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_第1页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_第2页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_第3页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_第4页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 二是成苗率高,壮苗表现突出,可以育出带蘖大苗。大棚保温效果好,棚内昼夜温差小,抗逆缓冲能力强,防止了倒春寒的危害。高温时温度极值低,低温时温度极值高,昼夜温差合适,有利于秧苗的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秧苗素质,另外,大棚内温光条件好,温度适宜,降低了青、立枯病及恶苗病的发病率,有利于秧苗素质的提高,一般大棚育苗成功率可达98以上,可以育出带蘖壮秧。 三是改善作业条件和提高秧苗的管理水平,大棚由于空间大,人可以在里面直立行走,因此育苗管理可以全部在棚内进行,不受天气条件限制。便于浇水、施肥、喷药及温度控制等项工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管理水平的提高,秧苗素质好,成苗率高,缩小了秧苗面积。距本田地近的可以在庭院育苗,距本田地远的也可以在本田采用高台育苗。秧苗地要连年固定,常年培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旱育壮秧的苗床标准。 四是育苗成本低、省种、省工。由于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好,出苗整齐,秧苗素质好,成功率可比小棚育苗高10,边苗利用率100,秧本田比例可达1:100150。因此,可以节省秧田三分之一,每公顷节省种子1520公斤,节省了大量的育秧物资和管理用工。别外,由于大棚可以育出大龄带蘖壮秧,可以搞超稀植栽培,插秧进度快,提高工效20以上。因此,在以前整村推进的基础上,今后仍然继续大力推广大中棚育苗,力争在xx年实现100大棚化。 大棚育苗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秋建棚架,按规格在上冻前将大棚棚架埋好,否则明春建大棚地不解冻,不易挖坑埋桩,贻误农时,秋建棚可以比春建棚省工710个,以建钢骨架大棚为好,育苗大棚的规格根据育苗地、棚膜、移栽规格、育苗方法、本田面积等条件确定。其中棚长不要过长,3040米为好,宽度以67米为好。 二是秋做床,秋做床可活化土壤,防止春季土壤湿度大,做不了床,做床质量差,秋做床能缓解春季育苗用工紧张,能够适时早育苗。根据育苗面积确定苗床长宽度,苗床挖深8 10cm,多施农家肥,搅拌均匀,打碎土块,整平床面,达到待播状态。 三是秋备土。秋备土是育苗成败很重要因素,上年早春将水田土和优质猪粪取回,混拌后堆腐一年,或在秋季将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土、山地腐殖土运回苗床地,春季育苗不误农时省工省力。把拉回的土长条状堆入在大棚内,并用稻草盖好,防止春季雨水大,不易取土。也不要大堆放,否则春季育苗时化冻慢,费工费力。 四是早扣棚。春季由于回暖晚、化冻慢,因此提前扣棚,促进土壤解冻,一般应提前1015天扣棚。 三、整地做床 秋做床的方法是每平方米施腐熟好的猪粪35公斤,然后浅翻810cm,整细做平。 以上所做的床为底床,也叫置床,播种前12天,底床浇一次透水,这种方法为水摆盘,不浇水的为干摆盘,前者易于保墒,后者易于操作。 四、营养土配制: 传统的床土配制方法和比例是1份腐熟发酵的猪粪,4份过筛的旱田沃土为营养土,但是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一是它是以掠夺和破坏旱田耕地为代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是十分有害的,二是往往因为旱田土壤喷施了一些残留期较长的有害农药,稻苗受药害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从xx年开始,提倡用水田土取代旱田土,xx年开始杜绝用旱田土。