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5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5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5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5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5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测试题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1恩格斯在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恩格斯意在说明基督教()a适应了封建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需要b是封建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d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解析:选a依据材料“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宗教”分析可知,基督教适应了封建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说法片面,排除。2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解析:选a国王的加冕必须经过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故选a项。3图中的人物被称为“14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包括()a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b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c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d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存在解析:选c威克里夫认为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教条,他尊崇圣经的权威。故选c项。4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解析:选c天主教会对“异端”进行残酷镇压,是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神权地位,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其说教的虚伪性。中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天主教会的说教不断受到冲击,其神权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故选c项。59621806 年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伏尔泰称之为“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这个阶段的德国()a首倡了文艺复兴b发生了宗教改革c结束了民族分裂d完成了工业革命解析:选b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最早开始于德国,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该阶段德国史实不符。6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质”类问题的解答方法,要体现这场运动的阶级本质和斗争对象,c项看不出实质;a、b两项表述不属于“实质”,只是这场运动的形式而已。所以选d项。7“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解析:选b根据材料“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说明“宗教改革”一词,并不能反映该运动的根源、本质,故b项正确。8马克思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口中的“他”是()a彼特拉克 b但丁c马丁路德 d伏尔泰解析:选c“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指的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故c项正确。9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a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b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c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d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解析:选c根据材料“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说明马丁路德主张皇权高于教权,消除教皇干预强大的德意志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101517 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否定信仰上帝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d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解析:选c从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可知马丁路德改革否定教皇和教会的作用,故c项正确。11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与“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基本一致b使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c把人们从繁琐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解析:选d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12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这种“曲解”()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解析:选c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宗教,故c项正确。13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教会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选a由材料中的信息“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完全靠上帝恩赐”可判断选a项。14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加尔文教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解析:选a由“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15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这反映出英国()a不承认罗马教廷b世俗王权不断加强c把新教作为国教d推崇宗教信仰自由解析:选b根据材料“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禁止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都限制了罗马教会权力,加强了世俗王权,故b项正确。16英王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瑟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廷拒绝。于是他跟教廷决裂,创立了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他的根本目的是()a养儿子继承王位 b与王后离婚c强化王权 d消灭宗教解析:选c结合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来分析解答。16世纪初,罗马教廷控制英国教会,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日益集权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以便进一步强化王权。故c符合题意。17“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c大宪章 d“至尊法案”解析:选d由“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可确定是亨利八世统治期间,英国议会于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故本题选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18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d因信称义解析:选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中大胆、果敢分子的要求,他们以此为旗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b项。19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针对“日心说”,路德讥讽哥白尼是“自命不凡的占星术士”“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加尔文也回应道“有谁胆敢将哥白尼的依据置于圣灵之上呢?”这表明()a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b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的推进c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背道而驰d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基本一致解析:选a针对“日心说”,路德和加尔文持反对意见,说明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故a项正确。20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 bc d解析:选d“教随国定”属于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的标志,与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无关,排除含有的选项a和c;建立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结果,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无关,排除含有的选项b。故正确答案是d项。二、非选择题(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4分)(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信称义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而天主教的主张则相反,他们主张“因行称义”。第(3)问,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所谓的“教随国定”原则的实现过程。答案:(1)原因: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2)不同: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3)如何实现: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2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8分)(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