在办公室里看过去,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家常菜馆。中午下班,几个同事约在一起,过去吃饭。(2)进门,一个女孩笑盈盈地迎上前来,领我们入座。女孩穿蓝色碎花上衣,蓝布裤,阔阔的裤脚,黑布鞋,蓝头巾,是店里的特色店服,和她神情中那几分乡村女孩特有的羞涩很相衬。十八九岁的样子,声音干净甜美,笑容真诚饱满。(3)把菜单递过来,我们凑在一起翻看,随意地。有同事问:“小妹,有啥好吃的,推荐一下。”(4)女孩抿抿唇,报了三两样特色菜,然后说:“我们店的蘸汁豆腐不错的,豆腐嫩,味道纯,又有营养,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点一份吧。”不像介绍其他菜品,一份蘸汁豆腐,她用了好多词来形容,口气,也有点迫不及待。,(5)“是招牌菜吗?”我抬头问她。她的脸忽然有点红了,摇头,小声说: “不是的,不过”声音又急促起来,“不骗人家,真的很好吃,可以尝一尝啊。”(6)我们都笑起来,菜单上,一份蘸汁豆腐不过6块钱,实在不是太值得去推荐,就要了一份。(7)菜陆续上来,包括那盘蘸汁豆腐,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不似市场上卖的豆腐那样水,颜色好看,味道也纯,像小时候吃过的农民挑去城里卖的那种豆腐;蘸的调味汁是韭花,也像自已家里做的,味道正正的。女孩没有撒谎,这道蘸汁豆腐虽不是店中招牌菜,但的确可口。(8)这时邻座来了其他烦客,女孩去招呼他们;又向他们推荐蘸汁豆腐(9)以后,几个同事常常来这家饭馆吃午餐,也常常会接受那个女孩的服务。她已认得我们,不再刻意推荐了,但总要试探着问上一句,还要蘸汁豆腐吗?问完了,脸依然会微微泛红。偶尔会拒绝,但大多时候,会要上一份。这样一道菜,花不了几个钱,又如她所说,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清爽的味道,每天吃,也不会厌烦。(10)也常常听到她对新顾客介绍这道菜,用词越发丰富,说起来越发流畅,只是不知缘故。(11)那天有同事过生日,过去吃饭,要了个小单间,没想服务的还是她。她说有个负责包间的女孩请假了,她来替。(12)因为有热闹事,我们破例要了些贵一些的菜。直到点完她也记完,忽然抬起头小声问:“今天不要蘸汁豆腐了吗?”(13)我们先愣了一下,然后都笑起来,成心要逗逗她,我问:“为什么总介绍那道蘸汁豆腐?是不是卖多了,你会拿提成啊?”(14)她的脸顿时红起来,不是以往那种羞涩的红,而是因为着急涨红了,急急摆手:“不,不是的,不是那样的.(15)“那为什么呢?”同事说,“你要是不说原因,以后我们再也不吃蘸汁豆腐了。”(16)女孩的唇又抿起来,低着头,沉吟一小会儿,小声说:“我说了,你们不许说出去。”(17)得到我们的保证后,她才说:“这些豆腐是我爸做的,韭花是我妈做的。我来城里打工,他们不放心,也来了,在城里租了个小房子做我们家乡的豆腐和韭花。我来了这个饭店,爸就决定把做好的豆腐送到这里来,这样,每天他们都能来看看我。开始老板不想要,爸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老板才答应卖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卖得好,就一直要,不好就算了老板不知道我是他的女儿.”(18)窄小的空间,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下来,只有女孩细细的声音,在慢慢描述一个关子爱和生存的温暖画面。一个沧桑的男人,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每天泡豆子、磨豆腐、做韭花,然后大清早骑着三轮车赶到这家餐馆。而他们心爱的女儿不管睡得多晚.也总会早早起来,装作无意碰到,帮他们把豆腐抬到后厨。没有人的时候,会亲会飞快取出一些小点心,或者水果,或者换洗的衣服,塞到女孩手里。而隔段时间,女孩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是她打工赚来的钱。那些钱,他们要攒起来,在家乡盖一栋新房子, 母亲还会留一些,做女孩的嫁妆。听完这些,我(19)女孩不再说话,怯怯地看着我们。好半天,竞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是过生日的小何打破沉默,说:“今天我生日,请大家每人吃一份蘸汁豆腐。”(20)女孩诧异地看着她,慌忙摆手:“别别姐姐,豆腐吃多了会腻的。”(21)“小妹,我们爱吃。”小何说,“真的爱吃。”(22)我们跟着附和, 然后催她,快写上啊,一人一份。(23)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起笔去写,眼泪却忽然就掉了下来。她边擦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了跑了出去。(24)从那以后,每次去吃饭,不管见到见不到女孩,我们都会主动地首先点份蘸汁豆腐,并告诉所有相熟的人,如果去我们单位对而的家常菜馆吃饭,请一定要点一份蘸汁豆腐。因为那盘豆腐里,装着一个动人的故事。6 . 根据文章(1)- (9)自然段内容,补全下面表格。 事件概括女孩神情态度(心情)“我”的神情态度(心情)(1)笑验相迎 开心,期待要求女孩推荐,女孩推荐豆腐(2)疑问菜陆续上桌/(3)7 .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23自然段划线句子。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起笔去写,眼泪却忽然就掉了下来。她边擦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子跑了出去。8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对女孩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小女孩形象。B从女孩在向我们推荐豆腐时脸会泛红,看出她是一个单纯,质朴的孩子;从女孩尽力帮父母卖豆腐,看出她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C一份小小的豆腐,包含了丰富而美好的感情。这豆腐里包含着女孩父母对女孩的关爱与呵护,也饱含着女孩的懂事与体贴,还饱含着善良的人们对亲情的珍爱与感动。D文章标题含义深刻,“温情”既是指豆腐中饱含父母对于孩子的拳拳深情,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还有社会的乐于助人的善意的温暖。