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朝三暮四_第1页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朝三暮四_第2页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朝三暮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朝三暮四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很多只猴子。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交流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们商量说:“现在粮食不够了,从今天开始,食物必须节约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还是照常给四颗橡子,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猴子们听到老人的这番话,非常生气,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纷纷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窜来跳去,貌似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分配情况的强烈不满。 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这样吧,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能够了吧?” 这群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橡子数量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比晚上的多,就换了另一番模样,纷纷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庄子齐物论 【求解驿站】原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实行欺骗。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活学活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瞎定计划的人,往往一事无成。 【妙语点拨】猴子们每天得到的橡子总数其实没有变化,仅仅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人,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故事中的猴子们一样,为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近义】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反义】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人权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引证解释 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南朝(梁)刘勰灭惑论:所谓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设者也。 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鎛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 元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 元乔梦符山坡羊冬日写怀: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蔡东藩民国演义:似此重大问题,只隔一宿,偏已换了花样,朝三暮四,令人莫测。 鲁迅坟灯下漫笔: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那样朝三暮四的。 成语典故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这里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为耍猴的人。 庄子齐物论记载了狙公赋芧的故事,列御寇黄帝篇则对这则故事实行了详细地扩写,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是实质不变,用改换眉目的方法使人上当。不过现在我们多比喻变卦,反复无常。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