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文化自信、知识付费、弱势群体_第1页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文化自信、知识付费、弱势群体_第2页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文化自信、知识付费、弱势群体_第3页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文化自信、知识付费、弱势群体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文化自信、知识付费、弱势群体 别让假景点折磨我们的文化自信 卖凉皮和炒面的法式购物中心、表演美女吞蛇的宙斯神庙、养驴和河马的十二生肖岛这个号称“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的安徽八里河景区,堪称最霸气5A级混搭景区。 在这里,似乎能够真正实现“不出国门看世界”了。比如,“世界风光”景区,就有着仿照希腊神庙,凯旋门,众议院等等各种国外建筑,当然还有国内建筑,比如北海白塔,书画长廊,还有苏州园林等等建筑。总之,只要世界上有的,人家这里都要有。 其实,山寨景点如果不涉及侵权,如果不是没文化的粗制滥造,只要不侵犯公共利益和坑害游客,有那么几个也未尝不可,是赚是赔,只要老板不在乎,别人也不必计较。比如横店影视城,这也是一对一完全复制的,也同样受到一些游客的欢迎。 但是,涉及侵权以及粗制滥造的山寨景点,其带来的后果却不容忽视。比如河北石家庄的“狮身人面像”,仅花2个月就造成,结果,被埃及文物部门认为是侵权,一纸诉状告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及方面认为,山寨建筑对细节的处理与原版存有较大差别,会导致游客对埃及古文物原貌的了解失真,进而影响埃及旅游业的发展。2016年4月21日,该雕像被拆分。2018年6月,该雕像又重新归来。2019年1月10日,复制版“狮身人面像”再一次被拆分。这其中的监管和经营思路令人困惑。 也许有人说,北京世界公园、深圳世界之窗也是复制,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实事求是的说,在上世纪90年代,绝绝大部分人还没有条件和经济水平走出国门看世界,微缩景观满足了广大游客想看世界而不得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老百姓日渐富裕,对旅游的要求也日渐提升,普通家庭玩个新马泰一周游也稀松平常。而纵览北京世界公园、深圳世界之窗的经营之路,也有效益下滑的时候,所以他们也探索通过创新来延续其生命力。比如深圳世界之窗2018年门票收入四亿,主要经营指标名列全国旅游景区前茅,关键是其善于创新,开创了以文化主题包装参与性娱乐项目的发展途径,使景区实现从纯观赏型到综合娱乐型的转变。 山寨景点萝卜快了不洗泥,说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与优质产品的供给匮乏、尚显粗糙的旅游服务之间还存有矛盾与错位,说明一些地方还缺乏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自信,说明一些地方创新的水平不足,说明一些地方的旅游监管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面前还缺乏长远规范行业的内在动力与紧迫感。 当前,出国游继续升温,但游客在国外遇到的维权纠纷也多起来,而国内游因为一些地方景点的同质化也不能让游客满意,这是一次倒逼,也是一次机会。要看到,我们在民族文化符号和地域风情符号的挖掘与传播层面,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无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可供挖掘,只要善于分析研究市场,善于创新,善于从全域旅游上开拓思路,紧紧抓住地方旅游的特点,才能逐渐实现旅游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山寨景点也将逐步成为历史。 所以,一些地方急需摒弃浮躁,要放远眼光,少些盲目的经济挂帅,多些精准的文化涵养,通过文旅融合,把地方旅游做大做强。(丁慎毅)纾解知识焦虑别只寄希望于知识付费 知乎Live、喜马拉雅听书、豆瓣写作营、混沌大学近年来,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户从起初的质疑、不习惯,到如今乖乖上缴钱包。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用户交了钱,就真的能学到知识吗?(5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伴随着2016年中国付费元年的到来,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开始迅速增长,相关数字显示,2018年已经达到2.92亿人。而且,艾瑞咨询发布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知识付费产业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由此可见,知识付费所具有的共识性以及强大的市场潜力。 不难理解,知识付费背后有着人们知识焦虑的因素。尤其是,日新月新不学则退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如专家指出,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令那些“大部头”书籍变得难以下咽。而知识付费的出现,正好能够缓解人们的焦虑,补充心灵上的空虚。加之技术条件的完备和移动支付习惯的普及,知识付费也就水到渠成。 但同时也应理解到,知识付费的背后也并不见得能够学到知识。比如,知识付费用户规模看似庞大,但其中不乏付了费而没有享受服务的用户。就有的消费者就表示,自己买了很多课程,但是真正看过的却没几个。同时,上述报告也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仅为30。可见,纾解知识焦虑不能只寄希望知识付费。 此前就有媒体评论,用深阅读来纾解知识焦虑。诚如其言,无论是避免自己的知识短板,还是单纯纾解知识焦虑,关键的是“要对自己有清醒的理解和了解,对时代和社会有自主的观察和判断。”简言之,要明白自己该补充哪些知识短板,然后踏实下心来静心阅读,甚至有必要亲自实践。切莫为了跟风或者为了脸面追求错位的知识付费。 纾解知识焦虑也需要个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如,少一些与他人的比较,有的时候烦恼都是“比”出来的,知识焦虑有时也未尝不是如此,准确理解自己的优劣势,就会少一些“比”出来的烦恼;不能让知识焦虑左右自己的人生,太过追求完美、太注重自我、太看重事物的结果、太注重他人评价等,都可能诱发知识焦虑,故此当加以规避。 当然,更为期待的是知识付费须以优质的内容为核心。以此前的报道为例,一边是知识付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一边却是知识付费产品侵权行为屡屡出现,盗版产业链也悄然形成。这显然是与法治精神相悖的。故此,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真正解决用户的知识焦虑,才是知识付费产业发展的方向,更是知识付费的使命所在。(杨玉龙)“教听障人士开车”呵护弱势群体权利与尊严 “听不见声音,能考驾照吗?”2012年,做了4年驾校教练的莫贵兴首次收到这样一条短信。自此,他成为广州最早教听障人士驾驶机动车的教练之一。截至当前,他已协助50多位听障人士拿到驾照。近日,他告诉记者,“只要他们来,我就不会拒绝。”(4月28日新京报)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听障人士并不适合驾驶;毕竟,在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的风险社会,听障人士开车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安全焦虑。敢于天下先的“教听障人士开车”并非自弹自唱,而是在制度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弱势群体实行“弱势补偿”,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享受驾驶的权利。 按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规定,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的听障人士,能够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听障人士开车”不能沦为“纸上的权利”,而是要变为生动、鲜活的事实。这个切,显然离不开驾校教练和公共部门的努力。 伴随着社会变迁,我们逐渐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小汽车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逐渐从精英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作为一种正当的利益诉求,听障人士开车上路不能被忽略和漠视;“再卑微的骨头,也有江河”,听障人士开车上路不但让他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快捷,也能够减少歧视与社会排斥,促动他们的社会融入。 与普通人相比,听障人士学车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驾照更低。虽然听障人士在听力上有些薄弱,但他们学习和做事更加用心和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此外,他们的车感好,动手水平很强。就此来说,只要打破制度壁垒和人为藩篱,“听障人士开车”就会从梦想照进现实。 那种先入为主地断定听障人士不适合开车的做法,表面上是对听障人士的一种保护和关爱,实际上却限制了他们的权利,损伤了他们的尊严。长期以来,残疾人都被视为一个同质性的整体,往往被塞进一个共同身份标签之中,开始一段相似的命运,接受相似的对待。除了“生活上多一些保障”之外,残疾人还有着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需要。不论是“世界那么大,他们也想去看看”,还是残疾人需要更加便捷地出行,让残疾人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