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中的重要理论 登泰山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实词 2、理清本文思路,学习借鉴本文比喻、拟人的手法,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手法入手,从文章写作借鉴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泰山日出”、“泰山夕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作者热爱和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掌握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游记顺序,赏析景物描写片断。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写景状物进行艺术审美,借鉴本文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的含义,进而疏解文意。 教学重点: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高二语文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思路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依次记述登游之所见,结构严谨清晰,语言简洁形象,富于生气。具体描写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景物的特征。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象描写出来了。 本文教学,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泰山的风貌。具体研习时,采用讨论法。围绕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经过、泰山日出等重点提出问题,进行议论,体会作者写景和记叙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姚鼐及桐城派散文的创作风格,创作主张,进而了解清代散文特色。 2积累“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10个词语,归纳“望、或、视”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掌握判断句、省略句和几种变式句的结构和用法。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价赏析能力。 情感目标 欣赏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高雅的审美情操,激发崇高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出写景记游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2诵读优美段落,感悟文章遣词造句的艺术功底,晶赏作者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结合写景状物的精彩内容,体味作者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2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扩充文化知识,延伸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讨论,诵读练习相结合,强化知识重点。 3由主到次,层层深入,共同鉴赏优美文段。 教学媒体 自行剪接泰山风光VCD光盘、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姚鼐及其作用读背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准确翻译课文,理解记游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这样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描写的是哪座山呢?作者又是谁呢? 同学们纷纷回答:泰山,杜甫。 师:对。正是杜甫用他那磅礴的气势,给我们展现了号称“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那高大雄浑的英姿。今天,我们先来观看一部风光片,领略一下泰山的博大、雄浑。(运用多媒体播放自己剪接的一组关于泰山风景和泰山日出组合而成的VCD光盘,约3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以后有何感想呢?对。很美。泰山的雄姿和悠久令我们敬叹。历代帝王在这里筑坛告天;无数文人在这里登高吟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先生描写泰山的名篇登泰山记,看看他是如何给我们展现泰山的雄姿的。 二、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下注释,了解姚鼐的有关情况。 识记要点: 1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派古文家。作品集惜抱轩诗文集(惜抱轩,室名)。 2课文109页“知识短文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为方苞。刘大隗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之祖”。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3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即山水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景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本,读出情感、气势 要求:1学生可轻声跟读。2在读不准的字上加注音。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课文,在不能通译或难释字词下作出标记,做好口译的准备 (朗读指导)“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句中用了四个动词“乘”“历”“穿”“越”,准确生动富于变化,要注意节奏的把握,读出作者登泰山的迫切心情。“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一句中,“朱孝纯子颍”是一个人的名和字。中间不可停顿。另外,“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捕数十立者,山也”三句中正确停顿应为:“今所经中岭乃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五、按要求翻译课文,并概括各段内容 1投影显示或多媒体。 翻译时,“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10个词语必须落实。 省略句要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注意判断句的标准表达。 2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做到翻译准确,概括完整。 (教师提示)鼓励积极翻译的同学,对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应提示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对必要的文言常识,如阴、阳的概念要给予提示。 3投影显示或多媒体。 泰山的地理位置 叙登山之经过 绘日出之状景 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六、再放录音,学生跟读,领会文章的内容 问:“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中四个加点动词连用,有何作用? 明确:“风雪”言“乘”好像风雪由作者驾驭,比“冒”“顶”等词要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一气呵成,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问:第二、三段描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两段文字集中描写了泰山顶上所见的如画风光以及泰山日出的景象。 问:四、五段给我们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具体点出。 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自然景观:多石、少土;多松、少杂树;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七、小结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笔墨给我 复旦实验中学语文文言文、诗词中心文常复习 一、文言文 1、陋室铭 全唐文刘禹锡 唐 文学家、哲学家 中心思想:全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文体知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写作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爱莲说 周元公集周敦颐 宋 哲学家 中心思想: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体知识:说,一种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表明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莲喻人 3、橘逾淮为枳 晏子春秋晏子 春秋 政治家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善于辞令的才能和热爱祖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 4、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宋 字介甫 号半山政治家、文学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事例来证明后天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对比,反面事例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 5、周处 世说新语刘义庆 南北朝 文学家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 写作特点:对比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孟子 战国 思想家、政治家 亚圣 中心思想: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书礼易春秋 7、卖油翁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 宋 谥号文忠 号醉翁、六一居士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8、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末(清 张潮编虞初新志)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主题、结构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赞美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文体知识: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写作特点:空间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船面到船背 9、黔之驴 柳河东集柳宗元 唐 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则寓言,写了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同时也告诉我们表面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文体知识:寓言 写作特点:详写老虎,略写驴子 10、黠鼠赋 东坡全集苏轼 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咏物小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故事,说明了最有智慧的人类,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蒙骗,原因全在疏忽大意,告诉我们做事应当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文体知识:赋,古代一种文体。 写作特点:叙事和议论相结合 11、狼 聊斋志异蒲松龄 清 号柳泉 文学家 中心思想:本文写了屠夫从遇狼、惧狼、避狼到毙狼的经过,揭示了狼的贪婪、凶残、狡猾的 本质,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文体知识:短篇文言小说 写作特点: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2、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孟子战国 名轲 思想家、政治家 亚圣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孟子和齐宣王之间三个问答,用类比说理的方式,巧妙设问,层层类推,表现了孟子深谋远虑,巧设机关的辩论才能和关心国事,心怀天下的高尚人格。