E文章结尾处写到了“因为那盘豆腐里,装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与父母之间的可贵亲情。9 .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平凡底层人的“艰难”?请根据文章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感悟。链接材料4张假钞,一条人命。因一星期内连续收到四张假钞,62岁的小贩气急攻心倒在了水果摊旁。而令人不齿的是,就在老人猝死倒地之后,留下的700多斤水果被一些路人在半个小时内连买带拿一扫而空。这是几年前10月31日上午发生在湖南娄底市金谷市场的事。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穷人的风骨马德一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却不认识他。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来,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这样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我问,少了多少呢?“5元。”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要我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道失在何处的5元钱。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块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就算了吧,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好像突然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的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选自文学故事报)10 . 全文通过哪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11 . 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揣摩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12 . 联系上下文,并发挥想象,概括文中的闺女给父亲写信的要点。(至少三点)13 . 说说文中倒数第二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 . 联系全文,简要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虽乘奔御风(_)(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_)16 . 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B自三峡七百里中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方其远出海门今齐地方千里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18 . 填空。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_、_的特点。乙段从_、色、_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五、句子默写19 . 按要求默写。(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枯藤老树昏鸦, 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3)_,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4) 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6)博学而笃志,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7)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道出望乡之情的和急切之情的诗句: _,_。(8)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愁”的连续两句 _,_。六、诗歌鉴赏20 . 诗歌阅读。(甲)忆江南(其二)(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乙)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注释)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甲)(乙)两首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江南景物,(甲)词写的是_季,(乙)词写的是春末夏初。(甲)词直接抒发了对江南的怀念之情,而(乙)词则通过“兰烬落”“_”“_”等内容抒发了_之情。七、名著阅读根据阅读名著完成题目。21 . 判断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阐述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1)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_)(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_)(3)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_)22 .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