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1 . 阅读中华之“礼”,完成各题。中华之“礼”钱穆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的精神是恭敬辞让,言行有节。“”,“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辞让是礼的根本精神。礼的作用在规范和节制人们言行,使人言行有度。表现于言行,就是守规矩,讲礼貌,不任性。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不合乎礼的现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礼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全文,将下面的文章结构图补充完整。(2)根据文意,从下面三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甲)恭敬之心,礼也(乙)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丙)居上不宽,为礼不敬(3)结合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该如何用“礼”规范自己的言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书香书院门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西安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最国际化的大都市。虽然,那时候离现在已经很久了,那一座辉煌的城市,已经消失在历史里,留下的是一个破旧的残骸。但是,这样的一座城市,总会留下点东西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当一个辉煌的城市渐渐从岁月里走远的时候,至少,他会留下一个背影,耐人寻味,书院门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据说,它是一个明代的叫做冯从吾的工部尚书,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然后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拉上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所以从此把那个地方修了一所书院,就是关中书院。冯从吾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与“千人所指,一丁不识”的魏忠贤势不两立,成为东林党人在西北的首领。并在此设立书院,以此作为阵地,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度量,出处进退一丝不苟为风操”作为兴学宗旨。中国书院大致始于初唐而盛于南宋,但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林书院绽放和折射出来了独特的光彩。关中书院就是它的光和影在这儿的摇曳。那幅脍炙人口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依然闪烁在这里。当时一群文化人在此开始了他们的文化远征,这里不是遗老遗少的“诗酒文会”,不是空谈心性的象牙塔,也不是钻营苟且名利之场。这里曾是一群文化血性男儿的神圣祭坛,在这里他们讽刺朝政,裁量人物,指针时弊,在风雨飘摇中为一片明朗的天空大声疾呼。他们躬行实践,高标独立。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于万马齐喑中开启明清实学思想的先河,但家国天下之事他们时时念念于怀。片纸尺牍背后凸现出的强烈忧患意识,令人五内沸然。现在漫步在这古色古香的街巷,也许脚下的土地就是昔日的大贤们走过的地方,照耀了他们的日月依然在这里普照。“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的一帮文人,顺便把关中书院也收拾了一下,冯从吾也被累及。然后,熹宗一道圣旨把关中书院拆了。一直到康熙3年,关中书院才被重建起来。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南屋4间,东西号房各6间,讲堂后边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当时成为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现在为西安师范学校及附小。1990年8月,碑林区政府开始对书院门进行大规模改造。1991年6月,书院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当年十月,书院门这条古文化街旧貌换新颜。改造后的书院门恢复了昔日的文化色彩。厚重、有力的颜体街名使街西的牌坊与街内的建筑浑然一体。于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这副楹联便也名副其实。过去的关中书院如今是“西安师范学校”,当年的莘莘学子为了金榜题名,而在此挑烛攻读,孜孜发奋。他们留下了书斋、留下了学堂、留下了功名,也留下了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如今的一代代新人又从这里起步,再继教书育人之伟业,再作学子,再作园丁。如今的书院门,已成为古都西安的书画荟萃之地。在这里,名人字画与业余作者竞相生辉,这里既有现场泼墨的作品,又有传世的精品的展出,既有街头地摊铺排出售,又有高雅之堂陈列标价。人物、山水、花鸟,应有尽有,书画作品争奇斗艳,凡爱好者人人皆可作画,也可卖画。漫步在这条艺术的长街,面对这对仗奇巧、妥帖正稳、言简意深的楹联,面对文房四宝散发的墨香,我们感叹老街的变化,我们感叹智慧的西安人,修复了一段传奇,也修复了一道风景。(根据相关材料改变)2 . 开头第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 .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书院门的?请简要概括。4 .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具体分析。5 .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四大书院之冠。B中国书院始于初唐而盛于南宋,但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林书院绽放和折射出来了独特的光彩。关中书院就是它的光和影在这儿摇曳。C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南屋4间,东西号房各6间,讲堂后边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D改造后的书院门恢复了昔日的文化色彩。厚重、有力的柳体街名使街西的牌坊与街内的建筑浑然一体。二、句子默写6 . 古诗文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4)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的欢乐情景。(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出战胜一切困难、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 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小石城山记)(注释)睥睨(pn):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堡坞(bow):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箭:小竹子。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7 .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8 .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小石城山记)B寻之无所得(小石城山记)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C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投以小石(小石城山记)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9 . 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加点字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字义(1)愈以为诚有A.真诚,真心。B.真实,实情。C.如果。D.确实,的确。(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A.改变。B.经过,经历。C.抵偿。D.古代夜间计时单位。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是二者,余未信之。11 . 这两篇短文都是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都在景物的描写中寄寓了作者的感情,作者写小石城山景美,却位于偏远的夷狄之地,其用意何在?12 . 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和小石城山这两个景点,想请班上每一个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或小石城山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你所设计的景点名称是什么?设计的依据又是什么?示例:“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佩环”。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注释)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徽州府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就傅:跟从老师读书。贡于乡:参加乡贡考试。13 .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群儿戏沙上B年/十八贡于乡C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D授以/孝经14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熹幼颖悟(_)(2)松异之(_)(3)值岁不雨(_)(4)间诣郡学(_)15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2)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16 . 结合选文,你了解到朱熹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甲)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乙)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7 . 甲词围绕“_”字展开。乙词中“_”最能体现词人矛盾心理。18 .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的作者都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B两首词按字数分类都属于小令。C蝶恋花中“春愁”的含义就是“相思”。D如梦令表现词人伤春、惜花的感情。六、综合性学习19 .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文化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走近汉服文化”综全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举办汉服展演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主持准备。(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最适合展演会主持人介绍汉服的句子。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我选择:_(只填序号)(2)从下列四种图案中任选一种,作为绣在展演会主持人白色汉服上的纹饰,并从图案的形状或寓意的角度说明理由。我选择:_(只填序号),理由:_宣传准备。如图是学生会宣传委员张予涵与学生会主席李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心电图学科基础知识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针灸推拿疼痛症状的定位及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眼部疾病护理实务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5年皮肤科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免疫科慢性疾病综合治疗方案设计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常用麻醉药物知识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校园安全必修课讲解
- 普惠性托育机构申请托育中心情况说明基本简介
- 数字经济前沿八讲
- 数字经济概论-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18种食用油的常识及其功效
-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 糖尿病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表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全册】
-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 中电联理论试卷A(无答案)
- 红岩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