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据超生反应推断X亡时间的研究概况第2页 死亡时间的推断 早期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 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尸体温度的测量 尸体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尸体内部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较好。因此,尸体内部温度常被用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目前许多法医学者都以检测脑室、肝及直肠温度的方法来推测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测量直肠温度操作又相对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 直肠温度测量方法: 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远离骨盆后壁,以避免骨盆壁温度较低而造成误差。 ? 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 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表面。 (二)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波动在34.237.6之间,平均36.9。 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三)尸体冷却规律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plateau)。 当环境温度低于尸温时,尸体温度逐渐下降直至达到环境温度。 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直至达到环境温度,其整个过程呈反S形曲线。 (四)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及方法 根据尸温下降速度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较多,国内外学者曾根据各自的研究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由于所处的环境状况及考虑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计算方法也存在差异。 事实上,如前所述由于影响尸温的因素很多,采用单一的计算公式推断死亡时间所得的结果误差必定很大。 国内常用的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和方法: (以春秋季节为准) 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在死后45小时; 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 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 二、根据尸斑推断死亡时间 死后变化 尸斑 开始出现 出现,指压能褪色(按压者指甲变色为度) 开始融合 尸斑形成显著 翻动尸体尸斑完全消退 固定,强力压迫颜色可减退 指压不褪色 胸腹腔及小骨盆腔储有血性漏出液 TSD 0.52小时 0.54小时 312小时 1415小时 620小时 1224小时 1236小时后 2436小时 三、根据角膜改变推断死亡时间 死后变化 角膜改变 轻度混浊 混浊加重,瞳孔可见,表面有小皱褶 完全混浊,瞳孔看不见,似与晶体粘连 眼睑遮盖部分角膜肿胀,形成乳白色斑块,其余部分干燥,变棕黄色,羊皮纸样(动物实验) 眼球腐败,轻度突出,角膜重度混浊 四、根据尸僵推断死亡时间 死后变化 尸僵 下颌关节和颈项部开始出现 上肢肌肉出现 全身肌肉强硬 用力破坏后能重新发生 手指、足趾强硬 全身肌肉强硬达到高峰 下颌及上肢开始缓解 全身关节容易活动 完全缓解 心肌、膈肌开始僵硬 心肌僵硬开始缓解 TSD 15小时 46小时 68小时 46小时 1015小时 624小时 2448小时 23天 34天 30分钟或以上 1248小时 4天 TSD 612小时 1824小时 48小时 3天 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 死亡时间,在法医学鉴定中都以“死亡经过时间”一词来表达。死亡经过时间是指死亡发生至法医检验所经历的时间。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死亡时间对确定案发时间,认定和排除 _,划定侦查范围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案件涉及多个 _时,准确判明死亡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死亡时间的法医学判断,由于影响尸体变化的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不可能达到十分精准的地步,一般来说,死亡经过时间越短,尸体毁坏越轻,结论越准确。 国内外法医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多种指标,综合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从各个层面研究出了尸体变化的大致规律,以帮助法医检验并判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 一、利用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 由于人体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一致,临床死亡发生后能存活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能够根据还具有生活能力的组织、器官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判断死亡时间。 利用超声反应推断死亡时间局限于对死后不久的尸体,其死亡时间不应超过发生的超生反应可能存在的时间。常用的用于推断死亡时间超生反应及其在尸体上存在的时间是: 二、利用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 尸体受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发生一系列有相对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认定死亡发生的可靠依据,也是判断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和移动尸体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利用早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人死亡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尸体变化 1、肌肉松弛 在尸体现象中最早出现,几乎与死亡同时发生。 2、尸僵 死后由于肌肉纤维中的化学变化,肌肉先松弛,然后慢慢发生僵硬,肌肉强直,关节固定。多数学者认为是ATP的不断分解减少引起。 3、尸斑 人死亡以后,血液受重力的作业,积存在尸体的低下部位,透过皮肤形成有色的斑块。尸斑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 4、尸冷 人死亡以后产热停止,体内原有的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方式散失,尸体温度降至或低于环境温度。尸冷是推断死亡经过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影响因素太多且不恒定,只有相对的规律性: 5、角膜混浊 生前角膜透明,可以透视到瞳孔,死后角膜不再透明,以至变成白色膜状。 6、自溶 死后组织细胞在自身释放的酶作用下分解液化,使其形态结构模糊消失,脏器变软,粘膜易落的现象。 夏天死后5-6小时,春秋天约10小时,冬天约24小时就会明显出现睑结膜、口腔粘膜的自溶,用棉球擦拭或镊子钳取,粘膜会脱落。内脏自溶,以脑、胰、肾上腺、胃等出现较快,表现为质地变软,组织结构模糊,细胞的结构和界线消失等。 (二)、利用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人死亡后24小时或更晚时间所发生的尸体变化。 1、尸体腐败 尸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液化、逐渐毁坏和消失的过程。死亡后24小时左右,随着尸体腐败的过程,尸体常见的外观变化依次为:腹部膨胀,腐败绿斑,口鼻流出血水,腐败血管网,腐败水泡,腐败巨人观。 2、白骨化 腐败进一步发展,尸体软组织逐渐分解液化呈半流动液体,被衣服、棺木、泥土等吸收或流失,毛发、指甲脱落,仅剩白骨。 我国南方地面尸体:夏季10天-1.5月,埋葬土中大约半年 我国北方地面尸体:一般约1年时间,土中尸体3-4年。 3、木乃伊化 在温暖的条件下,由于气候或当地环境的因素,尸体会变干而不致遭受潮湿腐败,并形成干尸。 全身性干尸形成:成人一般在3个月以上,小儿形成干尸较早且容易。 4、尸蜡 尸体置于水中或埋葬在空气不足的湿润泥土里,皮下脂肪组织分解物脂肪酸经皂化和氢化形成尸蜡。 尸蜡最先在皮下脂肪处形成,然后是其他脂肪组织。 通常皮下脂肪组织形成尸蜡需要2-3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层脂肪需要4-5个月。 全身尸蜡形成约需1年以上。 环境温度高能加速尸蜡的形成。 