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杭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从全国157家政府服务热线中脱颖而出,荣膺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B他恭敬地对梁教授说:“很荣幸能够成为您的高足,以后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还请您不吝赐教。”C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现场惨不忍睹。D布丽拉尔森化身惊奇队长参与复仇者联盟4的拍摄,因在“传奇的英雄们”面前表演而显得格外兴奋的她,已迫不及待想与大家分享剧情。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悠闲恳切陡峭浩浩荡荡B商酌竹蔑笼罩颠沛流离C钦佩忏悔挚友诲人不卷D咀嚼高梁丰饶千钧重负3 . 下列各句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写的水经注,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B“一抬头,只看见一块巴掌大的一块天”。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病句,正确的修改方法是把“看能否”删去。)D“他从来没有向我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提出要求”。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建成后, 近500万左右的盐城百姓将喝上优质水、放心水,长期困扰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B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不仅为了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更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C演员的诞生海报用星空、月亮以及璀璨的星星,来寓意那些梦想着在人生舞台上尽情表演,并且怀揣演员理想。D市委领导强调,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打造富有特色的水岸森林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骊歌(l)盔甲(ku)磐石(pn)苦心孤诣(zh)B悲怆(chung)呓语(y)谦逊(xn)花团锦簇(c)C涟漪(y)妖娆(ro)汲取(x)顶礼膜拜(m)D倏忽(sh)惬意(xi)俨然(yn)讲信修睦(m)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有删改,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6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7 .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8 . 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 (A美观 B壮观有 C奇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 (A支持 B支撑C支架)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zhu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9 . 为文中的空白处选择准确的词语。_10 . 文中画线语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设计”指的是什么?11 . 这一自然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12 . 选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13 .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中的“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二)泠泠风雨声胡竹峰平日偶得闲情,我会看看碑帖里笔墨的旧影心迹,古琴素手纸窗瓦屋灯火青荧天与地合,意与神会,情通自然。意与神兮如痴如醉,情通自然兮惠风和畅。春雨绵绵,阴寒不散,夜里悠悠忽忽读了些旧人诗词。元人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云:“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瘦金书我很熟,想起小时候玩过一枚“大观通宝”铜钞,钱文正是赵佶手笔。赵佶的帖读过不少,千字文牡丹诗。瘦金体的线条仿佛金戈银丝,有一年把玩秾芳诗帖,看久了,越发觉得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手不敢触。我看瘦金体,老想到春秋时候的尖首刀币。秾芳诗帖,大字楷书长卷,每行二字,共二十行,清人陈邦彦曾题跋道:“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瘦金体之味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要说书法,宋人文章也涓涓始流一派文气,不像唐朝欣欣向荣、郁郁勃发。唐人写时间流逝无可奈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却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唐朝人慷慨,宋朝人感慨。慨慷常常是壮士,感慨往往为道家,宋徽宗恰恰是道君皇帝。中国艺术,道家的痕迹处处可见,阴阳为骨,无为是表。前些时日读易经,象曰:“风行水上,涣。”大意是水上见风,涟漪泛起,散而不乱,涣然而和,成自然之象。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静,瘦金体是异数。每见瘦金体,像在冬天的梅园游玩,老树新花,四周一望,虚室生白,全是一片吉祥。有回在朋友画室玩,他运转提顿写瘦金体给我看。想起当年的赵佶,一笔一画运转提顿在汴京皇城里自得其乐。瘦金体的精气神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更多还是入世的。我读赵佶书法,读出自得其乐天下与我何干?且写字画画去,差不多是那样的字外音,赵佶的字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像钢丝。书画家白蕉说:“瘦金体的线条,未必输给颜真卿的线条。”瘦金体是文人字,并非帝王字。到底什么是帝王字,我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文人字,我更说不清。我只能说自得其乐是文人字,旁若无人是帝王字。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佶、董其昌的手迹一片自得其乐或者洋洋得意,唐太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手迹旁若无人或者居高临下。字从心出,心惜字形,有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有人战战兢兢进屋来,有人桀骜不驯,有人规规矩矩,有人放肆泼辣,有人内敛斯文赵佶好诗,好画,好歌舞,好花岗岩,好李师师,好鲜衣骏马,好美食华灯,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鸟,本是纨绔儿,可怜帝王身,糟蹋了一身才华。学.科网瘦金体,又名瘦筋体。瘦金体三字有风雅气,瘦筋体三字有稼穑味。瘦筋,筋瘦,夏天,从水塘里挑水浇园的农夫筋瘦筋瘦。叶圣陶先生有文章说:“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每见瘦金体,总想起紫赤的臂膊和肌肉突起的小腿。书法的奇妙在于,每个字的点画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绵动感产生出的墨迹之美,我对书法的兴趣,严格说来是对墨迹的沉迷。宣纸上,中国文化轻流徐淌。墨迹间,前人气息屡屡不绝。(节选自2015年4月人民文学有删改)14 . 15 . 本文以“泠泠风雨声”为题,有何妙处?16 . 17 .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瘦金体的特征。18 . 19 . 联系全文,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20 . 21 . 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带给你的启示。三、句子默写22 .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狼。B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D料峭春风吹酒醒,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E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F出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根据课本内容,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描写塞外风光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各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朕:皇帝自称。23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标3处)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2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嗜:_(2)弗之怠之: _(3)宋濂尝与客饮尝:_(4)濂具以实对具:_25 . 翻译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26 . (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27 . 甲文中,宋濂得以博览群书的原因有几点,试分条概括列出?五、诗歌鉴赏(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龟虽寿曹 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8 . (小题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29 . (小题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暮年的理解。六、名著阅读30 . 名著阅读(1)创业史是小说家_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以_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告别老一辈单打独斗、创立家业的狭隘思维,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_事业而奋斗的故事。(2)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文中A处的人物是_,小说通过_、_等情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