具体方法是,于当年春季,水田旋耕后,取水田土三份,取优质猪粪一份,两者混拌均匀,堆腐一年,秋季倒一遍,打碎坷拉,翌年春过筛后即可使用。这样既可以保护旱田,又培肥了水田,做到了营养土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取回的营养土要用沃必达或牡丰牌壮秧剂进行土壤处理,沃必达与营养土配制的比例是,用沃必达牌DSK水稻壮秧剂15kg,与1立方米营养土混拌均匀即可。还可以用稻施旺等壮秧剂,具体方法可按壮秧剂的产品说明书配制。 五、摆盘 置床上面的处理,因育苗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育苗方法有用于手工插秧的隔离法育苗;用于机械插秧的盘育苗,用于抛秧摆栽的钵体育苗隔离层育苗可以用打孔地膜作隔离层,也可以铺一层胶丝袋子。在隔离层上面平铺一层配制好的营养土,厚度2.5cm,机械插秧用专用育苗盘育秧,用专用模具摆盘,边摆边填装配制好的营养土,厚度在2.53.0cm,值得注意的是,在摆盘时,在大棚边,留出20cm宽的温度缓冲带。用于抛秧和摆栽的钵体育苗盘有470孔和561孔两种,用于摆栽的以470孔为好,用于抛秧的以561孔为好钵盘摆好后,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到钵孔中,土与孔的上沿一平为好。 六、浇水 摆盘结束以后,如果是干摆盘应多次浇水才能浇透,水摆盘法一次也可以浇透,浇透水以后,即可以播种了。 七、种子处理 1、选种 将所购种子经风选、筛选以后,还必须经过盐水选种,方法是每100斤水中加入25斤盐,盐粒化开以后,将种子分批倒入盐水中,充分搅动后,用笊篱打穴将上部秕粒和上中部半仁粒全部捞出,再将下部籽粒饱满的种子捞出,并将沉底的大米粒清除,然后将选好的种子用水冲洗两次。选种用过的盐水可以饮牛马猪等。选出的半仁和大半仁种子可以喂鸡鸭。 选种的目的就是要将杂质、秕粒及半仁粒选除,实现“母大子肥”的目的。半仁和大半仁种子属于发育不全的种子,其个体营养量不足,虽然能出苗,但个体发育不好,属于弱苗,易患病。患病后又成为病源。植入本田后,分蘖少,单株总产量低,而且吸肥遮光,影响群体受光态势,影响总产量的提高,因此,一定要将半仁和大半仁的种子清选除去。要想实现选种目的,必须做好家庭妇女工作,讲清道理,克服惜种思想。 种子发芽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种子在水分、湿度、氧气适宜的条件下即可打破休眠状态,胚开始活动,进入发芽过程。种子发芽分为3个阶段:一是吸水期,即种子充分吸收时期,二是发芽准备期,即种子中的酶迅速活动,胚乳中的养分向胚的生长部分输送,三是生长期,即胚体膨胀,出现幼芽,幼根。 发芽的水分要求 水稻种子发芽最少要吸收自身质量25的水分,吸水达到自身质量40时对发芽最为适宜。稻种发芽阶段吸水过程是和发芽进程同步的3个吸收过程,即急剧吸水、缓慢吸水和大量吸水3个阶段,吸水所用时间与当时温度有关,水温10时需1015天,15时需68天,20时需45天。在浸种催芽过程中,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养分容易溶解损失,时间过短又不利于充分吸水,一般认为浸种水温1520浸515天为适宜。 2、浸种消毒 消毒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种子表皮和种子内部的病菌、病毒,其中最主要的是消灭和防除水稻恶苗病,就是农民常说的“公稻子”。如果能按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可保不发生恶苗病。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为了获取利润,诱导稻农使用只有肥料作用的浸种剂,结果没有消毒杀菌的作用,造成恶苗病的发生。恶苗病一旦发生,则是不可治疗的,从苗期一直死到水稻后期。其损失将是惨重的。 