三、其他方法推断死亡时间 (一)、利用死后生化改变推断死亡时间 (二)、利用组织学改变推断死亡经过时间 (三)、利用最后一次进餐时间推断死亡时间 (四)、法昆虫学在推断死亡经过时间中的运用 死亡时间的推断涉及多方面,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或结论都无法准确的推断出死亡时间,必须根据多方面结果并结合现场勘查和情况综合分析。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在法医学上是指机体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或称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即检验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 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ime since death)即推断死后经历或间隔时间。法医学实践表明: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许多非自然死亡的发生时间不清,而死亡时间在多数情况下标志着案件发生的时间,并与涉案的人和事密切相关。因此,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发案时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案件涉及到多个嫌疑人时,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尤显重要。此外,死亡时间推断在某些自然死亡、涉及财产继承、保险理赔的案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鉴于以上原因,死亡时间推断历来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外法医学者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或学说,迄今为止,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主要依据死后尸体变化发生的规律粗略推断死亡时间。根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要求,将死亡时间推断分为死后早期、死后晚期(腐败)死亡时间推断及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三个阶段。 第一节 死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 死后早期是指尸体未出现明显腐败现象的时期。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实际工作中多以尸体温度(简称尸温)的下降规律为基础,结合尸斑、尸僵和其他尸体现象以及胃、肠内容物的消化情况等综合推断。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推断方法相继提出,如根据超生反应检测、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程度检测等推断死亡时间,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尚有较大距离。近年来,一种以尸温测量为基础,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的多参数综合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方法在一些国家已得到实际应用。 一、根据尸温推断早期死亡时间 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能保持正常体温。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体内的热能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尸温的下降(简称尸冷)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尸温的测量 尸体温度分尸体表面温度和尸体内部温度,尸体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尸体内部温度因受到皮肤、皮下脂肪及肌肉的保护,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历时间相关性较好,因此,尸体内部温度作为尸温被用于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目前许多法医学者都以检测脑室、肝及直肠温度的方法来推断死亡时间。研究证实,直肠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相当于胸、腹腔内脏器官的温度,加之测量直肠温度操作又相对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测量方法: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远离骨盆后壁,以避免骨盆壁温度较低而造成误差。 Mead和Bonmarito于 _曾对测量直肠温度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温度提出了异议。他们曾在活体上进行试验,将一根管壁不同部位均带有测温点的软导管插入自愿受试者直肠内20cm,发现所有受试者中,导管顶端的温度要比导管中部的温度低。X线检查显示,导管的顶端几乎贴近骨盆的后壁。他们认为由于体表冷却后的血流通过骨盆壁的静脉,导致了直肠内不同部位温度有差异。因此提出测量直肠温度应始终在一个部位进行,避免骨盆大静脉血流对温度的影响。 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又位于尸体的中心部位,因此测量肝脏温度也能较好地反映尸温。具体测量时,可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表面。现多采用电子测温仪,所测得的数据精确度较高。 (二)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个体直肠温度可波动在34.237.6之间,平均36.9。如上所述,直肠温度受骨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的影响因素还有昼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在测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三)尸体冷却规律 个体死亡后,不同组织细胞并未同步死亡,细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plateau)。当环境温度低于尸温时,尸体温度逐渐下降直至达到环境温度。研究表明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直至达到环境温度,其整个过程呈反S形曲线,见图4-1。 死 后时间 (h) 1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1 1 1 1 1 1 环境温度 () 37 37 36.5 36 35.5 34.5 33.5 33 32.5 31.5 31.5 31 30 29.5 29 2 24 9 37 37 36.5 35.5 34.5 33.5 33 32 31.5 30.5 30 29.5 28.5 28 27.5 2 21 7 直 肠 温 度 () 37 37 36.5 35.5 34 33 32 31 30.5 29.5 28.5 28 27 26.5 26 2 18 5.5 37 36.5 36 35 33.5 32.5 31 30 29.5 28.5 27 26.5 26 25.5 24.5 2 16 4 37 36.5 35.5 34.5 33 32 30.5 29.5 28.5 27 26 25.5 24.5 23.5 22.5 2 13 2 37 36.5 35 33.5 32 30 28 26.5 25.5 24 22.5 21.5 20 19 18 1 5 7 作中可用于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例如,春秋季的一具消瘦尸体,直肠测量法测得尸温为24,说明尸温下降了13,按上述方法推断,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下降0.5,故此具尸体死亡后已经历16小时(13=110+0.5X X=6)。若此具尸体是在冬天被发现,死后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业地产项目股权收购与商业品牌入驻协议
- 2025版事业单位人员国际学术访问与交流经费保障合同
- 2025年度注塑车间设备更新改造承包合同
- 2025版土地租赁合同范本:网络安全培训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土石方施工劳务分包及合同终止条件合同
- 2025版环保材质墙纸墙布安装及维修服务合同
- 2025版能源项目汽车吊车租赁服务合同版
- 2025版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协议
- 2025产品价格保密协议(含技术秘密保护)
- 2025年互联网平台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用户权益保护
- 地面工程基础知识概要课件
- 陪诊培训课件
- 村两委内部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2024年四川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彩钢顶翻新施工方案
- 2022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班会课件
- 建筑工程八大员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