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鲁迅呐喊B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羊脂球C不求甚解丁肇中现代作家D孤独之旅曹文轩草房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村庄来信余继聪暮春前后,工作比较忙,几乎把我们的村庄忘记了。我们的村庄,却没有忘记我,牢记着寄居在城市里的我这个村庄子弟,频繁给我来信,告诉我小春丰收的消息。 有一天,中午下班骑着自行车回家,突然不断有小东西飞扑来脸上,虽然小,竟然把脸撞得痛痛的。我戴着眼镜,还是不能完全防止小飞虫撞进眼里。只好拼命眨眼睛,想通过眨出眼泪,缓解疼痛感,并且让泪水把这些小飞虫冲出来。这些小飞虫是几乎要被我忘记了的村庄的小蚜虫。我只好把自行车停靠到街边,慢慢眨眼睛,心里对这些小老乡是又爱又恨。 它们都长着小小的翅膀,像一封封展开的信,会飞会动的纸张,从遥远的村庄里飞进城市里来,好像就只是为了给我捎来村庄小春作物丰收了的消息。村庄人厌恶蚜虫。此时,我却是“他乡遇故知”,却觉得它们很可亲。它们是村庄捎给我的信。读着村庄的来信,我心里浮现出,村庄的亲人们正在割蚕豆,割油菜,割小麦,割大麦的景象。它们像一页页零乱的信笺纸,究竟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读懂了它们捎进城里来的消息,村庄丰收小春了的消息。究竟又有多少人稀罕它们用生命终结的方式捎进城市里来的这个消息。细心一看,它们躺满城市的地面,只是因为它们太小,太卑微,大家不注意罢了。而且,它们死得英勇壮烈悲惨,却默默无闻。村庄,还以另外一种方式给我捎信。一辆辆由村路上驶进城里来的汽车轮子上、肚底上,都会由于不小心,被村庄偷偷摸摸塞上一些麦秸、蚕豆秆、油菜秆,走着走着,这些麦秸、蚕豆秆、油菜秆就掉了下来,躺在街道上。我知道,这是村庄偷偷揣进司机和汽车衣襟里,请他们免费给我们这些寓居城市的乡村子弟的家信。见到这些家信,我总是很爱读,很开心,觉得寓居的陌生城市有了一丝亲切感。 春天的早上,总有花喜鹊、画眉鸟飞进城里来,在人们眼前起起落落,快乐地鸣叫,还有布谷鸟的声音远远传来,村庄的辛劳者小蜜蜂误入城市来。这些,也是村庄托阳光和它们这些小鸟给我捎来的信,告诉我,我的村庄和亲人们还在。 村庄还以很多方式给我捎信进城里来,一箩埋在麦秸或者干松针里的土鸡蛋,几罐野花蜜,一挂腊肉,一盆泥鳅,半麻蛇皮口袋红薯,几个老南瓜,几包嫩苞麦,都是村庄的来信,上面有母亲的手印,父亲的气息,姨妈的声音,亲兄弟堂兄妹的影子。虽然我住在街市深处,村庄照样要执著地找到我,给我捎信来,告诉着我村庄的一切信息。而母亲父亲,亲人们,总是还不太习惯托别人捎信,常常亲自给我送信来,一袋新稻米,一箩红柿子,数十个红梨,几把青葱红蒜,几棵青菜,很多黄瓜苦瓜小南瓜,还有青辣椒红辣椒,这些村庄的物产都是村庄的来信。我怎么给村庄回信呢?村庄就在十几里外,我本应该常常回去,给村庄送回我的消息。可是,我教学任务重,我抽不出一天时间回去。愧对村庄,我只能给村庄打电话。可是,父母亲,村庄,都觉得打电话生分,不习惯用。我也想给村庄写信,但更显得生分,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动笔,邮寄一封信到十几公里外的村庄里要十几天甚至一个月。 我也曾偶然在电视上露过几次面,亲人们看见了,进城来,常常转告我。这大概可以算作我无意中写给村庄的信。我还常常写一些小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但是村庄是看不到这些报纸的,我的亲人乡亲们,统统看不到。我无法告诉他们,也不敢告诉他们,我“忙”得没有时间回信,送信,竟然还有时间写文章。(云南日报2017月9月1日,有删改)2 . 请简要概括村庄通过哪些方式给我来信?3 . 文章结尾处“我忙得没有时间回信,送信,竟然还有时间写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 . 文章的第段中“一袋新稻米,一箩红柿子,数十个红梨,几把青葱红蒜,几棵青菜,很多黄瓜苦瓜小南瓜,还有青辣椒红辣椒”,作者不厌其烦罗列了村庄送来的东西,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而母亲父亲常常亲自给我送信来”中“常常”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牵挂。B“村庄亲人们正在割蚕豆,割油菜,割小麦”运用排比表现了丰收的繁忙。C“我怎么给村庄回信呢?”运用反问巧妙地由“村庄来信”过渡到“我”的回信。D文题“村庄来信”中“村庄”不仅仅指生活过的村庄,还指村庄中的亲人、乡亲。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足球进校园新学期伊始,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改革春风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国内现状)(专家观点)作为校园足球的形象大使,前国脚郝海东近日接受了腾讯体育的专访。腾讯体育:您也是一名父亲,您的孩子也在踢足球,那么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踢足球会影响学习,如果要想踢得好,甚至还要放弃学习,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和校园足球推广大使的双重身份,您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郝海东:足球不应该完全脱离学校和家庭,踢足球不会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踢足球比起其他体育项目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在绿茵场上不停地高速跑动,弹跳,身体对抗,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踢足球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此外,足球场上分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等几个位置,相互之间要有默契合作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喜欢踢足球的人一般都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作为比赛,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队伍输,因此通过比赛还能培养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你们可以问问踢球孩子的家长或是老师,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比他们不踢球时反而更好。