消毒的方法是:将选好的种子,用25的施保克或使百克20003000倍液浸种消毒,防止恶苗病。同时加入小叶敌,保证种子早生快发。水温保持1516(室温),浸种67天,每天搅拌12次,使种子充分吸水吸药。 3、催芽 每年都有因催芽失败而造成弃种换种现象的发生,面采用催芽器催芽,能确保发芽整齐 一致,除了自己催芽外,还可以为其它农户代为催芽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在没有催芽器的情况下可以不催芽,也可以催芽,催芽的办法是在炕上铺20cm厚的稻草或一层木板,上铺农膜,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后,摊在农膜上,再用农膜将种子包严,内放一支温度计,使种子在3032条件下破胸,但要经常翻动,防止高温烧芽,这是催芽是否成败的关键。当有80的种子破胸,露白,将温度降到25,经常翻动,当芽长12mm时,将种子摊在室内阴凉处晾芽6小时后待播。 八、播种 播种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秧苗素质,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因此,就应注意掌握好播种阶段的主要技术环节。 1、 播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13日至4月20 日,其中龙粳8号水稻育苗期不超过30天为宜。播前必须浇透底水,争取2叶以前不浇水。 2、播量坚持稀播,只有稀播种,才能育壮苗。机械插秧每盘用发芽率90以上的干种2两;手工插秧中苗45两/,手插大苗播芽种23两/,钵体育苗每穴24粒。 3、播法 盘育苗最好用机械播种,手工插秧也可以手工播种,钵体育苗用抽屉式播种器播种。 4、 播后处理 播后将种子压一遍,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覆盖无农药残留的细潮土 0.5cm,加盖一层地膜,注意如果床面不平,在低洼处有积水的情况下,不易覆盖地膜,防止发生药害,最后将棚的四周农膜用土封严、压实,将门锁好,保温保湿。 5、 苗床除草,多年来一直延用播种后封闭灭草,但近年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药害,尤 其是苗床有积水的苗床,药害加重,因此,今后提倡苗后除草。如果苗床地势较高,方法是播种覆土后,每100苗床用“苗床除草剂”1.25kg,与3kg细潮土混拌均匀,均匀地撒在床面上,封闭灭草后,覆上地膜。 九、苗床管理 幼苗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种子发芽后,种子根迅速伸长入土。从鞘叶中长出不完全叶,不完全叶只有叶鞘没有叶片,但含有叶绿素。随后从不完全叶中长出既有叶鞘又有叶片及叶枕、叶耳、叶舌的叶子,称为第一片真叶。幼苗期根系和幼叶同步生长发育,胚根发育成种子根,以后于立针期在鞘叶节上陆续长出根系。至第3叶展平为3叶期,此时胚乳养分已经耗尽,幼苗转入独立营养供给阶段,靠幼苗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维持自身生长发育。 幼苗生长发育可分为种子根发育期、第1叶发育期,离乳期和移栽准备期4个阶段。寒地旱育苗应以幼苗4个发育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调控水、肥、气、热4个因子,抓住关键技术措施,培育壮苗。 幼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概括为:土壤酸碱度保持PH值4.55.0的偏酸环境,有利于稻苗生长发育,幼苗从小到大,温度控制是由高到低,即30252015,到移栽前应完全适应当时的外界低温环境,揭膜后日平均温度仅在15以下,水分管理应是湿干湿的过程,播前浇足水,达到充分饱和,出苗到2叶1心期控制浇水,促进扎根生根,满足氧气需要,使第1叶鞘矮化。2叶1心后浇足水,以适应离乳的生理变化。 寒地旱育苗秧田管理分4个时期:一是播种至立针期为第1期,突出一个“齐”字,保温保湿,二层覆膜,床内温度达到30时要通风炼苗。