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的结构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概念、分类、特点。2.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厚度、物质形态及物质组成。(重点)3.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1地震波(1)分类(2)速度:乙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甲波。(3)性质: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4)应用:“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2地球的内部圈层(1)a:地壳范围:地球表面以下、a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厚度: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6千米。分层(2)b:地幔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b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平均厚度100110千米。(3)c:地核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物质组成: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分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a:大气圈2b:水圈3c:生物圈(1)组成: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2)意义:与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1)地震波可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3)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大气圈。()(4)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提示:(1)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3)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各种水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4)生物圈不仅是全球生物的总称,还包括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5)d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岩浆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直接来自地幔。地球的内部圈层材料2018年12月13日23时39分,西藏昌都市芒康县(29.26n,98.82e)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问题1(综合思维)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们有怎样的震感?提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问题2(区域认知)该次地震的震源处在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提示:地壳。归纳总结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地壳莫霍面古登堡面172 900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为地壳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d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1)c(2)b第(1)题,图中为大气圈中的平流层,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为内核。第(2)题,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圈层横波能穿过。地球的外部圈层材料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问题1(区域认知)材料中的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哪些?该景观的主体属于哪个圈层?提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问题2(综合思维)材料景观图中景观的形成,说明圈层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归纳总结 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与联系 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相互关系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厚度2 0003 000千米,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且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 2如图为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读图回答(1)(2)题。(1)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d(2)a第(1)题,岩浆来源于地幔,地核位于地幔以下,不受火山影响。第(2)题,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首先进入地球的大气圈,然后它们会作为凝结核随着降水进入水圈,溶于水中被植物吸收,从而进入生物圈,最后经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进入岩石圈。(教师独具)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据图完成12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和向下通过时,波速突然下降,消失c和在向下通过时,波速均明显减小d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是哪两个圈层的分界面()a地核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1.b2.d第1题,图中、分别是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波速较快,且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经过界面时,纵波波速明显下降,横波消失;通过界面时两种波波速都明显加快。第2题,界面为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4b圈层是一个()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3.d4.b第3题,按距离地球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