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1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3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4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B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二、基础知识综合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2 .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各题。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10月1日上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场盛况空前的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喜悦的豪情在广场上倾情绽放。响彻云的轰鸣声中,29架直升飞机,以雷霆万钧之势率先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当飞机的轰鸣声还在耳畔回响,当人们的目光还在不停翘首眺望,仪仗方队沿着先辈的足迹,踏着胜利的节拍,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相继走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紧随其后的是32个装备方队,他们以崭新的阵容接受检阅。一辆辆坦克披坚执锐,一枚枚导弹昂首向天,展示着这个由580台(套)地面装备组成的钢铁巨阵所向披靡的气。古老沧桑的中华民族,久经风雨的伟大祖国,在这场举世关注的阅兵盛典中焕发出胜利与自豪的荣光。(1)依次给这几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倾情(qng)翘首(qio) B.倾情(qng)翘首(qio)C.倾情(qng)翘首(qio) D.倾情(qng)翘首(qio)(2)在这几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霄 慨 B.霄 概C.宵 概 D.宵 慨(3)请为这篇消息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3 . 几位同学观看了国庆阅兵之后,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在观后感中写下的句子,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官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山倒海般地走过天安门广场。B“首长好!”这口号像惊心动魄的响雷,长久地在天空回荡。C透过电视,我们看到整齐划一的解放军队伍和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此时的心情真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D这次的阅兵给世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军事力量,更树立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4 . 学校准备组织“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请你完成各题。在大漠荒原,驰骋杳无人烟的戈壁滩,我知道了祖国疆域的广大辽阔;在丝绸之路,脚踏外贸交易的通道,我通晓了祖国文化的悠久灿烂;在塞外长城,抚摸(甲),我懂得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坚强。_,也曾有那圆明园屈辱的烈火,也曾有那东亚病夫耻辱的悲愤,内忧外患,岁月蹉跎,人们在黑夜里苦苦等待。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东升的太阳,一个(乙)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苦难的祖国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城墙的累累弹痕(乙)摧枯拉朽B.(甲)城墙的累累弹痕(乙)振聋发聩C.(甲)弹痕累累的城墙(乙)摧枯拉朽D.(甲)弹痕累累的城墙(乙)振聋发聩(2)此次活动已邀请到资深记者李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时间、地点电话告知她,下面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是A.9月15日下午两点,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演讲比赛,请您参加。B.李女士,您好!届时请您参加9月15日下午两点举行的演讲比赛,期待您的莅临!C.李女士,您好!9月15日下午两点,演讲比赛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诚邀您光临指导。D.李女士,您好!9月15日下午两点,演讲比赛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您必须准时达到现场!(3)为第段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贯通。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风起云踊之类的说法,近几年已是老生长谈。为何称其为浪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并向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渗透,此为表现之一。另一不可忽略的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发展战略,并将其视作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福祉、国家安全的重要筹码。近日美国国家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由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美国人工智能倡议。该举措为这轮人工智能浪潮添了新注脚。特朗普在发表2019年国情咨文演讲时,就强调了对未来尖端产业进行投资的重要性。,未来尖端产业中怎能少得了人工智能。关国白宫官网发布消息称,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先驱和领跑者,关国已经从该技术中大大获益。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创新的节奏加快,美国不能高枕无忧地认为其领先地位可以得到保证。(摘自2019年2月25日科技日报)(材料二)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国家级战略和规划紧锣密鼓2019年第一季度刚刚过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的“大航海时代”。中国有哪些优势?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随着近期国家层面谋划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举措,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脉络更加清淅、生态更加优化。“大航海时代”,人工智能发展涌现“机遇之泉”。不管是“停车难”,还是“雾霾天”;无论是“航班预测”,还是“癌症诊断”人工智能正走进,应用场景和手段不断丰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摘自2019年4月3日新华网)(材料三)近日,云南省“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在昆明市盘龙小学正式启动。运用“人工智能+书法教育”模式,为书法教育增添科技含量,并进一步在云南省近千余所中小学普及。该项目2018年9月在河北威县首次启动,面向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万所学校,以精准帮扶的方式,提供书法教育支持,推进部分地区开设和开好书法课。(摘自2019年4月11日科技日报)(材料四)近几年,人工智能和5G、物联网等一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新蓝海。在我国,关于人工智能(AI)的探讨也逐渐从产业领域开始向教育延伸。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内,先后有6份文件提出要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正式被纳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在正常的推动下,使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迅猛;多套教材相继发布:AI企业与学校联动,产学结合抢占市场;青少年创新竞赛AI项目:包括清华、北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名单中,信息学特长生的比重也逐渐增多。按照新课标要求,今年9月秋季学期,北京等已经开始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市就将率先选用新课程、实施新教材,人工智能课程也在其中。新课标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其中,选择性必修中的模块4,即是高中统编版Al课程人工智能初步。去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地都将进入新课标时代。据了解,目前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仍在编写修订中,统编版人工智能教材也在统筹编写阶段。同时,各省教育部门也加紧在信息技术课本中增加人工智能的内容。在山东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本的最近一次改版中,Python、人工智能、手机编程等都进入了新教材,编程占据三个单元。江苏省教研室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也发布了2018年苏科版信息技术教材。记者查阅教材目录发现,编程、机器人课程、走进人工智能等章节出现在8、9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摘自2019年4月12日新京报)5 . 