播后57天后立针时,应及时揭除地膜,二是立针至1叶1心期为第2期,突出一个“矮”字;早炼苗、低温炼苗、 炼小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以下,土壤不干不湿,确保第1叶鞘在3cm以下。三是1叶1心至2叶1心为第3期,突出一个“根”字,床内温度20左右。严格控制浇水,床土达到旱田状态并出现龟裂才浇水为宜,以促进扎根,多生白根、新根,四是养分消耗已尽,全靠根部吸收养分和叶片光合作用,应满足供水。3叶前农膜应夜盖昼揭,3叶后全揭膜大炼苗,使秧苗能适应本田环境。 针对水稻旱育中普遍存在的密、湿、热三害问题,应提倡宁稀勿密、宁干勿湿、宁冷勿热的管理原则。 苗床管理是育苗阶段的重点,目标是培育壮苗,壮苗标准是,秧令3035天,叶令3.13.5,株高13cm,第一叶鞘高3cm,第二叶鞘高4cm,第三叶鞘高5cm,第一叶长1.52cm,第二叶长5cm,第三叶片长8cm,植株挺立,有弹性,地下部发育良好,根数应大于13条,机插秧苗盘根状况良好,能卷起不散。为了培育壮苗,应重点掌握好以下几项技术环节: 水稻苗床温度管理 播种到出苗期密封保温,但温度超过了35时要放风,当有80出苗时,由床端拉出地膜,如果地膜揭得过晚,使水稻第一叶因高温而导致灼伤,影响培育健壮秧苗。出苗1叶1心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2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适度提早炼苗,防止徒长,是培育壮苗的关键;2.53叶期,棚膜昼揭夜盖,温度控制在20以内,预防秧苗徒长和高温烧苗。遇到低温要加覆盖物,预防冷害。 2、 苗床水分管理 秧苗2叶前原则上不浇水,但床面干裂,秧苗早晨不吐水,中午萎蔫,要及时浇一次透水,浇水要在早晨或晚上浇。2叶期以后,随着通风炼苗,苗床需水量增大,应及时浇水,做到一次浇足浇透。 3、 防治立枯病 有的壮秧剂中不含消毒剂或含量不够,应在水稻1叶1心时,进行防治立枯病,方法是菌克毒克15ml/,兑水2.53升喷洒。如果苗床土壤PH值回升,可浇95硫酸500倍液水溶液进行调酸,把PH值降到5.06.0的标准。 4、 苗床追肥 秧苗生育后期发现脱肥,每苗床用尿素1.52克、硫酸钾0.25克稀释100倍液叶面喷肥,于起秧前2天每撒施磷酸二铵150克,追肥后浇一次透水,起秧前一天,每喷1015ppm浓度的生根粉3kg。 5、 防虫 起秧前一天,每亩秧田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800倍液叶面喷施,预防潜叶蝇。 6、 除草:播种覆土后,未进行封闭灭草的,应在稗草2.5叶期前,喷施千金,方法按 说明书进行。 7、 起秧 插秧当天起秧,随起随栽,如有隔离层,可直接从隔离层处起秧,盘育苗者可连同子盘一起卷起,钵体育苗,也可连盘一同起,多层平铺,便于运输。 水稻育苗技术 1:怎样确定育秧期? 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黑龙江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25日间。也可以播秧期倒算日数确定播种期,中药在播秧前30-35天播种,大苗在播秧前35-40天播种。 2:水稻育秧布量怎样确定? 秧田播种量总的来说是宜稀不宜密,只有在稀播条件下,保证相应的光照,才能培育壮秧。具体播量的多少,应以育苗叶龄的多少和移栽的方式(人工手播或机械播)来确定,以移栽前是否 影响个体生长为标准。一般手播旱育中苗,每平方米(6盘)播芽种(发芽率90%以上)250-300克。手播旱育大苗每平方米(6盘)播芽称200-250克;盘育机播中播,每盘播芽种95-120克,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苗密苗弱,返青慢,分菜晚,过少漏播率增加,补苗费工。抛秧或摆插钵盘育苗,其播种量按每平方米300克。 3:常用的育苗方式有几种?提倡哪种方式? 水稻的育秧方式有塑料薄膜保温旱育秧,如旱田地、轩田地、草田地、大地台及本田地旱育秧、塑料薄膜隔离物保温旱育秧,塑料薄膜保温旱育秧可分有孔和无孔育秧,按塑料薄膜覆盖情况可分大棚、中棚、小棚育秧,按苗床水分多少可分旱育秧和湿育秧。