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会考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会考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会考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会考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会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会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横贯崇山峻岭之巅的长城,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华夏子孙不屈不挠(ro)的精神!B夏天到了,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qin)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聒燥不已。C读书不可存心诘(j)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D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凭借诗作平步青云的诗人不少,但郁郁不得志的也数(shu)见不鲜,令人叹惋。2 .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档案(dng)缟素妄自菲薄(fi)开膛破肚B庇护(p)喑哑津津有味(jn)鸦雀无声C倾向(qng)徘徊花团锦簇(c)晃然大悟D臧否(p)愕然度德量力(d)洗耳躬听二、现代文阅读书法要有“丈夫气”朱中原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頫、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梁启超这番基于书法气质所下之论断颇有见地。“丈夫气”固然不是书法所有之必须,却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精神气质。何为“丈夫气”?即是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是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的“丈夫气”,则是融书卷气、金石气、士大夫气、雄健气于一体的阳刚博大的精神气质,是书法雄健、雄强之气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这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没有书卷气的“丈夫气”,常是一种狂怪之气、粗鄙之气和莽夫之气,去书法之本质远矣。“丈夫气”是书法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精神表征,不是逞强使气、矫揉造作,也不是粗鄙狂怪、哗众取宠。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美。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优美。这是艺术之美的两极。然而,阴柔妍媚之美虽是书法的一种气质,当代书法艺术却不能仅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书风,绝不能缺少昂扬的精神气度。磅礴浑朴的摩崖“三颂”,线条奔放的章草简牍,盘曲繁复的瓦当书法,半篆半隶、华美典雅的汉碑额书法以及朴茂直率、不事雕琢的工匠之作汉石阙书法和汉砖书法,共同筑就了汉代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中的书法,往往是篆书、隶书、章草、八分、真书等多种书体的结合与杂糅,率性而为,热烈奔放,从中能够读出书写者自由潇洒、一泻千里的情感状态。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犹如晴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要知道,这种艺术精神,并非出自文人贵族之手,而往往出自普通书吏。可见,在汉代,任何一个阶层,只要稍识字者,包括女性和一般工匠,都不乏强烈的书法艺术表达冲动。汉代之后,从曹魏到北周,书法艺术几乎都表现为一种阳刚伟岸之象,可谓“丈夫气”十足。东晋时帖学已经完善成熟,书风则为之一变,开启了南朝风雅。帖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妍媚之美,容易产生浮浅平滑、飘浮空怯等弊病,其雄豪之气逊于汉魏。到唐朝,唐人重英豪,雄强阳刚的书风重新被崇尚。到了清代,碑学开始兴盛,碑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之美、刚健之美、雄强豪放之美。碑学的拙朴、倔强、瘦硬特点,促生了金石书风。但碑学书风厚重的结体容易失之荒率粗糙、狂肆怪野,为了克服碑学书风的弊端,有人提出了碑帖结合的方法。碑学可以救帖学妍媚之弊,然亦需以帖学之妍雅救碑学粗鄙之弊。书法审美总是在一种正反结合的历史轨迹中前行,但不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丈夫气”都极其重要。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都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主流书风之中。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需要一种大丈夫的担当精神,尤应要倡导与时代精神相符的阳刚大气的书风。(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有删改)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丈夫气”是一种拟人化表达,作为书法格局的精神表征,融多种气质于一身。B文章第段中引用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来引出书法“丈夫气”的内涵。C东晋时帖学已经完善成熟,帖派书风追求飘逸之美,而其雄豪之气亦超越了汉简书法。D文章论述了时代精神与主流书风的关系,指出当今书法尤其需要“丈夫气”。4 . 比较第段画线句的初稿和修改稿,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谈谈修改稿好在哪里。初稿: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非常苍劲雄浑,震撼人心!修改稿: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犹如晴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5 . 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第段画线句说说颜真卿书法的“丈夫气”体现在哪里。材料一:下图碑文(东方朔画像赞唐颜真卿)。材料二:颜真卿七十五岁以身殉国,以义烈名于时。欧阳修言:“余谓鲁公(颜真卿)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现代文阅读拔掉那颗蛀牙秦素衣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6 . 请根据故事情节及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7 . 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8 . 第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9 .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王冕读书)(注释)已:止,罢。已而:过后。曷:何,怎么,为什么。依:投靠。恬:安然。10 . 下面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冕因去B父怒挞之/友人便怒曰C太丘舍去/窃入学舍D待君久不至/恬若不见11 . 关于两篇文章,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乙文中“佛像多土偶”这一句的停顿是:佛像/多土偶,联系下文可以猜测它的意思是“佛像大多是泥塑的”。B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究对人恭敬、对己谦逊。甲文中“尊君”“家君”分别属于谦称和敬称。C甲文带给我们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启示,如不讲诚信就会自取其辱,对不合理的批评应有礼有节的应对等。D乙文中“或牵牛来责蹊田者”这句中“或”的意思是“有的人”。12 . 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意。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13 . (甲)文主要表现元方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的品质。两文都刻画了儿童形象,但写法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解。四、情景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出师表)(2)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4)诗词起句往往描写景物来营造氛围,定下全诗抒情基调。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深秋蒹苍露白的情景,营造出空寂凄清的氛围;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描写边塞特有的秋景,定下慷慨悲凉的基调;晏殊的破阵子中“_,_”则描绘生机勃勃的春景,为全词定下欢快愉悦的基调。五、诗歌鉴赏赏析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5 . 这是一首酬答诗,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_,奔放中有_,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6 . 请依据全文内容,说说诗中的具体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绪?六、语言表达17 . 请以“起风了”为开头,写一段120字左右的描述性文字。七、名著阅读18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燕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篇。在俄文里,“海燕”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B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雪都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C雷电颂是巴金创作的历史剧,节选自屈原。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灭亡、诗凤凰涅槃等。D季羡林的我的童年和牛汉我的第一本书都反映了作者孩提时代的一段心路历程,反映了物质匮乏时代对孩子成长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2)名著填空。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作品中人物寥寥,其中有温文尔雅、享有绝对权威的,知识渊博、正义善良的,野性十足、性格火爆的尼德兰,还有生性沉稳、精于分类理论的。名人传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伟人?请写出你欣赏他的理由。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下面是有关网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及用户付费比例的图表(材料二)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以下内容方式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有声阅读成为听书的主流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广播移动有声APP平台微信语音推送201655.3%66.1%7.8%10.6%8.4%6.5%3.6%201759.7%71.0%14.3%12.8%7.4%10.4%5.3%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比例从事活动聊天交友阅读新闻观看视频听歌观影查询信息网上购物网络游戏即时通讯阅读书刊比例72.0%69.7%51.5%47.9%39.3%36.6%33.6%32.7%21.7%(材料三)下列是有关图书阅读量的表格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单位:本)时间成年人未成年人20164.658.3420174.668.81城乡居民人均阅读量(单位:本)居民类别纸质图书报纸期刊电子书城镇5.8349.365.373.50农村3.3515.122.002.70(材料四)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日本人均11本左右,韩国人均9本,美国人均7本,法国人均8本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