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类比说理 13、公输 墨子墨子 春秋战国 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反映了墨家反对侵略别国的“非攻”思想,表现了墨子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辞辛劳、顽强斗争的可贵精神和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 14、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庄子 战国哲学家、文学家 中心思想:本文写了庄子婉言谢绝楚王请他出仕为官的故事,表现了庄子不为官位所累,淡泊名利、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的思想。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类比说理 15、曹刿论战 左传左丘明 春秋 史官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具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写作特点:对比手法,语言描写 1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刘向汉 史学家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邹忌以生活小事设喻,委婉地讽谏齐王虚心接受批评,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表现了邹忌善于思考、擅长辞令,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善于讽谏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齐威王心胸宽广、从谏如流、开明果敢、勇于改革的精神品质。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国别体史书 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 17、小石潭记 柳河东集柳宗元 唐 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中心思想:文章借景抒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幽美的景色和凄清的环境,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文体知识:记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18、孔孟论学 论语春秋 孔子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战国 孟子 思想家、政治家 亚圣 中心思想:论语四则:孔子自述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几个阶段,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强调学习要善于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告诉我们做人应当自强不息,学习应当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孟子二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告诉我们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精神,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语录体 写作特点:对比说理,类比说理 19、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板桥家书郑夑 清 号板桥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一 诗、书、画三绝中心思想:本文是一封家信,也是一篇出色的驳。文章引用具体事例,批驳了“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无所不诵”的观点,告诉我们读书应当树立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应当有所选择,取其精华。 文体知识:书信,驳论 写作特点:事实论据;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20、黄生借书说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 清 号简斋 随园老人文学家 中心思想: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文体知识:说 写作特点: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对比论证 21、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孟子 战国 思想家、政治家 亚圣 中心思想:文章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化三为二,两两对比,又紧接“人和”加以申诉,层层深入,一气呵成,无懈可击,突出了“人和”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2、口技 虞初新志清 林嗣环 中心思想:文章通过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魅力,赞扬了口技艺人高潮 的技艺。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23、岳阳楼记 正公集范仲淹 宋 谥号文正政治家、文学家 中心思想:本文通主要过写景,描写了被贬官员和过往诗人(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观赏景物时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受(览物之情),然后通过议论,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既是自勉,也是与友人滕子京互勉。) 文体知识:记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对比手法 24、醉翁亭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 宋 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 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 中心思想:本文以“乐”字贯穿全文,生动地描写了滁州醉翁亭幽深的环境和秀美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体知识:记 写作特点:衬托手法,借景抒情 25、记承天寺夜游 东坡志林苏轼 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 中心思想:文章描写了承天寺夜游时庭院中的月色美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品质和乐观旷达、恬淡洒脱的人生态度。(闲人:贬官的悲凉、苦闷,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乐观、旷达。)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比喻修辞 26、陈涉世家 史记司马迁 汉史学家、文学家 中心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和过程,说明秦末农民起义是秦王朝暴虐统治的必然结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陈胜:胸怀大志、不甘贫贱和卓越的政治远见、领导才能。)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写作特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27、出师表 文常:诸葛亮集 诸葛亮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中心思想: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严明赏罚,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被定中原的决心。 文体知识:表 写作特点:文辞恳切 28、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陶渊明 晋 一名潜 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诗人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武陵人误入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东晋末年政治黑暗、兵祸连结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安宁富足、幸福和平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文体知识:记 写作特点:铺垫、伏笔 29、捕蛇者说柳河东集柳宗元 唐 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文体知识:说 写作特点:对比手法 30、登泰山记 惜抱轩诗文集姚鼐 清桐城派古文家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作者在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泰山顶上壮丽雄浑的景象(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文体知识:记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二、诗词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诗人 主题:这是一首干谒诗,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的愿望。前四句写了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后四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积极出仕的政治抱负。 2、望岳 杜甫 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泰山巍峨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前六句描写了泰山雄壮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 文学家 书画家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 主题: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美好奇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前两句分别写晴天的水和雨天的山,描写西湖美丽的风姿。后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赞颂西湖的美。 4、黄鹤楼 崔颢 唐诗人 主题:通过诗人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寂寞、忧愁、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前四句 描写了黄鹤楼的远景,抒发了诗人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后四句描写美丽、朦胧的江景,抒发了诗人满怀愁绪的思乡之情。 5、山居秋暝 王维 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秋天山林雨后美好、清幽、恬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淡泊、高洁的人生志趣和渴望隐居的愿望。 6、送友人 李白 唐 诗人青莲居士 主题:通过写友人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情感开发与互助平台合同
- 合同解除及索赔协议
- 改造造价咨询合同范本
- 工地焊接合同范本
- 1999年建筑合同范本
- 保洁简式合同范本
- 维修平台转让合同范本
- 房东租客专用合同范本
- 单位吊顶装修合同范本
- 农村自建租房合同范本
-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 哪一款“套餐”更合适教学课件设计
- 采油采气井控题库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设备基础知识-动设备课件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3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