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贵阳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贵阳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贵阳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贵阳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去采访那位老兵,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还是记忆犹新。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C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播以来,广大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部书研究视野宏大而详尽,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之作。B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C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D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35个先进集体和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3 . 下面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分别是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A主语:国家谓语:保障B主语:国家、社会、家庭谓语:依法C主语:家庭谓语:依法D主语:国家、社会、家庭谓语:保障4 . 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即使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通常是消息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二、现代文阅读5 .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1)新闻阅读中新网湖州10月11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11日,浙江东林一片劣五类水质水域上,成排坐落在浮床上的水上无土栽培水稻(以下简称“水上稻”),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丰收景象。“水上稻”,顾名思义,种植在水中的稻谷,是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研究成功的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通过将水稻种植在特制浮床上,使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吸取养分,全程不施化肥农药,不仅能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还可一定程度净化水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浙江东林,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2019年5月,该镇秋粮家庭农场主蔡秋良引进“水上稻”技术,在自家的两亩水域上进行试种。“从目前情况看来,试种算是初步成功。南方水资源丰富,很适合水上稻的生长。”当天,74岁高龄的李必湖亲自来到现场“督工”。看着“水上稻”在浙江扎下第一批“根”,李必湖心中感慨万千。“中国人口发展基数大,耕地又在不断减少。三五十年后,我们的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退休后的李必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脱离传统土壤种植模式,拓展粮食种植面积?2008年,李必湖开始尝试“水上稻”栽培模式。水上种稻谷,水下养鱼虾。第二年,在他的家乡湖南怀化,第一批“水上稻”成熟,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比地上水稻高出数倍。湖南、贵州、福建、广西几年时间下来,“水上稻”已在中国6个省份进行试点并大面积开始推广。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水上稻”栽培技术也不断升级,如今已具备净化水质功能。富营养化水体中超标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给水稻种植提供了天然肥料。“富营养化水体如何治理,是一个全球化的难题。”李必湖介绍,当下处理水体富营养化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类别,“物理处理成本高、化学处理容易将水中生物全部消灭,只有生物处理方式最为妥帖。”“水上稻”净化,便属于后者。根据试验,水质越差的水域,“水上稻”产量反而越高,净化能力也越强。阳光下,农场雇工挥舞手中镰刀,收割着沉甸甸的“水上稻”。据悉,东林今年每亩“水上稻”预计可生产800至1000斤大米,产值达10000元人民币左右。请给上述新闻拟一条合适的标题。请问新闻中划线部分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2)新闻采访湖州某中学的小记者们对漂在河中的“水上稻”很感兴趣,准备采访秋粮家庭农场主蔡秋良。请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链接资料)材料一: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材料二:虽然是第一次尝试河面上种稻,但蔡秋良胸有成竹。蔡秋良已种了10多年田,目前农场有粮田1000多亩。他在抖音上看到外地农民在河里种稻,还种得很好,于是就出去参观考察,跑了许多地方,学习育种、种植和建配套设施等。“不仅能在外河里种稻,在鱼塘里也能种,浮板还能为鱼类提供庇护,探索稻鱼共生的升级版。”蔡秋良坦言,河面上种稻的产量会稍低一些,但由于接近有机品质,可以走精品稻米的市场路子。他打算在城里设直营点,吆喝他的“河上稻”米。(百度百科 浙江在线 有删改)时间2019年11月16日地点湖州东林镇蔡秋良家的鱼塘边采访对象蔡秋良采访目的_采访方式直面采访采访问题_(3)新闻写作请根据任务二中的采访提纲和已有的信息,完成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稿。要求:(1)根据中心思想,先写好标题和导语,电头可省略。(2)保证新闻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完备和准确。阅读下文,完成 下列小题。母 亲 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 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 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6 . 仿造下面的例句格式概括母亲的行为举止和形象特征。例句: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母亲理解并安慰我,说明母亲坚韧顽强。(1)在艰难的岁月中,母亲_,说明母亲_。(2)在辛苦劳作时,母亲_,说明母亲_。7 . 写出你对第小节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8 . 本文题目是“母亲”,但文中为什么写父亲和爷爷?9 . 请你写出“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我”脑海中翻腾的 原因。三、句子默写10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朱自清春)(2)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沾衣欲湿杏花雨,_。(志南和尚绝句)(4)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5)夕阳西下,_。(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1 . 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12 .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13 .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禹锡母亲年纪大了,跟儿子去上任有诸多不便。B刘禹锡的母亲去柳州生活会水土不服。C刘禹锡最后去连州做官了。D柳宗元担心,刘禹锡去播州任刺史,可能致使母子分住两地,刘禹锡无法照顾母亲。14 .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15 . 联系上下文,按你的理解解释并谈谈“草”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16 . 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2)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17 . 请结合文章简要评价柳宗元。六、名著阅读18 . 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小明打算以电影哪吒中的台词“我命由己不由天”为主题,写一段人物评说。请你帮他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其相关故事写一段文字,不超过80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