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2 . 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催生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南北朝时期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诗句。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汉民族古老的农耕文化传统,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稚拙古朴、自然风趣,粗犷浑厚、简洁灵活。可以说,剪纸充分表达了浓郁的民俗情趣,也展现了鲜明的艺术特色。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 . 在段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格独特、历史悠久B历史悠久、风格独特C悠久历史、独特风格D独特风格、悠久历史4 .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稚拙(zhu)古朴粗犷(gung)浑厚B稚拙(zhu)古朴粗犷(kung)浑厚C稚拙(zhu)古朴粗犷(gung)浑厚D稚拙(zhu)古朴粗犷(kung)浑厚5 . 对加点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浑厚的“浑”字最后一笔是竖,形式的“式”字最后一笔是点。B浑厚的“浑”字最后一笔是竖,形式的“式”字最后一笔是提。C浑厚的“浑”字最后一笔是横,形式的“式”字最后一笔是提。D浑厚的“浑”字最后一笔是横,形式的“式”字最后一笔是点。6 . 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当窗理云鬓当:应当 暖汤濯我足汤:烹调的流质食物B当窗理云鬓当:对着 暖汤濯我足汤:烹调的流质食物C当窗理云鬓当:应当 暖汤濯我足汤:热水D当窗理云鬓当:对着 暖汤濯我足汤:热水7 . 填入第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C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D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第一批三、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我是为你好吴淡如雅卿从小便想要做个好母亲。她不想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强悍的母亲和怯懦的父亲堪称最佳搭档,如果不是母亲早出晚归地做生意撑着这个家,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由于母亲太忙,难免疏忽了对雅卿姐妹的照顾。对她们的功课,母亲更是无暇关心,但如果考试成绩让母亲不满意,母亲总会说:“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女儿?老天真没眼。”然后,甩她两巴掌。“我是为你好!”最后,母亲总会补上这句话。母亲的疏忽使雅卿的成长过程充满黑色笑话。对雅卿而言,大学一毕业,马上嫁给现在的先生,当了全职家庭主妇,是她理想的实现。不少大学同窗还是单身,雅卿的女儿思敏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虽然不少同学经过多年奋斗,已经挂上响当当的头衔,几乎只有她从无就业经验,但雅卿一点儿也不后悔。她全心全意经营的温暖的家庭,就是她成功的果实;她努力参与社区活动,也赢得邻居主妇们的一致推崇;当义工也是她人生成就感的来源。她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直到这天接到一封信封上盖着“退回原址”的信。信上的字全是思敏的笔迹,雅卿一时好奇,马上把信拆开读了。信是思敏写的。徐志朋:我想做的不只是朋友。我再也没有办法控置自己,再不向你表白,我会疯狂的。自从那天小咪介绍你跟我认识,你的影子就天天浮现在我的恼海雅卿不自觉地拿起身边的签字笔,在“置”旁边打叉,写上“制”字,又把“恼”改成“脑”。然后,她又批了一行字:“你还没到谈恋爱的年纪。”思敏放学回来大发雷霆:“你怎么可以拆我的信?”雅卿强辩:“我不拆开,怎么知道是谁写的?”“你难道不认识我的字?你侵犯我的隐私权!”女儿发出前所未有的咆哮和抗议。“我是为你好!”雅卿拿出当妈妈的权威来,“小小年纪就写情书,像什么样!”思敏气呼呼地回到房里。过了十分钟,她背了个大袋子,当着雅卿的面出门去了。“你去哪里?待会儿就要吃晚饭了。”“我不吃!”思敏以看仇人的眼光瞪着她,“你是坏人!我再也不要吃你煮的菜!”说完,便冲出门去。雅卿对女儿的任性万分恼火,两眼像钩子一样直盯着女儿离去的方向,两脚却像柱子一样钉在原地,只剩嘴巴不自主地开启:“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女儿!老天真没眼!”思敏已不见人影,雅卿呆立原地,刚刚的话语犹在自己的耳畔回响。好熟悉的腔调这不是母亲最常抱怨的话吗?记忆的胶卷在她脑海中播放。她想,难道我解不开命运的毒咒,仍然跟我的母亲一模一样?饭菜逐渐冷却,先生还没回来。妹妹雅伦先打了电话来:“姐,你不用担心,思敏在我家吃饭。你真是唉,不晓得该不该对你说”“你说!”听到女儿安全无恙,雅卿的闷气已经解了大半。“姐,不是我说你,你跟妈一模一样,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不、不,不一样!”雅卿说,“妈从不照顾我,而我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她:妈只忙外头,我可是百分之百奉献给家庭!”“你当然是个好母亲!”雅伦以婉转的口气打断她的话,“可是姐,你实在不够善解人意!你的个性太强,难以和女儿亲近,和妈殊途同归!”雅卿老大不高兴:“你倒说说我哪里不对。”“你呀思敏曾经告诉我,你做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的,非得敲锣打鼓让大家知道才甘心。她怕你将她的事大肆宣扬,那她会觉得很尴尬”“我会这样吗?”“怎么不会?每次思敏哪一科考不好,你就会跑到学校和她的老师沟通。思敏说,每个老师都知道她妈妈不是省油的灯,一来学校,就是一副赤手空拳、伸张正义的模样!”雅卿苦着脸,哭笑不得。她不想和自己的妈妈一样,却仍然做了个失败的母亲。“你别难过,亡羊补牢还来得及。思敏要跟你说话。”“妈,”思敏的声音细如苍蝇振翅,“妈,对不起,我收回我的话。”思敏说过什么,雅卿已经忘了。她的胸口好像堆积着什么,许久才问出一句:“吃饭没,你?”“在姨家吃过了,”思敏说,“妈,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吃你煮的菜。