下列从材料中摘选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渗透shn更新迭代gngB繁荣hun癌症iC脉络nu墨韵ynD雾霾mi 梳理shu6 . 下列从材料中摘选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福祉风起云踊B筹码老生长谈C清淅紧锣密鼓D签署高枕无忧7 . 下列从材料中摘录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云南省“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进一步在云南省近千余所中小学普及。B该项目2018年9月在河北威县首次启动。C在政策的推动下,使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迅猛。D北京等已经开始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市就将率先使用新课程、实施新教材。8 . 依次填入材料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繁荣昌盛千家万户炙手可热B显而易见繁荣昌盛家家户户风头正劲C不言而喻如火如荼千家万户风头正劲D显而易见如火如荼家家户户炙手可热9 . 请为(材料三)拟写新闻标题。10 . 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青年一代要乘人工智能东风,展科技创新之力,努力奔跑。同太阳奔跑,不怕路遥;_,_;_,_。11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正在通过云课堂上书法课,课堂上小明同学对几位书法家作了如下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宋四家”之一,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B“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分别指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位大书法家。C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书圣”,其书法刚健娟秀、真率蕴藉、凝重多姿,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D张旭,狂草的创始人,其书法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走动,“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沂蒙布鞋人生在世,谁也得穿鞋。鞋既是门面,也是身份象征,透出性格、品味和层次。现在市场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想起来激动不已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沂蒙山区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山村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一来,农家日子紧巴,衣裳补丁撂补丁,谁有闲钱买鞋。二来,山区与外面世界隔绝,祖辈不知道县城在啥地方,外面的文明也传不到这偏僻山套,城市时兴什么鞋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无所谓。阴雨天、雪天和夜晚,山乡姑娘、媳妇就一门心思做鞋,绝活和看家本领那就是做布鞋。做布鞋很节俭,也挺讲究。当时庄户人穿衣裳,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旧的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沂蒙山区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梆梆的“阕子”。遇上阴雨天,就拿到热坑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的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的大小、棉鞋或单鞋的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的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唰唰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就平整结实,自然就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在我幼小的心里,就刻下了为娘而发奋读书的念头。我感到很奇怪,我从穿巴掌大的鞋,到四十几码的鞋,娘从没有量过我的脚,却次次把鞋做得那么合脚。娘做的布鞋伴我渡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有鞋穿。”我白天上学,放学后便一路跑回家,帮娘做事,搂草,剜猪菜,挑水,尽可能减轻娘的负担。我体谅家人的苦衷和用心,每个期末捧回的红奖状,算是对长辈最好的报答。而娘奖励我的,往往是一双漂亮的布鞋。夏天雨水多,在泥泞的放学路上,我常常手拎布鞋或把布鞋掖进书包里,干脆赤着脚走回家,说啥也不舍得把布鞋弄脏了。那年秋天收成好,一个工日竟然能结算到三毛七分钱,娘专门买了新布和新棉花,刚入冬就为我做好棉布鞋,娘说:“为了让鞋暖和,鞋做得大,放上棉垫,下大雪冻不着脚!”我穿着布棉鞋,迎着飘飞的雪花,踏着结满薄冰的山路,来往于家和校园之间。整个冬天,我的脚都是热乎乎的,没有被冻伤,安然无恙。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当我一觉醒来,夜已很深了,娘仍在那昏暗的油灯下静静地赶制那双凝聚着她多少深情、多少期盼、多少祝愿的布鞋。第二天清晨,娘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把一双崭新的鞋拿到了我眼前:“听说城市人不稀罕这个,得穿用猪皮做的鞋,可咱家里日子紧巴,娘没什么给你的,你又好出脚汗,娘好歹把这鞋赶出来了,带到城里去换换脚吧!”我紧紧攥着、仔细打量着这布鞋,鞋底的针线纳得均匀且细密,黑色的鞋面上还镶着白色的边,秀气雅致。翻开娘尽是针眼的手,此刻我的心沉沉的、酸酸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涌出眼眶。娘轻轻擦除我眼角的泪滴,似有许多话要说,但嘴唇颤动,却听不到任何声音进城办完入校手续,我把那双带着故乡泥土气息和温馨亲情的布鞋,藏进存放衣服的竹条编的箱子里。当晚,刚入校的同学们都在忙着整理东西,我找出那双布鞋,那密匝整齐的针脚显出了农家人特有的执着与质朴,柔软的鞋面好像娘那无穷的关爱与惦记。我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面对娘亲手做的布鞋,不管离家多远,不管有多少困难,总感到娘的目光时刻跟随着。轻轻穿上它,慢慢走几步,霎时巨大的力量袭遍全身。那一针针的线,仿佛是回乡的路,是生命的年轮;一层层的粗布,叠加着美好的记忆和亲情的温暖。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会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选自厉彦林的散文沂蒙布鞋,有删改)12 . 本文主要回忆了什么事?作者写作此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13 . 从段找出能具体表现“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的两个句子。14 . 请尝试概括文中母亲的特点。15 . 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的字“贴”的理解。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16 . 对于文章结尾句“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感受。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文本二)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统计数据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很有必要没有瞎耽误工夫无所谓讨论10%16%71%学校劳动教育违约开设情况开设了未开设不清楚33%33%34%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是否不清楚3%7%18%(文本三)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普指出,“劳动水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有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婴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改)17 . 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D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18 . 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19 . 请写出文本三的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0 . 针对文本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文本三的相关内容予以反驳。四、句子默写21 . 默写(1)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2)_,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3)向来枉费推移力,_。(朱熹观书有感)(4)_,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5)日星隐曜,_。(范仲淹岳阳楼记)五、诗歌鉴赏阅读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2 .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3 . 请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一说诗人是如何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