腾讯体育:您认为校园足球要在全国推广,还存在哪些问题?郝海东:校园足球的推广任重而道远,很多中小学都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地,有的学校人均操场面积只有1平方米,如果人人踢足球,怎么踢?还有,现在懂足球的体育老师实在太少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下决心去努力改变的。腾讯体育:前不久,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您认为,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涌现出一批我们自己的新的足球人才?郝海东: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是不是我们能够保证有时间、有场地、有专业的人员指导孩子们去踢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在10到15年之间会涌现出大量的足球人才。而且还得有这么一个系统的保障,从小学初中到大学这中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够自己选择,天赋好的可以进入职业足球联赛,其他的孩子也能够进入大学学习。(选自“腾讯网”)(他山之石)日本的百年规划1950年日本足协提出百年足球振兴规划,其中50年的节点要办世界杯,100年的终极目标是夺得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算是完成了50年目标,2011年日本女足赢得世界杯冠军,从某种考核标准来说,百年伟业已经提前完成了。日本中小学的足球课是百分百普及。比如U12,也就是小学阶段最高水平的比赛,日本全国的队伍有8000多支,算算参赛人数接近10万。家长们、亲朋好友去观看比赛的热情,和世界杯差不多,还有全国直播,非常有氛围。法国的青训调整法国足球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也经历过低谷,法国足协开始思考调整青训营。他们将青训年龄由原来的6到13岁调整到了5至12岁,也就是说5岁就可以接受足球训练,一岁之差对于教学内容也有调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和体能的比重是50%,现在技术的比重占到了80%。1998年法国拿了世界杯,2002年拿了欧洲杯,法国足球重现辉煌。德国“天才培养计划”从1990年开始,德国足球逐渐开始走下坡路,1998年法国世界杯1/4决赛遭淘汰,2000年欧洲杯小组赛出局。2000年,德国启动了一项被称为“天才培养计划”的革新行动。整个计划持续了10年,德国足协每年投入8000万欧元用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经费用途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教练员的薪水等;二是足协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让球员从青少年校园足球向职业足球转变;三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全国各地潜力球员进行资料收集,使“天才球员”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挖掘。德国经过10年的努力,2010年获得南非世界杯季军,2014年获得巴西世界杯冠军。(根据有关材料整理)6 .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课外辅导占有了学生部分的课余时间,这使得学生的课外活动难有时间上的保证。B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对足球进校园持反对态度,他们只是出于对孩子的成绩的考虑。C足球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因此,学校要把足球课当成重点来抓。D从青少年就开始着手培养,我国的足球运动就会成功,日、德、法等国就是证明。E我国的足球运动要发展壮大,不是仅靠国家的一纸规划就能做到的,还需多方努力。7 .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8 . 专家认为踢足球对学生有哪些好处?9 . 日本、法国、德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共同点是什么?10 . 读完上面的文本,关于发展校园足球,请你给下列对象提一些建议。(1)对家长的建议:(2)对学校的建议:(3)对政府的建议: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祖父和他的牛赵畅祖父爱牛,是因为从小就与牛打交道。对地处浙东四明山麓的小山村而言 ,耕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没有耕牛,庄稼的收成就无法保障。因为家里养了牛,孩提时的祖父,白日便天天与牛在一起。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祖母家,颇能感受祖父对牛的爱怜。祖父赶牛耕田时,似乎很少吆喝,虽手握竹鞭,但那竹鞭小得似乎只能用来挠痒,且只是悬而不抽。(1)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渐渐地,我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每当田间休息时,祖父并不急于吃我送去的点心,而是将牛牵到田塍旁的水渠边,先让牛饮水解渴,再让它吃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料。