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B明天我准时去,你务必在家恭候。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D在阅览室,弘毅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老人与海这本书吗?谢谢!”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B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C知识像深埋在土里的宝藏一样,越是努力挖掘就越觉深不可测。D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3 . 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C历来重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深圳,前不久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文件。D深圳市“我与读书”演讲比赛规定每位选手即兴演讲的时间最多不超过3分钟。4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C因果类复句主要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和递进复句等。D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对儿子深厚的爱。二、现代文阅读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 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轻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是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摘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5 . 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6 . 赏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7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8 . 第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9 . 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文中某两个语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10 . 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 . 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12 . 指出第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三、句子默写13 . 根据课文默写。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李白的行路难中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课文诫子书)(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选自韩诗外传)注释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尊盛位高势盛。畏同“威”,威严。博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由 奉行,遵从。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淫慢则不能励精(_)(2)险躁则不能治性(_)(3)亡其身者(_)15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去相同的一项是( )A成王封伯禽于鲁/吾于天下亦不轻矣B守之以恭者/子无以鲁国骄士C犹恐失天下之士/守之以浅者D亡其身者/择其善者而从之16 . 下列对(甲)(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全面告诫子孙的文章,表达了相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B诸葛亮告诫儿子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勤学励志,修身养性。C(甲)(乙)两文在殷殷教每中都蕴含着父辈对子孙的深切期望。D周公告城儿子伯禽贵为郡王者,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7 . 甲、乙两文告诫孩子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山寺夜起(清)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9 .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分析。20 .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_的写作手法。诗人“夜起”的缘由有二:怜惜眼前景,身为“_”(用文中词句填写)。六、名著阅读21 .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A的先生,太太,二太太,当出门的时候都打扮得极漂亮,可是屋里院里整个的像个大垃圾堆。祥子看着院子直犯恶心,所以只顾了去打扫,而忘了车夫并不兼管打杂儿。院子打扫清爽,二太太叫他顺手儿也给屋中扫一扫。把屋子也收拾利落了,二太太把个刚到一周岁的小泥鬼交给了他。B处处很干净,连下房也是如此,饭食不苦,而且决不给下人臭东西吃太太叫他给小孩儿去买丸药,她必多给他一毛钱,叫他坐车去,虽然明知道他比谁也跑的快所以他喜欢在这儿。选文是祥子两次拉包月的经历。请写出 A、B分别是哪两户人家?并请根据两段选文分析祥子“喜欢在这儿”的原因。A 是_,B 是_。祥子“喜欢在这儿”,是因为_七、综合性学习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因为痛入骨髓,才会用情真挚,写出意境深远的悲凉之词。故国不堪回首,他能看到的,只是江山的影子、寂寞的影子。他的词,醒透深刻,可是他真的觉醒了吗?如果时光倒流,他是否会励精图治,(打理打点)江山,重新俯瞰众生?不,他不会,他没有帝王的(霸气霸道)和谋略,没有高瞻远瞩的襟怀,没有披荆斩棘的魄力。(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A. 骨髓(su)真挚(zh) B意境(jng)不堪(kn)C寂寞(m)觉醒(ju) D倒流(do)谋略(lu)(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_)A厉精图治 B俯瞰 C高瞻远瞩 D披荆斩棘(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A打理 霸道 B打理 霸气 C打点 霸道 D打点 霸气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2017年10月28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为迎接这一节日,初一某班开展了“走近老人,关注老人”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23 . 在这次“走近老人,关注老人”主题班会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字数不少于30字)。_24 . 请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