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重难点)2.了解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一、五带的划分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五带的划分(1)依据南、北回归线: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南、北极圈:一年中因为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2)具体划分五带范围特征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温带热带与寒带之间四季更替明显寒带南、北极圈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2.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如图h),最大值为 90。(2)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1昼夜长短变化(1)表示方法:晨昏线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就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比例关系。(2)表现2四季更替(1)表现: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2)典型地区:地球公转使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1)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正午时分的影子夏至日这一天最短,冬至日这一天最长。()(3)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短。()(4)全球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特征明显;低纬度、高纬度地区“四季模糊”,特征相似。()(5)太阳直射点所在地()a昼最长夜最短b太阳高度最大c昼夜等长d昼长夜短提示:(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并未达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2)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因此,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正午时分的影子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3)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4)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大,全年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全年皆夏,没有真正意义的冬季,季节更替不明显。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很小,获得太阳辐射能较少,全年皆冬,没有真正意义的夏季,季节更替也不明显。(5)b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就昼夜长短而言,除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外,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相反的半球昼短夜长。就太阳高度而言,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材料一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材料二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问题1(综合思维) 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正午太阳高度。问题2(综合思维)材料二中,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提示:表示夏至日,表示春、秋分日,表示冬至日。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的大小。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归纳总结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2)随季节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度差。式中h是指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差指所求地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差值。纬度差的求法:若两地同在北(南)半球,两地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地分别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地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之和。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4)楼房间距问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上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coth。(5)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所示,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1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23.5n90nb23.5s90sc023.5n之间 d023.5s之间d该地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以判定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2为了保证一定时间的光照,须根据日照情况合理配置楼房之间的间距。在下列城市中,理论上楼间距要求最远的城市是 ()a石家庄b哈尔滨c邯郸d广州b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前楼的影子越长,要求楼间距越大,故选哈尔滨。昼夜长短的变化材料下面两个表格为某县一中学生作息时间表(节选。)某县一中学生作息时间表(夏季节选)时间内容备注720740起床740800早操某县一中学生作息时间表(冬季节选)时间内容备注740800起床800820早操问题1(综合思维)夏季作息时间为什么比冬季作息时间提前?提示:夏季白昼时间比冬季长,日出早。问题2(综合思维)九月份新学期开学至立冬节气期间,白天和黑夜分别有什么变化?提示: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问题3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提示: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归纳总结 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4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5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夜弧求昼长、夜长(昼弧、夜弧的长短反映昼夜长短)昼长时数夜长时数(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时)2夜长24时昼长 (3)根据相关性计算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如40n的地区昼长是15小时,则40s的地区夜长为15小时。3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c点的昼长为 ()a24小时b12小时c20小时d10小时(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太原b长春c南昌d昆明(1)c(2)b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问题1(综合思维)四季的成因是什么?提示:四季的形成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关。问题2(综合思维)我国与众不同的四季是如何划分的?提示:我国的四季与欧美四季的划分有明显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划分的。归纳总结 1四季的划分2五带的划分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表就划分成了五带。具体如下图所示:4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青岛四季分明的原因是()地处中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a bc d(1)c(2)d第(1)题,图中表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各地出现季节变化。第(2)题,中纬度地区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大,且两者数值变化一致,因此四季分明。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如图为某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探讨1说出该日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提示:12月22日23.5s,60w探讨2说出此时国际标准时间和新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提示:16时1/6探讨3简述图示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提示: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以_为中心,日期为_月_日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3)图中晨线是_。(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东或西)侧。(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时,乙点的日落时间是_时。(6)a点的昼长为_小时,甲点的夜长为_小时。(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解析第(1)题,此图显示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中心点以南极点为中心,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昼,日期应为12月22日前后。第(2)题,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依据图中显示的45e可以推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w,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90w);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3)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过ab后进入白昼,经过bc后进入黑夜,故ab是晨线,bc是昏线。第(4)题,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a、d、e三点纬度大小为adde;在南半球炮弹运动方向向左偏,所以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第(5)题,e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是太阳垂直照射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2时;乙点所在纬线上夜长为6小时,所以日落时间是21时。第(6)题,a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所以a点的昼长为12小时;甲点所在的纬线有约150度的夜弧,故甲点的夜长为10小时。第(7)题,甲乙都在南半球,乙在甲之西,最短距离是两地大圆的劣弧,凸向南极,故行进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答案(1)南极点1222(2)(23.5s,90w)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ab(4)ade东(5)1221(6)1210(7)d(教师独具)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里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12题。1材料“ 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楼房间距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c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少d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1.d2.b第1题,上海市位于约31n附近,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全年阳光不能直射;居住建筑的居室受阳光遮挡的时间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太阳高度越小,受遮挡的时间越长;冬至时,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小。第2题,北京的地理纬度比上海的高,太阳高度终年比上海低,所以,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下表为某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bcd4若地为北京,则此时()a地球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3.b4.c第3题,三地相比较昼夜变化幅度大,昼夜变化幅度小,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第4题,若地为北京,则此时北京昼长,并且变长。因此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5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d黄赤交角的存在d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时,其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保持23.5的交角(黄赤交角),使得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发生季节移动,从而导致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形成四季的更替。所以说,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6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热带 b南、北温带c南、北寒带d南、北回归线附近c南、北寒带一年中可以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教师独具)教材p22活动1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世界各地都存在昼夜交替现象,而且世界各地的昼夜长短都相等。2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存在无昼夜交替现象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3绘图(我们以夏至日,即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为例来说明绘图方法。)作图过程:(1)画黄道面:过圆心画一条水平线表示黄道面,并延长与大圆相交于两点。(2)画地轴:地轴应与黄道面之间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