目前,提倡的主要是大中棚旱育秧。 4:什么样的秧苗才算壮秧?培育壮秧的关键是什么? 1、 形态上表现生长健壮。2、生理上表现代谢协调,生活机能旺盛。3、叶龄适宜。壮秧 播后的表现是:1、发根力强。2、抗逆性强。3、返青成活快。4、生产力高。要培育壮秧,稀播是关键。当前一些地区对稀播认识不足,播种量高,秧苗细弱拥挤,成苗率不高,播种后大缓苗。所以育秧一定要强调适当稀播。 5:开闭式旱育秧有什么优点? 1、苗床内空间大,受光面积大,吸收热量多,热效高,增温快,出苗早,秧苗齐,成秧率高。2、秧苗整齐,生长势强,秧苗素质好。3、操作简便,管理方便。4、成本低、效益高。 6:开闭式旱育秧有哪些主要技术环节? 1、育秧地选择应选用园田地、旱田地、菜田地、大地高台或本田的高燥处,不能有积水,地势不低洼,盐碱要轻。2、旱整,旱作床。3、铺好营养土。4、播种前苗床处理好。5、适量稀播种。6、喷浇除草药剂。7、覆盖地膜。8、搭架,盖农膜。9、苗田管理。 7:什么叫软盘育秧?有哪些优点? 软盘育秧是近几年来宽床开闭式旱育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旱育秧技术,其突出特点是使用软盘育秧,培育出的秧苗整齐,叶片宽窄一致,薄厚均匀,规格化、标准化,既适合机械化插秧,更适宜人工插秧。由于这种方式育秧床土是经酸化处理或加入床土地调制剂而配制成的标准化的营养土,为秧苗生长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秧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即使育苗期间遇到不同程度的低温寡照或是高温干旱,大风等不利条件的影响,秧苗生长仍很正常,很少发生立枯病,青枯病,颇受欢迎。软盘育秧的好处:1、秧苗素质好,不易发病。2、能大幅度提高秧本田比例。3、能促进育秧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4、管理方便。5、降低育秧成本。 8:抛秧育秧的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 1、抛秧育秧盘:是一种特制的塑料盘,这种育秧盘可以育出土块的秧苗,育秧床土块不易散碎,运输方便。2、抛秧育秧:每个育秧小槽所育的秧苗是一个空秧,所以在播种时不要下秧太多,否则播种量大,难育成壮秧,一般每个槽4-5粒即可。3、没有使用抛秧盘育秧时,最好在起秧前用力在苗床上将秧苗切成豆腐块似的,以便抛出。 9:旱育秧出苗前应注意哪些田间管理事项? 1、 温度管理:为保证早发芽、早出苗,出齐苗,旱育秧出苗前要做好出苗后的保温工作。措施是盖好农膜,农膜有损坏处及时补好。经常打掉农膜上的灰尘和积雪,增加农膜透光率,提高温度。有寒潮时,应用薄膜上覆盖草苫等保温。 2、 水分管理:床土水分不足、不均,会影响出苗和齐苗,因此应经常检查苗床的床土水分状况,发现表土干燥发白,就应及时补水。 3、 预防鼠害、虫害:防鼠办法是床面施磷化锌,即05公斤磷化锌加饵料(玉米、高梁等)25公斤,拌好后撒在床面上,预防蝼蛄用5%锌硫磷05公斤加煮熟的高磷50公斤,混拌后撒在床面上,每床撒少量即可收到防治效果。当秧苗立针、青头后,及时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揭膜高温灼伤苗尖。 10:旱育秧齐苗后应怎样进行通风炼苗? 出苗后到揭膜炼苗这个阶段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是旱育苗成败的关键时期。管理的中心是保证秧苗稳健生长,既要预防低温危害,又要防止高温“捂大苗“而造成徒长。喷灭草药剂,出苗后根据杂草多少喷施敌稗乳油灭草。在稗草二叶期前每标准床(225平方米)用20%的敌稗乳油50克,对5公斤水喷雾。喷药的后24-36小时内不能浇水,以免降低药效。防治立枯病,喷敌克粉药液是防治立枯病、青枯病的重要措施。分别在秧苗一叶一心和二叶一心期喷药。第一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