看着牛不慌不忙、舒心惬意地吃着草,祖父这才安心地坐下来吃点心。(2)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用他那长着老茧但却结实有力的手“啪”地按向耕牛的臀部一侧。未等我反应过来,祖父已经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原来,他拍死了一只体积硕大的牛虻。他神情严肃地说:“这牛虻最讨厌,总是吸牛的血,若时间长了,叮咬的次数多了,牛会生病的。”每次耕田回来,祖父总是赶牛下溪滩,用他那把自制的大板刷替耕牛洗澡。到了暑天的晚上,祖父还会在牛棚一隅点上一堆驱坟蝇的草,以确保耕牛能睡上一个安稳觉,好好恢复体力。冬天是耕牛歇息的时光,一般养牛者只是牛给准备一些稻草吃就完事了。然而,祖父还是会千方百计地去一些山坡暖阳处找寻青草。即便是准备稻草,他也是精心挑选。牛棚的窗户破漏了,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自己动手去修。年三十的傍晚,他还会烧一锅粥并掺和些蔬菜给牛吃。他笑呵呵地对家人说:“人要过年,可别忘了牛。没有牛的帮助,哪来丰收?”同样的牛,大凡经祖父打理过的总是长得格外的膘肥和健壮。按祖父的说法,那就是“一分投入一分产出,放水则必缩水”。养了这多年的牛,牛会老,也会死,村里人称为“倒”。按照传统的习惯,以及当年的政策规定,牛只有“倒”了,才可宰牛并分配给各家各户。祖父祖母家,有时能分到一二斤牛肉。无论是宰牛的现场抑或家里烧煮牛肉之时,祖父总是在自言自语“罪过罪过”中远走,去亲戚家做客。祖父九十三岁以前还在放牛,只是不同于当年为生产队养牛,这牛是他自己买的。他说,看不到牛,心里堵得慌。因为牛,祖父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充实。尽管农村而今实现了机械化耕田,这牛已然失去了它本来耕田的价值,但祖父还是像先前那样爱着他的牛,视其为伴,精心侍弄,毋敢懈怠。有一年,祖父将养了几年的一头牛转让给了附近村里的村民,可想不到,几个月后它竟偷偷跑了回来,细心的祖父发现这头牛的身上有几处伤痕。祖父爱怜不止,于是跟人家商量,又把它买了回来,直至善终。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淳朴认知。须知道,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祖父走后,我记得最深的,恰恰是他赶着拖犁铧的老牛,耕耘在小山村无垠的土地上,翻飞一坨坨肥沃的泥土,像一种丰收的预告。11 . 文章围绕“祖父和他的牛”主要写了五件事,请结合下表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的三件事。段落内容概括_休息时祖父先让牛吃喝然后自己才吃饭_自己买牛放,相伴度过晚年12 .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1)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2)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3 . 结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4 . 文章写祖父和牛,却有许多文字写别人对待牛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脱题,为什么?15 .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三、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田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论语16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C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17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不亦说乎D尊君在不18 .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B博学而笃志/人不知而不愠C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19 . 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B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C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20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四、句子默写21 . (1)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2)志存高远,才能让生命更有力量。雁门太守行中,李贺用“_,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报国之志;龟虽寿中,曹操用“烈士暮年,_ ”勉励自己自强不息。除此之外,你能想到一联励志的古诗是:“_,_”。(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五、诗歌鉴赏古诗词阅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2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所描绘的图景。23 . 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名著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节选)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