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应对策略ppt课件_第1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应对策略ppt课件_第2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应对策略ppt课件_第3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应对策略ppt课件_第4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应对策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应对策略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院谭锦生测试评价研究中心,一、研究高考命题规律,二、探究教学应对策略,一、研究高考命题规律,(一)研究考试说明,(二)研究高考试题,(一)研究考试说明,1、对能力的要求,2、对知识的要求,3、题型示例,1、对能力的要求,密切结合、不可分割,(1)空间想象能力,数学,(2)抽象概括能力,(3)推理论证能力,(4)运算求解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语文,(1)识记,(2)理解,(3)分析综合,(4)鉴赏评价,(5)表达应用,(6)探究,(6)应用意识,(7)创新意识,英语,(1)语言知识,(2)语言运用,(1)能力层级,化学,(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生物,(1)理解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力,(3)获取信息的能力,(4)综合运用能力,(1)理解能力,物理,(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能力,密切结合、不可分割,(1)获取和解读信息,政治,历史,地理,(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究问题,(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案例:能力分解,2、对知识的要求,等级:了解、理解、综合应用(掌握)/鉴赏、探究知识点:知识内容表,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有形的、有着具体文字描述的东西,即具体的知识内容。,无形的、没有文字描述的东西,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思维过程。,经济生活考点11的变化,文化生活考点变化,案例:数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应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在中学教学与高考考查中,共识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数学基本方法(通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割补法、反证法等。数学逻辑方法或思维方法(普通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等。,3、题型示例,题型示例对命题工作有导向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对把握高考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帮助,使复习备考更有效。,(二)研究高考试题,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研究不同考卷试题找特点,研究命题考查意图研究命题题型特点研究命题设问特点研究命题答案拟制,研究什么,宏观上,微观上,试卷命制双向细目表是命制试卷的“蓝图”。双向细目表使命题具有明确的目标,保证了对考查内容的有效覆盖;便于准确把握题型、题量,不仅提高了命题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保证了试题具有较高的效度。,1、还原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把握命题重点、难点,启示,链接:10-12年数学,2、对比近年来高考试题,总结命题的稳定性、周期性、随机性。,考试说明,命题人,高考试题,链接:语文,链接:历史,链接:化学,用函数图象分析、表达物理问题,3、分析试题蕴含的知识和能力,把握命题意图。,【2012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25题】如图甲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竖直边界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边界上固定两长为L的平行金属板MN和PQ,两极板中心各有一小孔S1、S2,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正反向电压的大小均为U。,周期为T。.在t=0时刻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由S1静止释放,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在t=T。/2时刻通过S2垂直边界进入右侧磁场区。(不计粒子重力,不考虑极板外的电场)(1)求粒子到达S2时的速度大小v和极板间距d。(2)为使粒子不与极板相撞,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3)若已保证了粒子未与极板相撞,为使粒子在t=3T。时刻再次到达S2,且速度恰好为零,求该过程中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知识:1、匀速直线运动;2、洛伦兹力公式;3、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5、匀速圆周运动;能力:1、分析综合能力;2、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不同的题型承载着考查学生不同能力的功能。,5、研究试题题型特点,把握命题要领。,要求上:按题目要求进行。,6、分析高考题参考答案,总结答题规范。,形式上:条理化、层次化、序号化,字迹清晰。,内容上:使用学科语言表达。,如:化学,有机物结构式书写:原子间的连接方式正确,不写错位;官能团不要简化,生物中易混淆的概念或名词:,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植物激素与秋水仙素,中心体与中心粒,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消化作用与氧化作用,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原生质滴,等等。,链接:2012年高考评分参考,“三年一体化”教学策略,1、什么是“三年一体化教学”,所谓“三年一体化”教学,就是指整个高中三年要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进行系统规划、通盘思考,分段落实、逐层推进地培养,把常规教学和高考备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年高考三年备战,三年高中一盘棋”。,二、探究教学应对策略,2、如何进行“三年一体化”教学,(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新课标高考命题思想和考试说明。