我不该说我再也不吃你煮的菜”“没关系,”女儿的安慰,使雅卿两颊挂满泪水,“是是我该说对不起!”她忽然想到自己嫁人时母亲和她之间的风波。母亲说:“一念完大学就嫁人,没出息!”她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我就是不想像你一样有出息!只要我老公有出息就好了!”这句话,应该深深刺伤了母亲的心吧!温柔懂事的思敏先向自己说抱歉,化解了一场母女危机。但倔强的自己,何曾向母亲道过歉呢?和她一样倔强的母亲,也永远失去了跟女儿道歉的机会,遗憾而终。“我是为你好!”天下的妈妈都以为自己的付出是为孩子好,但孩子究竟能接受多少?雅卿向女儿说出“对不起”的同时,觉得墙上照片中的母亲仿佛也露出了一抹微笑。(节选自人生以快乐为目的,有删改)8 . 依据文章 1-14 段内容,填写下表。对待家庭对待女儿母亲雅卿9 . 仔细研读第 27 段的划线句:思敏说过什么,雅卿已经忘了。她的胸口好像堆积着什么,许久才 问出一句:“吃饭没,你?”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10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写了两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B文章选取母亲和雅卿所说的一句相同的话“我是为你好”作为标题,别具匠心,有以下作用:作为线索 贯穿全文,又含蓄地揭示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等。C母亲的人物形象和雅卿的人物形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母亲没有很好地关注孩子, 并最终也没有明白教育孩子的真谛。D文章第14段写雅卿“两眼像钩子一样直盯着女儿离去的方向,两脚却像柱子一样钉在原地”,这句话采 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雅卿当时对女儿很生气,不想去追。E第32自然段写雅卿“觉得墙上照片中的母亲仿佛也露出了一抹微笑”,是因为她觉得或许母亲也想对自己 说一声“对不起”,她代表母亲说了,母亲会感到轻松和欣慰。11 . 请概括女儿思敏的形象特点。雅卿对女儿的教育方法有何变化?并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 谈谈你对理想的教育方法的理解。(链接材料)班主任老胡被学生称为“老虎”。有一次,班长向老胡举报同学小麟在寝室里偷看网络小 说,看完后就偷偷藏在柜子里,还要带着老胡去搜查柜子。老胡没要他去,也不搜查柜子,而是把小麟单 独叫出来,严肃地问小麟有没有偷看网络小说。小麟犹豫了一会儿,承认了错误,并主动交出了小说。很多年以后,小麟还记得这件事,他一点也不恨老胡,反而很感激他。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下面小题。三种诸葛亮邓拓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12 . 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13 . 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4 . 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_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_15 . 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四、句子默写16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4)亭亭山上松,_。(刘祯赠其弟(其二)(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6)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朱敦儒相见欢)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相:察看;戏:开玩笑;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子规:杜鹃鸟。17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往相田得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遂往求疗/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D是日剧饮而归/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18 .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物理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国际学校2025届物理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崇明县名校2024-2025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中学2024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三门峡市重点中学2026届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高新逸翠园校2026届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盟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雨季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DB32-T 4165-2021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
- 疗愈人心的创业:90后打造“青年养老院”
- 支付合规性评估方法探
- 2024年个人与公司走帐协议书模板范本
-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4年初中生物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 JT-556-2004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及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测量方法-PDF解密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