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那天清晨/落叶满地B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C一切/都将会/过去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窠巢(k)着落(zho)花枝招展寞不关心B应和(h)莅临(l)翻来覆去人迹罕至C静谧(m)黄晕(yn)截然不同各得其所D贮蓄(zh)酝酿(ning)人声鼎沸咄咄逼人3 .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B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C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4 . 下列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B人间遍种自由花。C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5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教师节,卢校长陪同几个市局的领导参观了学校,并慰问看望了学校的一线教师。B作为盐城“南大门”,东台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连续十五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在苏北排名第一。C证监会对操纵市场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其中东海恒信被没收违法所得18亿元,并处以55亿元的罚款的处罚。D抗战胜利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不仅对全程进行现场直播,而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进行了直播。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小雨清风落楝花李丹崖(1)立夏过后,刚刚落了一场雨,我在大有街西边散步,遇见一棵高大楝树,楝花开得正好,淡紫色的花朵,像是满怀心事的女子,在等待一场雨,把自己的心事捎给脚下的土地,然后,雨水把它们带走,落花有意随流水。(2)每每看到楝花,我总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楝花一开,一条巷子就温婉了,楝树高挑地站在那里,像一位名模,至少也是有资格参加“维多利亚的秘密”的那种;楝花一落,细细碎碎的小花,让一座院子变得瞬间雅致了许多,也让一条巷子立时有了幽深的感觉。(3)少年时,我和一帮小伙伴喜欢在楝树下嬉戏,摘一朵楝花,夹在女孩子的头上,玩过家家的游戏,嘴里念叨着不知道从哪一代长辈那里听来的儿歌“摘一朵楝花,恋一个家家,家在温暖在,花开楝不苦”。然后,笑嘻嘻的撩开女孩子头顶的手帕。这些天真无邪的游戏,不知道当下的乡村是否还在演,旧时记忆电影一样在脑海闪现,其实,每个人生来就爱表演,从过家家可以看出来天分,从一朵楝花上看出格调。(4)有很多人习惯上在楝花的前面加上一个“苦”字,称之为“苦楝花”,楝花的确是苦的,我曾抱着好奇心去尝过一次,后来才知道,楝花是有微毒的。我之所以尝,是看到祖母养的小羊羔格外爱吃楝树叶和花,吃起来津津有味,且发现楝花那么好看,应该吃起来也不错,殊不知,样貌和实质是两码事。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楝花不美,美的东西数不胜数,不一定非要和吃搭上干系。(5)“楝花飘彻,簌簌清香细。”这是宋人谢逸千秋岁咏夏景里的句子,人们只记得最后那句“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却忘了开头的两句也这样美。夏日里繁花似锦,处处都是汪洋恣肆的花朵,哪里还有太多的人会关注楝花?莲花还写不过来,楝花这样小众,花瓣也这样细碎,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被遗忘的一缕香魂。(6)我坚信:一样的花,总能遇见一样心境的旅人。所以,唐宋以来,仍有许多人写楝花,时至如今,我们在乡村的田垄边,老街的院落里,仍能遇见楝树。(7)多年前,在成都街头一个诗人开的酒吧门前遇见一排楝树,在初夏时节,幽幽地开着淡紫色的花朵,像是酒吧内喝了点红酒的女子,在春风深处醉意绵绵地说着酒话,或是向知己倾吐心事。我走在这样的楝花里,看前面有一位穿风衣的女子,一头秀发,有花瓣落在她的头上,也不拿掉,在初夏的风里,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8)其实,二十四番花信风,始于梅花,终于楝花。楝花作为花信风的压轴之作,其美妙程度可见一斑。楝花一开,谷雨就过完了,立夏到了,满世界就铺满了成熟的气息。(9)难怪有诗人所,如果您错过了流星雨,不妨走到初夏的楝树下,那样一场花语,丝毫不输流星雨的斑斓6 . 第(3)段说“从一朵楝花上看出格调”,试从第(2)段文字中选出两个词来形容“楝花”的格调。7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5)段划线句。夏日里繁花似锦,处处都是汪洋恣肆的花朵,哪里还有太多的人会关注楝花?莲花还写不过来,楝花这样小众,花瓣也这样细碎,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被遗忘的一缕香魂。8 . 请说说以“小雨清风落楝花”为题的好处。9 . 结合文意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阅读下面两个议论片段,完成下列小题。谈读书(节选)朱光潜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建议改成“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0 . 选文中作者给中学生提了关于读书的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每空10个字以内)第一段:_第二段:_11 . 分析文末画线的复句,并按要求完成任务。(1)分句与分句是并列关系,而分句之间、分句之间都是关系,它们共同证明了。(2)请你根据画线句,在后面续写两个分句。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你与其_,不如_。12 . 有些同学喜欢读流行小说,而不喜欢读语文教材和语文老师推荐的经典名著。读完上文以后,请你写一段劝说的话,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200字左右)三、句子默写13 . 默写(1)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7)“_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四、课外阅读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三国志 陆绩传(注释)遗:送给。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精于天文、历法于九江见袁术B术令人出橘食之下车引之C欲怀而遗母人不知而不愠D欲娱其儿其一犬坐于前15 . 翻译下面的句子。(1)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2)是橘甘,欲怀而遗母。16 . 袁术为什么认为陆绩与众不同?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五、诗歌鉴赏诗词阅读(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 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7 . 甲)(乙)两诗都描写秋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甲)却流露出“_”的情绪,(乙)抒发了“_”的情感。18 . (甲)(乙)两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一首的相关诗句赏析。六、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深似海,终生难报还。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不得引用材料中的语句)(2)母亲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应怎样回报她呢?请你想一个回报母爱的具体方式。(3)班级准备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班会,小兰觉得自己的妈妈没文化,打扮土气,不想让妈妈来参加。你将如何去劝说小兰,让她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