,打造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方式:自主、合作、探究,2、分段落实,逐层推进,基础年级(高一、高二),抓适应低起点、缓坡度、引上路抓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抓基础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抓潜能适度拓展、提倡自主、培养兴趣,(1)年级定位,高三年级,抓提高强化理解、温故知新抓运用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学会灵活调动知识抓能力立足思维训练,提高解题素养,第一轮复习完善认知结构,第二轮复习提升能力,第三轮复习提高应试素养,2、分段落实,逐层推进,(2)分段落实,教学方案,(1)年级定位,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案,实施高效训练的方案,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案(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1的要求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4、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5、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6、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7、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8、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9、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案例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行为条件,用牛顿运动定律,行为动词,解释,认知内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理解牛顿运动三定律,理解能力,分析受力、物体的平衡、落体运动、起跳、超重、失重等,问题,分解,内涵,【推广】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行为条件,运用示意图,行为动词,说明,认知内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读图能力,理解能力,岩石的组成、形成、转化等,问题,分解,内涵,考试说明(物理科)对物理1的要求,(1)能力的要求,坐标轴的意义,斜率的意义,坐标系中某个点的意义,图线下所包围的面积的意义,一段曲线的意义,【案例2】vt图象教学,教材,【2011年高考海南物理卷】,【2008年上海高考第21题】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试根据图象求:(g取10m/s2)(1)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通过数格子计算在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1)在图中画一个竖立的狭长矩形(在图1.8.9的最左边),它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怎样根据图1.8.9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试着算一算。,计算方格数的方法:完整面积的方格数+曲线下的部分不少于该格一半面积的方格数(不足一半面积的方格舍去),【案例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例】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自A点以速度v垂直磁场边界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穿过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原来入射方向的夹角为30,则该带电粒子的质量m是多少?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为多少?,【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图,用圆的相关知识求解。,【出题意图】引出一般性的方法:1、如何确定圆心?(圆上两点切线的法线的交点)2、如何求半径?(几何方法,常是解三角形)3、如何求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利用圆弧所对圆心角),【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卷25题】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摆。其简化模型如图、两处的条形匀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一质量为m、电量为-q、重力不计的粒子,从靠近平行板电容器MN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和方向夹角=30。(1)当区宽度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1=B0时,粒子从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0,求B0及粒子在区运动的时间t。(2)若区宽度L2=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2=B1=B0,求粒子在区的最高点与区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3)若L2=L1=L、B1=B0,为使粒子能返回区,求B2应满足的条件。(4)若B1B2、L1L2,且已保证了粒子能从区右边界射出。为使粒子从区右边界射出的方向与从区左边界射入的方向总相同,求B1、B2、L1、L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遵循原则“三三三”法则,实施高效训练的方案,“三三三”法则,三时,三段,三立意,阶段考,高一、二:学段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模块测试,高三:滚动训练、综合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遵循原则,实施高效训练的方案,、系统规划,“系列卷整体规划表”是命制系列卷的“路线图”,针对一个学段或者一个学年,遵循训练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原则,按照单元模块目标或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各套试卷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双基落实、重难点突出,从而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单元卷整体规划表,高三地理湘教版单元卷整体规划表,、遵循原则,实施高效训练的方案,、系统规划,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单元卷双向细目表,、合理定位,、遵循原则,实施高效训练的方案,、系统规划,、合理定位,、优质命题,选现题符合要求,改编题删减(拆分)法、添加(合并)法、嫁接法、变换法、类比法、逆向思维法,来源于教材,将书上回旋加速器两D形盒拉开,在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归纳法)。,【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卷2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3R/5。现将磁场换为平行于纸面且垂直于直线的匀强电场,同一粒子以同样速度沿直线在a点射入柱形区域,也在b点离开该区域。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c,【题1】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竖直线在圆上的a点以速度v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已知ab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45,试求电场强度的大小。,45,45,ac=bc,O,c,【题2】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已知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3R/5,试求粒子从a点射入的速度大小。,本题的关键是用几何法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r。,d,、遵循原则,实施高效训练的方案,、系统规划,、合理定位,、优质命题,选现题符合要求,改编题删减(拆分)法、添加(合并)法、嫁接法、变换法、类比法、逆向思维法,创新题,核心知识,试题,内容标准,方法要素,能力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